伊甸想了想,拿波奇酱的吉它弹了一遍波奇酱的歌。
一开始,波奇酱还听的津津有味。
但很快,她的脸色就变了。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非常难受。
就像是……原本和她一直在秘密基地里,朝夕相处,日夜相半,一起成为吉它英雄的吉它酱,不属于她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这时候竟然产生了一种,自己被自己的吉它给绿了的感觉!
第二四三章 到哪里都得助人修行
伊甸看着两行泪水像是宽面条一样流下来的后藤一里,不禁摸了摸一里的脑袋,然后把吉它还给了对方。
“懂了吗?希望下次见面,你的吉它酱不会再被我夺走了。”
“我会努力的!”
一里重新振奋起来。
回忆着刚刚伊甸演奏的样子,似乎有所领悟。
一里这首歌的主音吉他旋律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含在里面,但越是简单的旋律,弹出感情的难度就越高。
这是需要天赋的。
有些人弹吉他,就算练的怎么刻苦,最终弹出来的音色和感觉都不美,比较干。
而有些人,不用太练,他们弹出来的音色就特别的美。
这种乐感上的差距,就好像人的声带一样,属于天生范畴。
一里刚刚听伊甸演奏,耳朵里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
那种她的吉它酱背叛了自己的感觉也是由此而来。
那就是仿佛伊甸要比自己更契合这把吉它。
世界上没有音色完全相同的两把吉它,哪怕在制造吉他的过程中,使用相同的木材、吉他构造和配件,以及相似的工艺和技术,但由于木材和制造过程的微小差异,即使两把吉他音色相似,也会存在细微的差异。
可刚刚一里就有一种她的吉它是为伊甸量身订作的一样。
但事实上,这把吉它的弦高,琴颈曲线,拾音器,调音都是一里为自己量身打量造的。
换句话说,这把吉它明明应该是最适合一里的才对。
所有吉它手都是这样做的。
像是专业的人,在拿到别人吉它演奏之前,都要调试成适合自己的习惯与风格。
伊甸这种情况,一里听都没听说过。
但她已经明白,伊甸的确是在教她。
她自己的吉它,伊甸没做任何改动,弹的是她的曲子,却比她更契合。
这不是吉它背叛了自己。
而是这时的伊甸,已经不是伊甸了,仿佛是未来更强的后藤一里。
她回忆着刚刚的演奏。
仿佛已经明白了该怎么做。
……
伊甸看着拿起吉它练习起来的一里,有些诧异。
这小姑娘还挺聪明的。
她并不会格蕾修的染色,但模仿一个史诗级加强版的后藤一里还是很容易的。
正常人其实并不需要别人指点。
一般需要指点,就是遇到了瓶颈,这时自己琢磨,会耗费大量时间,还有可能走歪路。
但有了大神的指点,立刻就能明白前方的路该怎么走。
“这些谱子你每天练习一下,我过几天会给你录一个参考的音轨。”伊甸给一里写了几页谱子。
“这些谱子……”一里看了半天,愣是没发现这谱子是首歌。
“这是为你订作的,也就是你需要练习的薄弱点。”
伊甸解释了一句。
已经发现了,这几个少女都不是正统的学院派科班出身。
虽然总说学院派太死板。
但没有按步就班的基础,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无法提升,再去音乐学院返修几乎是必然的事。
不过以伊甸的水平,可以很容易就分辨出大家哪里的特点可以保留,哪里需要改正练习。
这是很多大师都做不到的事。
在一些大师眼里,恐怕少女们没什么好保留的点。
伊甸觉得一些很符合纽带乐队的元素,只会让一些专业的人觉得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桥段。
“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没人欣赏也只是一堆奇形怪状的石头而已,在很多动物眼里,这些大自然的艺术反而十分碍事。”伊甸道:“所以艺术终究要有欣赏的生命,才有意义,现在欣赏你们的人,很多就好这一口,这些东西全部拿掉,你们的粉丝反而会很失望。”
伊甸可没打算训练之后,把纽带乐队给弄的大变样。
这边一里步入了正轨,她便找到了第二个人。
喜多郁代。
在任何一个乐队,作为主唱,都可以说是灵魂人物。
在不少乐队里,主唱都很容易变成混子。
气氛到了就开始干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