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要房租(1 / 2)

我在民国写小说 决绝 14874 字 21天前

民国的上海, 聚集着无数文人,这里的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

洪永祥在清末, 就去了新式学堂读书,这些年身为一个记者,更是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

他是一个提倡新文化的新式文人,他所在的报纸,也一直致力于推广白话,

他们刊登的政论文章和各种新闻,都用白话书写,力求在读出来后, “工商妇女幼稚”皆能听懂。

他们在报纸上, 还一直呼吁要加强国民教育,只让人听懂是不够的,所有人都能“通文字”,才是包括洪永祥在内很多人的目标。

这很难,但他们一直在努力。

也因此, 洪永祥很重视家中晚辈的教育,洪旭的大姐二姐,都在他的要求下, 进入县城由女子办的私塾读书认字。

发现洪旭二姐洪玥喜欢看书, 他更是时不时带点书给她, 并鼓励她每日阅读报纸。

现在,看到洪玥画出一本小人书,洪永祥欣喜不已。

虽说这是从《西游记》里, 寻了一段简写出来的故事, 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能做到这一步, 已经非常难得。

这小人书,还让洪永祥想到了另一件事。

自进入民国,上海的学校,便如雨后春笋一般飞快冒出,其中小学是最多的。

现在,上海县城很多普通人家,都会让孩子去读小学,至少读完初小。

毕竟读初小,一学期学费不过几个银元,即便加上购买纸笔,花费也不算多,很多家庭都可以负担。

见小学生越来越多,洪永祥认识的一个印刷社的编辑,便打算做一些供稚子阅读的书册,帮助那些读小学,尤其是读初小的人认字。

眼前这小人书,正好合适!

他全篇看下来,没有一个生僻字,语句之间,还学外国标点加了句读,非常好读。

这书,完全可以出版。

洪永祥爱不释手。

洪旭这时开口:“小叔,那白话文不是二姐写的,是桑姐姐写的。”

“桑姐姐?”洪永祥好奇。

洪掌柜得到小儿子回来的消息,匆忙赶来,正好听到这话,便道:“是桑元善的孙女。”

洪永祥道:“桑翁的事情,我也听说了,着实可惜。爹,他孙女是何情况?”

洪掌柜简单说了说桑景云的情况。

洪永祥听完,有些感慨:“这小姑娘不错。”

洪掌柜心中一动:“永祥,我知晓你喜欢读过书的女子,要不要去见见桑小姐?”

洪永祥哭笑不得。这几年,但凡遇到个未婚女子,他爹便想让他去见上一见。

洪掌柜因桑景云看着年纪小,之前并未多想,现在却越想越合适:“桑小姐貌美如花,学问也好,依我看与你很相配。你今年二十有五,我像你这般大时,你兄长都五岁了,你该对自己的婚事上点心。”

洪掌柜对着洪永祥一顿念叨,一直到吃团圆饭时才停下。

中秋团圆饭,是洪家大儿媳带着下人做的,她将饭菜端上桌,想到公婆极为注重小叔子的意见,小叔子又重视家里孩子的教育,便道:“永祥,近日阿旭日日去纸店,荒废了学业。”

洪家大儿媳本就对桑景云不满,无意中得知有个秀才去自家纸店指责桑景云一事,更是不想桑景云再与自家孩子接触。

洪永祥听到自己嫂子的话,想也不想便道:“阿旭帮人写信,也是学习,能让他了解世情。大嫂,你既关心孩子学业,为何不让阿玥继续读书?依我看,阿玥可以再读几年。”

洪家大儿媳开始装聋作哑,不答小叔子的话。

读书有什么好?她家阿玥读了书后,就整日挑她的刺。

更何况阿玥这个年纪的女子,该找婆家了,哪还能日日出去读书?会被人笑话。

洪永祥见状,便知道自己大嫂不愿让洪玥再去读书。

而这,自己大哥必然也是同意的。

他暗暗叹气,却也无计可施。

洪玥不是他女儿,只是他侄女,他能劝几句,但管不了太多。

不过,若是那小人书能出版,帮着画图的洪玥,也能得一笔稿费,多点私房。

想到稿费,洪永祥便想到了那位桑小姐。

桑小姐在家里败落后,不仅愿意出来写信挣钱,还极有巧思,教洪旭洪玥做了一本小人书。

这定是个聪慧女子,他明日要去看看。

洪永祥对桑景云很感兴趣,此时,还有另一人,提起了桑景云。

把房子租给桑家的那位张老板,桑景云嘴里的张四叔,人称张四爷。

他有个小儿子,叫张庄茂,在租界读中学。

张四爷曾受桑元善的提携,之前,两家时常往来。

张庄茂今年十七,跟桑景云差不多年纪,两人年幼时曾一起玩,也算是青梅竹马。

今日中秋,张庄茂从租界赶回上海县城,陪家人过节,同时问起桑景云。

“娘,桑家现下情况如何?景云妹妹身体可好?”

