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和林馨回到京伦花园,稍微休息一下,便开始走亲戚。
两人先给爷爷林克明拜年。
老人家上了年纪,喜热不喜冷,一到冷天,便不怎么想动,也很少进行户外活动。
晚上吃饭的时候,张俊给林克明敬酒。
林克明轻轻喝了一口,放下酒杯,颇觉欣慰的道“小俊,你在临溪做的很不错,看得出来,你的个人能力十分突出。不过!”
听对方用了一个转折词,张俊端杯的手微微一滞,连忙正了正身子,聆听爷爷的教诲。
林馨娇声笑道“爷爷,张俊还年轻,有些事情顾虑得不周到,也情有可原,你可不能吹毛求疵啊!”
张俊连忙笑道“我年轻识浅,工作中难免有疏忽之处,还请爷爷多多指教。”
林克明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你们别紧张嘛!我是想说,小俊不能只在基层锻炼,也该到部委机关来历练、历练,这将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林馨双眼一亮,秀气的脸上带着俏丽的绯红,看看张俊,然后对林克明笑道“爷爷,那就得请你帮忙了。现在不比以前,要调动一个人进京,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张俊心想,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地方基层官吏,想要进到京城部委,都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通常来说,京城的官员调到地方上去比较容易,这属于外放,毕竟全国那么大,各级官员职务众多。
但地方上的官员想回到京城就难了。
政绩只是其次,过硬的背景关系才最重要。
在古代,吏部给各省的知县留了个小路子,叫行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这个办法,从各省那些干得好、又有才又有德的知县里,挑些人进京城当官,大多是去各部当主事,也有机会去考科道官。
事实上,行取就是个形式,选上的人很少。乾隆三年有个规定,大省可以选三个知县,中省两个,小省一个,而且这个选拔不是年年都有,而是三年才进行一次。
现代社会,干部想调到京城工作,也有几种途径。
一种是通过体制内遴选,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难度较大。遴选本质上是一种平调,职级不发生变化,竞争激烈,机会有限。
还有一种是重新考公,直接参加京城公务员考试,这也是一种途径,但需要重新考试,面临再次考上的不确定性和处理现有工作岗位的挑战。
再有一种,是系统内调动。比如说,从地方公安、检察院、法院、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调到京城相同的系统内工作。在同一个系统内部调动,相对容易一些,但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通过相关审批。
当然了,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机会,相当于一个大饼,这个饼确实存在,但饼少人多,能不能咬上一口,就看个人的机遇和造化。
至于暗地里的门路,那就要看背景和实力。
有人一辈子也摸不到门路,有人打个招呼就能进。
如果林克明真的能开金口,想让张俊进京工作,那的确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林家人早就商量好了,今年下半年,林馨便将临产,肯定要安排张俊进京来照顾和陪伴。
趁着这个机会,也可以让张俊到京城部委来历练一番。
如果这番话,是由林国邦夫妇说出来,张俊多半会提出反对意见。
可是这是林克明老爷子说出来的,张俊便不好再拒绝,试探的说道“爷爷,临钢厂马上就要上市,等上市以后,我再考虑进京,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