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这对门联,言语简单易懂,风声雨声读书,这聊聊数字,便刻画出了学子用工苦学的场景,可称的上一个妙字!”
“而家事国事天下事,更是对的工整不说,还表现出学生日后学有所成的大有作为,更是可见写这对门帘之人乃是心怀天下之人!”
“这定然一位是忧国忧民的大才,有感而发,所创出的佳作!”
“你这空有蛮力,只会耍小心眼的后生懂什么?”
“额....那我便多谢岳丈大人夸赞了!”
“诶?这是你作的?”
“正是!”
“呵,休要胡言,就你那水平,作诗词,也就当初老夫刚见面之时,还算可以,后来在老夫府上所写的更是狗屁不通!”
其实,这也不能怪蔡邕不相信。
当初蔡邕见到赵勇有诗词方面的天赋,便生出了培养之意。
每次趁着对方陪蔡琰来家中探望自己的时候,便有和赵勇进行探讨诗词,品鉴典籍!
但曹营之内九成的人都知道,赵勇虽然有才,但可是出了名的反感读书。
为了摆脱蔡邕的纠缠,赵勇便故意做出一些打油诗来糊弄对方。
久而久之,在蔡邕便对赵勇生出了金玉在外 败絮其中的看法!
现在赵勇说这门联是他想出来的,蔡邕自然是一百个不相信。
但赵勇也懒得跟对方解释,当下便耸了耸肩道:
“那日后,在下为蔡老引荐一下这位相貌堂堂,丰神俊朗,才情无双,智谋绝顶,样貌与才华并重的大才吧!”
“嗯,理应如此,也只有这种才貌双全的大才,才能做出这种流传千古的绝句!”
一旁看戏的郭嘉和曹操,可是知道。
赵勇这家伙,除了女子以外,从来不会对别人进行样貌上的赞扬。
现在对方却毫不吝啬赞赏,定然是自夸无疑。
一想到蔡邕日后,得知自己对着那滑头女婿十分赞赏的模样,郭嘉率先忍不住,在旁偷笑了起来。
正在感慨的蔡邕,立即被对方的莫名其妙的笑声,吸引了视线。
“嗯?你这后生,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