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娘能劝动你,大哥偶尔能说上几句话,其他人的话你理过没啊?没给人砍死就算是发善心了。
众皇子也在心里暗暗无语。
老爷子您什么脾气您自己不知道嘛?
朱樉委婉问道:
“父皇,儿臣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一名铁匠改行做木匠,凭借之前的经验去做木工,父皇您觉得这铁匠能做成什么样?”
朱元璋道:“此事还需问?必然一塌糊涂!”
朱樉道:“父皇,这话是您自己说的,可不是我说的。”
朱元璋奇道:“是咱说的又如何?”
接着朱元璋怒道:
“你小子竟敢坑咱!”
“你把咱比作铁匠,把治国比做木工!”
“你这意思是,就治国而言,咱还只是个刚入门的新手?”
“你小子今天若说的咱不满意,咱照样抽你!”
众皇子也不禁佩服二哥胆大。
二哥这还真敢说!
也就是这会儿时间内大家父慈子孝,这么说父皇不会太计较,换个地点说,父皇估计能给你打骨折。
朱樉微笑道:
“父皇,在回答您之前,儿臣得先提个问题才行。”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状况,那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简单地说,就是一把手往往什么都不懂,而精通某方面技术的内行人员,却撑死只能担任二把手。”
“以至于,外行的一把手经常说些不着边际的要求,让内行的二把手无可奈何,事情都没法做。”
“你们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众皇子都学过历史,大本堂本就是传授皇子知识之处,朱樉所说的情况实则屡见不鲜,是以众皇子丝毫不陌生。
不就是历史常见的庸者居上位,能者居下位吗?
一般情况下,众皇子都认为这是君主识人不明所致,倒也没有过其他想法。
不知道二哥今天怎么提出这个问题了,这和胡惟庸案有关系吗?
见朱樉要解释,朱元璋突然伸手阻拦。
“慢着,你让咱想想。”
朱元璋先是奇怪,接着慢慢脸现不可思议之色,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最后突然一下,朱元璋放声大笑!
他一边大笑,一边说道:
“确实是咱的不对!樉儿,你真有王佐之才!”
“来人,取笔墨!”
“咱要写一个题目,留给你们这些大明子孙们来解答。”
“题目是,自古以来,往往庸者居上,能者居下,何也?”
“咱要通过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要不要重开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