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全盘接手(1 / 2)

隋朝的棋局 高月 14622 字 3天前

</ins>

第372章 全盘接手

隋文帝泰陵,这里除了一座金字塔般的封土堆外,周围还修建了大量宫殿,有专门的守灵官员和士兵长驻泰陵,另外还有被软禁在这里的杨谅,杨广命令他替父守陵三年。

杨谅被削爵为民,还被人昼夜监视,妻子豆卢氏和儿子杨颢生活在长安娘家,倒没有被监视,只是不能离开长安。

杨谅身边只有十几名侍妾,他心中苦闷异常,每天饮酒做乐,或者和十几名侍妾鬼混。

这天晚上,杨谅正在喝酒,一名老仆来报,「外面有人来访!」

杨谅一怔,心中很惊讶,他是不能接见外客,就算有人来拜访他,也会被外面监视的士兵劝退,这是谁?居然能穿透监视士兵。

「请他进来!」

片刻走进一名脸带面具,身材高大年轻男子,头上还带着竹笠,遮住大半面容。

「你是何人?」

来人出示一块玉佩,这是皇孙玉佩,父皇给每个皇孙一块。

杨谅连忙对几名侍妾道:「你们都退下!」

几名侍妾走了,男子这才摘下面具和竹笠。

「啊!是你——」

眼前之人,竟然是杨广次子杨暕,杨谅呆了片刻问道:「外面监视士兵怎麽不拦你?」

杨暕淡淡笑道:「外面守将司马德戡还是我举荐的,这个面子他会给我。」

杨谅点点头,「坐吧!」

这叔侄二人性格相近,品性相投,在开皇和仁寿年间关系非常好,哪怕在最后关头,杨暕也是在蓝田关做后勤,并没有参与讨伐杨谅。

杨暕坐下道:「时间不多,我们就长话短说吧!我来是想要五叔一件信物,我和王頍丶乔恒都谈过了,他们说除非是五叔同意,否则他们不想再参与皇位之争。」

杨谅顿时眯起了眼睛,这小子竟然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剑指皇位,有意思,老二家的几个儿子也在夺嫡争位。

杨谅半晌道:「我可以给你信物,不过我有什麽好处?」

「一旦我登基,我会赦免五叔,恢复五叔的王爵。」

「此言当真?」

「皇天在上,绝无虚言。」

杨谅点点头,取出一块金牌给他,「见牌如见我,只有是我的故旧,都会听从贤侄的命令。」

说到这,他又试探道:「萧摩柯练兵能力极强,是难得的人才,我也向贤侄推荐。」

杨暕笑了笑,「他已经效忠我了!」

杨谅顿时明白了,杨暕急于建立班底,但他没有人,便直接打自己的主意,想把自己的手下接盘过去。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也有缺陷,就像所有捡别人现成的东西一样,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体会不深,如果是人的话,那就会导致互相不了解,信任度不够。

杨谅道:「你大哥体格太胖,不是长寿之人,他肯定会早早去世,真正和你争夺皇位之人是萧夏,他虽然是私生子,但他心狠手辣,为人果断,你千万不可小看他。」

「他是私生子,父皇绝不会考虑他。」

「那你就错了,他已经进入宗室族谱,那他就是皇位合法继承人,就算你父亲不想立他,但只要大臣承认,他一样能合法登基,最后拼的是实力和名望,这两样你都不如他,你一定要想办法超过他,最后你才能名至实归成为天子,否则就像杨勇一样,他不是一样被你父亲推翻并取代了吗?」

「五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

杨谅拍拍他的肩膀,「我的自由就在你的身上,我衷心希望你能登基,有什麽事,我们经常交流,我总结了很多失败的教训,相信能帮助到你。」

杨谅随即又给杨暕写了封信,杨暕拿着金牌和信,这才告辞走了。

待杨暕身影消失,杨谅长叹一声,「他有何德何能坐上皇位?」

次日,杨暕先后赶赴鄠县和蓝田县,用杨谅的金牌和信件说服王頍和乔恒两名谋士效忠自己,随即又把在咸阳教书的皇甫诞收入麾下,还有郁郁不得志的乔锺葵丶余公理丶綦良丶梁菩萨等将领也先后效忠了杨暕。

