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这样,这依旧是个死结。
简单来说,这就好像古代封建王朝,每个皇帝上位都会说些什么爱名如子之类的话,但最后哪个封建皇帝不压迫老百姓?
这没办法啊,因为封建的皇帝与那些门阀士族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经商也不是什么科技创新,就是找老百姓收税。
特别是封建制度,那是一层一层,小官要孝敬大官,大官要孝敬皇帝,而这升官进爵的孝敬钱从哪来?
同样的道理。
游戏制作组也有业务压力,他们要对公司领导层负责。而当这款游戏的收入来源是卖卡时,那么制作组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以更快的速度去出新卡,出那些能调动玩家购买情绪的新卡!
在这套利益链的驱使下,一些超模的卡片一定会被制作组给做出来,而且超模的卡片只会越来越多,因为玩家不会去买比自己手上卡牌更弱的卡牌。
雪球这么滚下去,最后游戏的平衡性一定会爆炸。
当然,冬川澈就算是出月卡机制,《炉石传说》的平衡性也一样会爆炸。但采用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一句话——“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不管是人还是游戏,都有寿命,最终都一定会消失。但他冬川澈可以延缓这个过程,同时还能将游戏死亡后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简单一些来说,他希望能尽可能的延长《炉石传说》这款游戏的寿命,同时,如果未来有一天《炉石传说》真的平衡性保持不了了,他也不希望失望的玩家们因此而臭骂圣光社,影响到圣光社的口碑。毕竟口碑这玩意儿,虽然很容易被毁,但也的确是能吸引很多玩家。
而他冬川澈给《炉石传说》做的月卡机制,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在月卡机制之下,玩家们能随意使用所有卡牌,并且后续出了【老卡退环境机制】之后。只要是在那个卡组出的那一年,消费个六个月以上月卡的玩家,那些退环境的老卡都能被继续在【狂野模式】里随意使用,而当时没有消费六个月月卡的玩家,如果想在【狂野模式】里使用这些卡牌,则需要够买一些相对比较便宜的【补充包】。
总的来说,《炉石传说》的月卡就是70块钱人民币一个月。
很良心的价格。不过。冬川澈也不是什么有钱不赚的大善人。
就和《FGO》以及《魔兽世界》一样,他不准备从什么角色、装备、卡包这些直接影响玩家基础体验的方面去赚大钱,但在其他方面,他还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卖皮肤,卖特效。
原版的《炉石传说》属于是特效非常非常少,卡牌对战也就是相互之间撞一下而已,而冬川澈做的调整主要也就是在这方面。
他强化了卡牌对战时的视觉特效,同时将那个原本就是个普通立绘的英雄变成了Q版的3D小人。
简单一些形容,他将《金铲铲之战》里的一些赚钱手段放到了《炉石传说》这边。玩家可以购买各种服装去打扮自己的英雄小人,一些攻击特效什么的也能买。
总的来说,冬川澈就是在不动基础属性和平衡性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在挖掘其他方面的赚钱手段。而通过公司统计部门的数据反馈,也能看出玩家们对这种运营方式的接受程度,还是非常高。
这次《炉石传说》的月卡预定不仅超过七百万,同时一些【公测限定预购皮肤】的销量也是非常高。而且他冬川澈还在这里面搞了一些联动,像什么saber、什么黑贞、什么老头环里的菈妮这些角色的Q版小人,他也加入了进去。
虽然这些联动人物不会直接变成英雄,但她们会出现在玩家的界面上,与玩家进行一些有趣的小互动,比如会所加加油,或者当玩家打出一些臭牌的时候在旁边吐吐槽,而且这些【小桌宠】,对战玩家也能看到。属于是多少能满足一下玩家小小的炫耀心理和养成满足感。
老实说,当初冬川澈加入这个游戏模块的时候,只是随手而为,想给玩家们增加一些乐子,顺带引引流,没想过会引起太多关注。但
该说不说,经过了这四五年的发展,《Fate》《老头环》这些IP的影响力已经比当初还要更大一些。
当黑贞的Q版小人宣传画出现在圣光社的官网之时,无数月厨都为之兴奋不已!
