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场合下,哪怕是朱元璋都会心疼的马上冲上来吧?毕竟老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根本不在乎虚名的。
朱樉自忖,要是有人在自己面前把大块黄金丢入海中,自己能顶得住几波?
朱樉不禁对徐妙云刮目相看,看来此女的高傲是源自于骨子里的,真傲骨也!
过了一阵,朱樉便回到宫中。
才刚把各种玻璃制品收好,便有小太监过来,唤朱樉去武英殿一趟,说是朱元璋要考察各皇子所交的答卷。
朱樉对此一点不紧张,某种意义上他才是主考官,连朱元璋也只不过是第一个交出答卷的考生。
对了,还没找李希颜老师谈事,等结束了再去吧。
……
武英殿。
众皇子陆续集齐。
令朱樉意外的是,李希颜也在这里,应该是他作为众皇子的老师,应当参与到考察皇子功课中去。
除了朱樉外,其他皇子不免都有些忐忑,有的小皇子紧张的手直搓衣角。
因为大厅正座之上,朱元璋面无表情的扫视众皇子,每个皇子都在他的考察之内。
朱元璋考察皇子功课时极为严厉。
一句话说错,就可能重加责罚,一个动作细节失礼,当场就亲手鞭打了!
每位皇子都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在朱元璋的目光下,有的皇子额头慢慢渗出冷汗。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道:“三日已到,你们便把你们的答卷当众念了吧。”
众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后三皇子朱棡便先出列。
朱棡拱手道:
“父皇,儿臣以为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这等奸贼的存在,才会使得庸者上,能者下,此乃用人唯亲之故!”
“父皇除掉胡惟庸之后,朝堂上下必定一片清明,届时必然能者上庸者下,我大明也将万万代!”
“为避免用人唯亲,还请父皇重开科举,以考试选拔人才!”
不少小皇子一听,这话怎么让三哥抢了个先。
这正是许多小皇子和其幕僚的想法,这是把科举、胡惟庸案、庸者能者问题结合起来最好的思路。
三哥妙就妙在,在其中还悄悄拍了父皇的马屁。
先拍马屁的肯定印象深刻,后面再拍就没意思。
因此,许多小皇子便立即踊跃抢答,他们所言和朱棡相差无几,只是临时加了不少别出心裁拍马屁的说辞,倒也各有千秋。
朱元璋闻言,只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朱樉也摇头。
自己这帮兄弟不太行啊。
待这些皇子你争我抢的答完,便只剩下朱棣和朱标二人。
朱棣踏前一步,朗声道:
“父皇,且容儿臣放肆自大,儿臣自认能明白二哥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