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1 / 2)

该说不说,大原娜娜子这种高冷女学姐撒娇的样子,还是挺有趣,旁边搁那抽过电脑坐下的秋山香织与小山双叶都是一边吃着桌上的果干,一边眼含笑意的看着这边。

冬川澈也是一样,他笑着揉了揉大原娜娜子那柔顺的小脑袋,笑道:“SATE还有山河集团的确是希望我们的掌机能站起来,但是,他们也同样希望我们的掌机在发售之初出现问题,甚至来说,这波舆论背后,也有着他们的身影。”

“怎么会。”

还以为SATE与山河集团是盟友,但现在听到冬川澈说他们也在背后搞小动作,大原娜娜子也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眼神中满是不解。

她大原娜娜子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姐姐大原千花也是商界精英,姐夫冬川澈就更不谈了。正常来说,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小孩,商业嗅觉和经验都会比同龄人多出不少,但一方面是因为。其实不管是冬川澈还是大原千花,都不觉得太懂事,或者说对世界了解的太透彻是什么好事。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事情的本质,就是残酷又冰冷,而且也不为人力所改变。有时候当个什么都不懂的乐天派,其实还能过的潇洒自在一些。

最起码,两人还是希望大原娜娜子能有个阳光又开朗的学生时代。

另一方面就是,大原娜娜子做的是编剧行业,这个行业也不需要太多社交,也涉及不到太多商业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天天告诉她【社会多残酷】【人心多冰冷】,对她的人生和事业其实都没啥意义,只会平白无故给她增加心理负担。

没苦,就别硬吃。

能没烦恼的过生活,就别天天操些冤枉心。

至于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什么小时候不多经历一些事情,长大了就会被社会摧残说句难听的话,这种话,全球99%的家长都会说,但在他们的这种培养方式下的绝大多数孩子,就算小时候吃了再多苦,长大进了社会,该挨的锤还是一个不会落下。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有些事情,只有亲身去经历一遍才能明了。在还没遇到事情之前就不断的去恐吓家里的小孩子,其实除了添堵在外,没啥太大意义。

因此,大原娜娜子对商业斗争这方面的事情,也不是太懂,此时听到冬川澈说【SATE和山河集团都希望GO!掌机在发售初期出现一些问题】时,她有些小懵。

该说不说,她这种高冷女高中生发懵的样子,还挺可爱。

冬川澈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然后微微正色道:“我们的掌机如果能做出来,对SATE与山河集团来说的确是个好事,而且我们还成立了掌机的制作委员会,但人心不足蛇吞象。SATE与山河集团不仅想要拿到更低的抽成合同,他们肯定也是想入股我们的掌机板块。而在我们一切顺风顺水的阶段,我不会给到他们这个机会,因此,他们也希望我们的掌机出问题,到时候他们就能乘虚而入。”

冬川澈抽着烟,絮絮叨叨的说着。

虽然他像五年前的夏威夷游戏峰会一样,成立了一个【GO!掌机制作委员会】。负责华夏地区的审核、舆论以及销售各方面的山河集团,还有在日本游戏行业内具备非常强悍影响力,拥有日本本土最大以及欧美部分线下实体渠道,自身也有着庞大游戏库的SATE也加入了进来。

圣光社、SATE以及山河集团形成了三巨头的组合。但还是那句话,生意场上没朋友。

不管是逢年过节都会与冬川澈相互问候的SATE栗山专务,还是前段时间,才刚因为冬川澈教出了一批山河集团游戏制作人这件事,而特地打电话感谢,还送礼物过来的山河集团宝总。他们都希望【GO!掌机】在发售之初出现一些问题。

因为这个【GO!掌机制作委员会】并不是动漫行业里的那种制作委员会。

经常看动漫的人都知道,动漫在片头和片尾都会出现一个【XXX制作委员会】的字样。而这玩意儿,简单一些来形容,就是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临时成立的新公司。

所谓【制作委员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这部作品身上。

这是因为当初《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动漫制作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发这部动漫。或者准确一点来说,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泡沫刚破裂没几年,整个市场上的投资人也都比较谨慎,根本没有几个投资人愿意一个人来承担《EVA》的全部投资,那样做的成本与风险太大了。因此,《EVA》的动漫制作组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将一部动漫的各个板块全部拆开,由不同类型的公司或者投资人一起来投资。

比如,动画制作公司负责具体的动画生产,出版社则可以利用自身的公司业务对该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广告代理商则负责寻找赞助商和广告客户,唱片公司负责音乐制作和发行,周边生产商则专注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不同领域的公司或者投资人来投资同一部作品,然后,根据各方投资的金额以及负责的领域,最后再进行利益分配。