而就在这越来越热闹的氛围中,时间一晃而过,转眼,《炉石传说》的发售日也到了。
第435章 小情调
随着一周的疯狂宣传,如今《炉石传说》已经是社会上,起码是游戏圈内讨论热度最高的一款游戏。
在圣光社那巨量的资金人脉砸的敲动下,如今都不需要宫野美庭她们指挥人手去带节奏了,各个网络论坛、视频网站上都在持续不断的增加《炉石传说》的讨论贴子或者视频。
一传十、十传百,犹如山顶滚落的雪球,随着时间的发酵,越滚越大。
甚至来说,如今负责【GOGO平台北美区业务】的迦尼集团,因为是初次与圣光社进行如此深度的合作,在他们那些美国员工们一个个【厚礼蟹】【不肉】的目瞪口呆注视下,在《炉石传说》发售前的第二天,GOGO平台的北美区服务区直接被挤爆了。
访问量太大了。
不过还好,迦尼集团虽然是初次负责游戏平台类的业务,但迦尼毕竟财力雄厚,面对玩家们的抗议热潮,他们相关的管理干部也是连夜加装了新的服务器,同时还给宫野美庭她们打来电话致歉。
没啥别的原因,GOGO平台的北美业务之前都是圣光社自己运作。不过OTTO平台是美国本土的游戏平台,因此,当时的GOGO平台虽然也能在北美开展业务,但想要与有着本国贸易保护的OTTO平台竞争,难度还是非常大。
这一点,其实全球各国都一样,没有哪个国家会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的企业到自己的本土上来干掉自己家的本土企业。
也是因此,冬川澈选择成立了【GOGO平台制作委员会】,华夏地区的业务交由山河集团负责,而北美地区的业务则是交由迦尼集团负责。
这两家企业都需要负责平台在当地的宣发以及各项成本。而作为交换,他们自身的游戏登录GOGO平台时会得到抽成减免,并且平台的渠道抽成收入,他们也能分一杯羹。
至于平台的掌握权这方面,当然还是被冬川澈掌握在手里。
简单一些形容,如今的山河集团与迦尼集团,已经被冬川澈发展成了位于华夏与北美的【经销商】。商品交给他们,允许他们吃点中间差价,但他们没有什么掌握权。
当然,事情肯定也没这么简单。
山河集团与迦尼集团都是身家超千亿美金的大财团,那可不是一点点【中间差价】的蝇头小利就能让他们乖乖当打手。
这只是那长达三百多页合作协议的一部分而已。
整个合作协议里,包括未来电竞行业的利益分配条款;包括【GO!掌机】需要达到多少销量,《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宝可梦》需要达到多少多少的营收;甚至还包括《魔兽世界·暴风城崛起》的营收流水,否则圣光社要赔付多少多少金额的对赌协议等等。
这些对赌协议,数字金额都非常大。
如果这些协议冬川澈全部没有做到,那么赔偿金虽然不至于让冬川澈瞬间从身价两百多亿美金的大富豪一夜返贫,但也足够让他伤筋动骨。
简单一些来说,山河集团与迦尼集团现在都愿意给他冬川澈当小弟,而前提是,当他冬川澈的小弟,报酬要足够丰富,前景要足够辉煌才行。
不过冬川澈这边没掉链子,反而是索要各种条件的迦尼集团那边先掉链子了。
他们毕竟是第一次经营这种规模的游戏平台,准备不够充分,而这段时间《炉石传说》又是超级爆火,直接给GOGO平台的北美区服务区挤爆了。而有趣的是。
那些合同协议里,虽然拥有【他冬川澈如果没完成XX业绩,就要付赔偿金】的条款,但同样,也拥有【山河集团/迦尼集团如果在合作的业务上出现问题,需要赔付赔偿金】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