张庄茂和桑景云一起长大,他父母还有意让他娶桑景云,他对桑景云,也就多了些关注。

桑景云长相出众,还读过书,行事也大方,他便起了少年慕艾之心。

之前桑元善去世,他在桑元善葬礼上看到脸色苍白,摇摇欲坠的桑景云之后,更是心疼不已。

他私下央求自己母亲,让母亲帮衬桑家,好好照顾桑景云。

此时,张母见儿子问起桑家,跟丈夫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不悦。

两人随意说了几句,糊弄过去,就开始劝张庄茂吃东西,又问起张庄茂学校里的事情。

张庄茂果然被转移话题,说起租界种种。

见张庄茂不再提桑家,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也同情桑家,但不想自己儿子跟桑家人牵扯上。

晚上回到房间,夫妻俩说起桑景云。

“那桑景云近来都在洪兴纸号帮人写信,她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昨日还被一个老秀才指着鼻子骂,这样的儿媳妇,我可不要。”张夫人言语间满是埋怨。

“这婚事又没定下,没人逼你要这样的儿媳妇。”张四爷有些不耐烦。

“可她总来县城,被阿茂撞见了怎么办?桑家现在都这样了,估计就指着给她寻一门好亲事,好接济她家里人!她也是不安分的,小小年纪就勾搭阿茂……”

张四爷眉头皱起。

张夫人还在念叨:“你也真是的,还把我们家的房子租给他们,要是你不租房,他们肯定回乡下了。”

张四爷怒道:“都知道我跟桑家关系好,我还能一点不帮?真要那样,谁还敢与我做生意?”

说完,张四爷翻身就睡。

张夫人却越想越不安。

他们家跟桑家走得近,县城的人都知道。

若是桑景云跟她小儿子牵扯上,事情又闹大,桑家再把两家曾经商谈过婚事的事情说出来,她说不定,就要捏着鼻子让桑景云进门。

不行,绝对不行。

张夫人思来想去,打算等明日,就去桑家要房租。

桑景云有原主记忆,但对张庄茂喜欢自己这事,一无所知。

在原主记忆里,张庄茂只是一个从前一起玩过的玩伴。

此时,她吃着阿兰带来的红烧肉,心中五味杂陈。

原主以前挑食,阿兰就顿顿做个她爱吃的菜,放在她面前。

原主小时候,陆盈让原主做女红,原主嫌无聊不愿意做,阿兰就躲在原主屋里,偷偷帮原主做。

阿兰真的是个很好的人。

桑家留阿兰吃饭,阿兰留下了,她劝着桑家人吃红烧肉,又将带来的两个五仁月饼每个切成四块,和桑家人分了分。

于是,桑景云吃到了四分之一个五仁月饼。

很香,很甜,很好吃。

虽然一开始红了眼眶,但后来,阿兰一句不开心的话都不说,一直在笑。

她把包括桑景云在内的四个孩子都夸了一遍,还说桑学文长大了,懂事了。

等吃过饭,阿兰就说要回去。

明儿个早上,她还要给现在的主家做早饭。

“阿英,你送阿兰奶奶回去。”桑景云对桑景英道。

桑景英点了点头,阿兰却道:“不用不用,哪用得着小少爷送我?我自己就能走。”

阿兰怎么都不让桑景英送,抢着出了门。

见状,桑景云用纸包了一个她和桑景英一起买的豆沙馅月饼,又回房间拿了两角钱,一并给桑景英:“阿英,你跟上去,看着点别让阿兰奶奶摔了,等她到了地方,就把钱和月饼放她篮子里,然后立刻往回跑。”

桑元善办丧事那会儿,阿兰偷偷把全部的钱留给了他们,这会儿她身上怕是没什么钱。

两角钱用处不大,但也能让她拿着傍身。

桑景英应了一声,往外跑去。

桑景雄这时开口问:“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四分之一个五仁月饼根本不够他吃,桑景雄馋家里的豆沙月饼。

桑景云闻言道:“那豆沙月饼是我买的,没有你的份。”

给了阿兰一个,他们家还剩三个豆沙月饼,对半切之后,正好除桑景雄以外的人,一人半个。

桑景雄气急,见没人帮他说话,红着眼眶跑上楼去了。

桑景云他们等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桑景英跑回来,才一起吃月饼。

吃月饼的时候,桑景英说了送阿兰回去的一路见闻,还道:“我把月饼扔她篮子里,就飞快地跑了,现在的她,可追不上我!”

桑学文这时突然道:“阿兰本来存了很多养老钱,但被我骗走了。”

当初桑家败落,阿兰没走,反而用自己的养老钱贴补桑家人。

可惜桑学文不做人,骗老太太的钱,阿兰觉得自己再留下会拖累他们,就坚持离开了。

桑景云默默吃了月饼,回房间躺着。

她的小腹,今天已经不疼了,这个晚上,也就睡得特别好,特别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