比如负责周边生产的公司如果投资30%,那么正常来说他是能拿30%左右的分红,但因为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周边生产,所以这部作品的周边产品产生的利润,这家公司就能拿到远超30%的分红。

这种模式,其实算是比较合理。

不仅能筹集到更多的开发资金,将蛋糕做的更大,同时因为所有与作品相关的公司都能拿到股份,因此所有的相关公司在做事时,动力都会更足。

这就好像去上班,如果就只拿每个月的固定薪水,那大多数人工作起来的积极性肯定就没那么高,可如果有额外的绩效,公司的产品卖的越好,绩效工资就越高,那上班族做事的动力就不同了。

甚至来说,他们都会自发的维护自己公司的利润,因为在有绩效的情况下,维护公司的利益,就等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老实说,冬川澈其实也希望拉上SATE与山河集团成立这么一个委员会。毕竟掌机行业的盘子太大了,而且他还希望用GO!掌机去撬一撬手游行业的基本盘。而这么做,又会得罪几乎所有吃手游渠道抽成的手机厂商,压力巨大!

这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只说IOS,苹果一家公司的市值就超两万亿美金,冬川澈这一百多亿美金的身价在他们面前,根本不够看。

当然,手游渠道抽成也不是手机厂商的主营业务,全球的手游市场规模也就只是一千亿美元,而且愿意用掌机替代手机来玩游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苹果手机一年出货量超过2.4亿台,而前世Switch七年才卖1.4亿台。

就算冬川澈把这个销量翻翻,其实也就是从手机那边翘点边角料下来,动不了手机行业的手游渠道抽成基本盘,那些手机厂商肯定不会直接找他冬川澈拼命,但这个压力还是非常巨大。

他冬川澈如果真的吃独食,最后一定会被多方围剿。

或者直白一点来说,这块蛋糕,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独自吃进去。因此,他冬川澈其实也是能希望去拉一些盟友,把蛋糕分出去一些,成立一个真正像动漫行业那样的【制作委员会】。

这样一来,因为进来的资本与人脉更多,不仅蛋糕能做的更大,他冬川澈自身的利益完全不会受损,甚至还能赚到更多钱。而且在抗风险、宣发以及销售等等这些方面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弱国无外交。

SATE作为一家综合性跨国企业,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值规模超1700亿美元;山河集团作为华夏国内的短视频龙头,以及国际最顶级的短视频平台,再加上那特殊的背景,市值规模更是超过2200亿美元。

如果能把他们绑上战车,再去欧美找一家顶级大企业合作,那么【GO!掌机制作委员会】的体量将会冲破五千亿美元的关口,甚至是冲到七千亿八千亿一万亿美金!

只要能达到那种级别的体量,冬川澈就将会无所畏惧,到那时,除非是五常大国亲自出手,否则他的基本盘将会稳如泰山。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人家体量那么大,凭什么要让他冬川澈这个身价就一百多亿美金的小卡拉米在这个制作委员会里当老大?

诚然,他冬川澈有技术,而且还有各种顶级游戏,而顶级的独占游戏又是这个时代想做好一台掌机的必备条件。这是他冬川澈最重要的筹码,但问题在于。一个顺风顺水的冬川澈,可以用【才华】去当做筹码,但如果是一个无法依靠自身实力抗住惊涛骇浪的冬川澈,这个名为【才华】的筹码就没那么值钱了。

因为处于前一阶段的冬川澈不需要依靠其他人,所以其他人想进来分一杯羹就要听冬川澈的话,冬川澈在谈判中处于绝对主动的一方。而后一阶段的冬川澈需要依靠他人,那这个时候,他冬川澈再做谈判时,就是被动的一方了。

他冬川澈希望与SATE以及山河集团合作,也完全可以接受把【GO!掌机制作委员会】的部分股权卖给这些巨头公司,然后一起做大蛋糕,但。他不想丢掉自己对【GO!掌机制作委员会】主导权。

冬川澈想吃到更多的利润,拿到更多的话语权,而山河集团与SATE也是一样。

现在双方都在等。

山河集团与SATE,包括欧美的一些潜在合作伙伴都在等。

他们在等【GO!掌机】首发后的销量,如果首发销量扑街,他们会立刻远离冬川澈,看都不带回头看一眼;如果【GO!掌机】展现出了还不错的潜力,但依旧处于逆风,那么他们也会过来接触冬川澈,但那个时候冬川澈如果不给出足够有【诚意】的合同,他们是不会进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