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所有胆敢反抗,不听号令的人,迎接他们的便是西凉士卒手中的利刃和点燃房屋的火把。

慢慢的,慑于董卓的淫威,这些百姓和官员便不再反对跟随对方一同加入了逃亡的队伍。

而这些人中,蔡邕是一个奇葩!

董卓来到洛阳以后,为了拉拢人心,专门启用了一些大儒和有学识之士。蔡邕则有幸,便是其中一员。

在蔡邕接到董卓带兵撤离的命令以后,这个已经习惯了颠沛流离生活的老人,起初并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因为蔡邕家中藏书太多,他收拾书籍的速度,引起了催促他士卒的不满。

但由于蔡邕深受董卓信任,这些士卒还不敢明抢朝中官员。

于是为了能早点将蔡邕这糟老头打发走,好去劫掠一些没什么背景的百姓捞点油水的西凉兵,不由蔡邕分说的便点燃了他的藏书阁。

看着在大火之中熊熊燃烧的书籍,这一辈子热衷于注释批文的老者,是心疼的直流泪。

但是此时兵荒马乱的洛阳已经无人有力气前来救火,蔡邕只得被西凉兵半推半就的离开了洛阳。

但是天不凑巧,在这逃离的路上,带着蔡邕一家老小的马车却又坏在了一个山脚下。

随着李儒带着断后部队溃逃以后,原本被安排护卫蔡邕一家老小的西凉军再也顾不得对方的生死,当即跟着吕布等人的部队一同逃亡了函谷关。

心中绝望的蔡邕本以为他们一家老小将会饿死在深山之中,但万幸被夏侯惇的部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

听着蔡邕的讲述,曹操也不禁暗自咂舌称奇起来。

此时赵勇看着送上门来的大儒,心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定要将对方留在曹老板的身边。

这样一来,等曹操有了地盘以后,凭借对方的名声,吸引而来的有学识之士定然也不在少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