这些都是顶尖的人才,他们因为效忠过杨谅而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现在杨暕把他们一一收罗,很快,杨暕的神龙府开始充实起来。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萧夏率领三万大军抵达金城郡,也就是今天兰州,他将在这里过黄河前往河西。

现在是十月初,阳历十一月,秋末冬初,空气中已经有了几分寒意,黄河河面上风很大,也格外寒冷。

不过现在只是乾冷,要再过一个月,开始下雪结冰,寒冬时节才正式到来。

过黄河一般靠渡船或者皮筏子,但那是普通人渡河,而三万大军丶几千头骆驼丶几千辆大车过黄河,仅靠几艘渡河,那岂不是等到猴年马月去。

萧夏当即下令利用皮筏子搭建浮桥,数百名随军工匠和几千士兵一起动手,开始迅速搭建浮桥,为了保证浮桥的稳定性,还打下数百根木桩,使浮桥更加坚固。

河岸上,刘文静对萧夏道:「过了黄河,就将彻底远离长安,听说齐王已成立神龙府,殿下不担心吗?」

「担心什麽?担心齐王登基吗?」萧夏笑问道。

刘文静点点头,「其实大家都很担心,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殿下和齐王关系恶劣,甚至殿下的婚礼,齐王都没有来参加,而是找个藉口说自己感恙,甚至连贺礼都没有,如果他上位,后果可比太子杨勇上位严重多了。」

萧夏淡淡道:「我父亲才四十岁,至少十几年皇帝要当的,杨暕最多当上太子,但以他的性格残暴,我认为他没有机会当太子。」

萧夏早就看透了杨暕,杨暕是典型的超雄综合徵,不光仇视大哥杨昭,更是极端仇视自己,甚至对父母和姐妹他都心怀仇恨,他仇恨周围一切人,仇恨这个社会。

这样的人不会隐忍,很容易把自己的野心暴露出来,如果他当上太子,绝不会隐忍十几年,一定会很快发动政变,直接从父亲手中抢夺皇位。

历史上就是这麽回事,杨昭死后,杨暕已经没有竞争对手,加上萧皇后支持,接下来他就是太子,就是未来的天子,只要他稍加隐忍就行了,但他忍不了,他在太子考察期内就准备发动政变,随即被杨广囚禁。

除非杨暕彻底转性,否则历史在他的命运上不会走上岔路。

浮桥搭建了一天一夜,次日上午,一座坚固的浮桥出现在所有人眼前,浮桥宽阔,大车完全可以在桥上缓缓而行。

金城郡刺史王建生看中了这座浮桥,恳请萧夏不要拆除,萧夏便把浮桥留了下来,官府稍加改造,中间修建了一座吊桥,方便船只通过。

这座浮桥整整用了三十年,才被一条新建的铁索浮桥取代。

天刚亮,三万大军开始列队渡河,军队丶大车丶骆驼分别浩浩荡荡向对岸走去。

(本章完)

</ins>

杨谅道:「你大哥体格太胖,不是长寿之人,他肯定会早早去世,真正和你争夺皇位之人是萧夏,他虽然是私生子,但他心狠手辣,为人果断,你千万不可小看他。」

「他是私生子,父皇绝不会考虑他。」

「那你就错了,他已经进入宗室族谱,那他就是皇位合法继承人,就算你父亲不想立他,但只要大臣承认,他一样能合法登基,最后拼的是实力和名望,这两样你都不如他,你一定要想办法超过他,最后你才能名至实归成为天子,否则就像杨勇一样,他不是一样被你父亲推翻并取代了吗?」

「五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

杨谅拍拍他的肩膀,「我的自由就在你的身上,我衷心希望你能登基,有什麽事,我们经常交流,我总结了很多失败的教训,相信能帮助到你。」

杨谅随即又给杨暕写了封信,杨暕拿着金牌和信,这才告辞走了。

待杨暕身影消失,杨谅长叹一声,「他有何德何能坐上皇位?」

次日,杨暕先后赶赴鄠县和蓝田县,用杨谅的金牌和信件说服王頍和乔恒两名谋士效忠自己,随即又把在咸阳教书的皇甫诞收入麾下,还有郁郁不得志的乔锺葵丶余公理丶綦良丶梁菩萨等将领也先后效忠了杨暕。

