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卿,最近京营的消息可有所闻?”
“……”
手持一盏微凉的紫龙珠,卫若兰畅快一饮,扫了一眼远处的戏台,上面正唱着《闹天宫》!
那是《西游释厄传》中化出来的,读着书是一种感觉,赏阅戏台上的曲韵动静,别有一番韵味。
不过。
《闹天宫》非崭新的剧目,已经盛行百多年了,也有看过多次。
自然,不同的人演绎,会有不一样的妙处。
听宝兄弟说,今儿的生日没有大办,使用的人手也非外面所请,是宁荣两府的戏子登台。
尤其,柳湘莲他们待会也要登台一畅心绪了。
品味之,还不错。
按照时下报纸上通用的评分标准,一百分的话,八十分是有的,还是可圈可点的。
然!
听曲不是重点。
今儿,借着宝兄弟的生日,诸位兄弟、诸位亲近之人汇聚于此,难得之事。
彼此闲聊、彼此打趣、彼此说笑……更是乐事。
一岁之中,这样的次数不为多,以后,会更少,当珍惜!
倒是宝兄弟这个生日主人,现在不见了,又去仪门内了,莫不又去找小丫鬟们说话去了?
宝兄弟的性情,一位位兄弟都是了解和知晓的,想不到今儿这般的事情,都拦不住宝兄弟那般心思。
目视宝兄弟刚才离去的方向所在,卫若兰同身边的一位形貌多俊逸的朋友闲聊。
“京营?”
“未有所闻,卫兄,那里有别的事情?”
“……”
秦钟正吃着一块酥香的榛子糕,这东西刚端上来,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欣赏远处的戏曲,有闻卫若兰之言,视线一转,看了过去,京营之事?
自己还真不太了解。
连日来,自己多操持城内的事情,城外的事情……不多,恒王殿下他们也没有提及京营的事情。
卫若兰的意思,有事发生?
“唉!”
“有时候,还是羡慕举业之路。”
“我等武勋之家要出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太难了。”
“宁荣两府,这些年来,也就出了一位东府敬老爷,还有这里府上已经过世的珠哥儿。”
“我自小对读书就没有什么兴趣,随着老爹,喜欢舞刀弄棒,后来也觉断了举业的念想。”
“实则,朝廷之内,还是文官更胜一筹,文官之中,如鲸卿你这般三鼎甲出身的翰林更是难得。”
“你的才干,我是佩服的。”
“鲸卿你在翰林院一日日走下去,将来就能在六部诸司衙门,还有外省紧要地腾挪晋升。”
“我家是武勋之家,是注定要走武官的道路。”
“嘿嘿,希望我接下来的武举之事顺利。”
“……”
“哈哈,说多了。”
“京营!”
“鲸卿,新任京营节度使的事情你知道的,是那位甘肃提督桂云岩调入京城担任的。”
“这样的事情,百年来,算得上第一次!”
“桂云岩入京营执掌兵事之后,因一些缘故,他想要轻易将京营纳入掌控之中,不是容易之事。”
“结果,前两日,杀了几个人。”
“如今,京营之事多难料。”
“我父亲在京营,都觉艰难!”
“……”
卫若兰的声音压低一些。
国朝文武,定鼎之初,武官的尊贵自然没得说,一晃百年过去,许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再加上一朝天子一朝臣,许多事情更难料了。
桂云岩!
对于空悬位置数年的京营节度使位置,京城内许多人都想要争夺的,奈何……没有一个人入陛下之心。
反倒一个偏僻之地的提督得到了。
如今暂摄京营节度使的职责。
一个在军中没有太大根底根基的外人为节度使,想要直接就接管京营上下大权。
无疑说笑。
是以,陛下于桂云岩的旨意上,只有暂摄。
如若桂云岩可以撑过去,那么,接下来就会成为真正的京营节度使,真正的简在帝心。
接下来飞黄腾达,也不远。
桂云岩欲要掌控京营上下,定会分走许多力量,还会将他自己的力量落于京营各处。
期时。
京营原有的力量就会变化。
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国朝定鼎之初,京营是由十二团练营组成的,十二团练营的领军将军,便是开国十二侯爷。
百年来,人选虽有变化,实则,根基之事,没有太大变化。
上一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便是那般。
而今,陛下将一个偏远之地的甘肃提督添为京营节度使,岂非……岂非……。
为此,京营上下暗流涌动,前两日,都死了几个人。
“死了几个人?”
“新的京营节度使要立威?”
“要杀鸡儆猴?”
“……”
卫若兰所言,自己都能听明白,彼此一处数年,许多事情自己都知道。
京营死人了?
这不是罕见事吧?
京营的人数以万计,如若不死人,才是不正常。
当然,人也不是平白无故死的。
肯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京营那么多营地,事情万千,冲突万千,是以自然。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