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的语气很平静。
就是老师给学生讲课的那种平常语气。
但在众皇子心中,那是掀起了何等的惊涛骇浪!
众皇子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张了张口,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因为朱樉所说的事情,实在太过于惊世骇俗!
可是逻辑又极为严密,不管怎么推敲,都找不出可以反驳的地方。
尤其是读过《梦溪笔谈》的太子朱标,五皇子朱橚,更是明白,在历史上许多发明,真的就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
你居住的地方若是有大量天然碱和石英岩,那可能哪天失火,就会烧出一批玻璃。
而如果天然碱少,那误打误撞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正因为众皇子找不到可以反驳的地方,所以那股震撼才越发深刻。
仅仅只是住在盐水湖旁边这样的小事情,慢慢发展开来,居然就成了两个王朝乃至两个文明之间的巨大鸿沟!
那华夏历史上,还存在着多少个这样的小细节?
华夏,是否错过了许许多多的机会?
这样想来,众皇子冷汗直冒,汗流浃背!
一股巨大的对于历史的不可捉摸感,回荡在众皇子心中,使得他们的眼中充满了迷茫之色。
……
而这些,仅仅只是从一块玻璃当中推理出来的。
众皇子只有苦笑。
说实话,老朱家的这些儿子们,哪一个不厉害?除却太子朱标外,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也不是简单人物。
他们都是跟着朱元璋打过天下的人,从小经过培养,都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可是在思维上来说,他们感觉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被二哥朱樉碾压。
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
朱标长叹口气,缓缓站起来,对朱樉道:
“二弟,大明还错过了哪些这样不起眼的小细节,还请二弟看在大明江山社稷,天下万民苍生的份上,为我等指点一二!”
说罢,朱标竟又是一拜。
进学堂以来,朱标已经拜过一次,那是替兄弟们道歉。
如今又拜一次。
那是当朝太子之拜,仅次于当今皇帝。
可众皇子却觉得大哥这一拜,理所应当。
因为大哥朱标是真的为天下人,为大明江山而拜,不为私心,大义所在,正气凛然!
【来自众皇子的忧郁值+521!】
朱樉忧郁值还没收割完呢,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继续讲下去。
要遵守可持续发展观。
朱樉笑道:
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提示。
“为什么我们中原王朝,只要稍微兴盛,就会试图南下,但不管怎么折腾,最终都不能将滇地,交州等地掌控在手中?”
“凸镜在其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众皇子傻眼。
他们骤然间有一种感觉。
朱樉先给他们解释了一下一加一等于二。
然后接着就让他们求天元术。
就这南下的题目,千百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做过了,对此的说法一大堆,但要按盐水湖产生玻璃这种推理来分析,谁能推理得到啊!
但朱樉笑吟吟看着众皇子,众皇子却一个屁都不敢放。
二哥说啥就是啥吧。
先自己想想,说不定回头二哥朱樉心软,就把这题目给讲了。
上课的半个时辰不知不觉已然到了,众皇子却觉得根本意犹未尽,平生第一次听课听得这么沉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