这些都是顶尖的人才,他们因为效忠过杨谅而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现在杨暕把他们一一收罗,很快,杨暕的神龙府开始充实起来。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萧夏率领三万大军抵达金城郡,也就是今天兰州,他将在这里过黄河前往河西。

现在是十月初,阳历十一月,秋末冬初,空气中已经有了几分寒意,黄河河面上风很大,也格外寒冷。

不过现在只是乾冷,要再过一个月,开始下雪结冰,寒冬时节才正式到来。

过黄河一般靠渡船或者皮筏子,但那是普通人渡河,而三万大军丶几千头骆驼丶几千辆大车过黄河,仅靠几艘渡河,那岂不是等到猴年马月去。

萧夏当即下令利用皮筏子搭建浮桥,数百名随军工匠和几千士兵一起动手,开始迅速搭建浮桥,为了保证浮桥的稳定性,还打下数百根木桩,使浮桥更加坚固。

河岸上,刘文静对萧夏道:「过了黄河,就将彻底远离长安,听说齐王已成立神龙府,殿下不担心吗?」

「担心什麽?担心齐王登基吗?」萧夏笑问道。

刘文静点点头,「其实大家都很担心,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殿下和齐王关系恶劣,甚至殿下的婚礼,齐王都没有来参加,而是找个藉口说自己感恙,甚至连贺礼都没有,如果他上位,后果可比太子杨勇上位严重多了。」

萧夏淡淡道:「我父亲才四十岁,至少十几年皇帝要当的,杨暕最多当上太子,但以他的性格残暴,我认为他没有机会当太子。」

萧夏早就看透了杨暕,杨暕是典型的超雄综合徵,不光仇视大哥杨昭,更是极端仇视自己,甚至对父母和姐妹他都心怀仇恨,他仇恨周围一切人,仇恨这个社会。

这样的人不会隐忍,很容易把自己的野心暴露出来,如果他当上太子,绝不会隐忍十几年,一定会很快发动政变,直接从父亲手中抢夺皇位。

历史上就是这麽回事,杨昭死后,杨暕已经没有竞争对手,加上萧皇后支持,接下来他就是太子,就是未来的天子,只要他稍加隐忍就行了,但他忍不了,他在太子考察期内就准备发动政变,随即被杨广囚禁。

除非杨暕彻底转性,否则历史在他的命运上不会走上岔路。

浮桥搭建了一天一夜,次日上午,一座坚固的浮桥出现在所有人眼前,浮桥宽阔,大车完全可以在桥上缓缓而行。

金城郡刺史王建生看中了这座浮桥,恳请萧夏不要拆除,萧夏便把浮桥留了下来,官府稍加改造,中间修建了一座吊桥,方便船只通过。

这座浮桥整整用了三十年,才被一条新建的铁索浮桥取代。

天刚亮,三万大军开始列队渡河,军队丶大车丶骆驼分别浩浩荡荡向对岸走去。

(本章完)

</ins>

杨谅道:「你大哥体格太胖,不是长寿之人,他肯定会早早去世,真正和你争夺皇位之人是萧夏,他虽然是私生子,但他心狠手辣,为人果断,你千万不可小看他。」

「他是私生子,父皇绝不会考虑他。」

「那你就错了,他已经进入宗室族谱,那他就是皇位合法继承人,就算你父亲不想立他,但只要大臣承认,他一样能合法登基,最后拼的是实力和名望,这两样你都不如他,你一定要想办法超过他,最后你才能名至实归成为天子,否则就像杨勇一样,他不是一样被你父亲推翻并取代了吗?」

「五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

杨谅拍拍他的肩膀,「我的自由就在你的身上,我衷心希望你能登基,有什麽事,我们经常交流,我总结了很多失败的教训,相信能帮助到你。」

杨谅随即又给杨暕写了封信,杨暕拿着金牌和信,这才告辞走了。

待杨暕身影消失,杨谅长叹一声,「他有何德何能坐上皇位?」

次日,杨暕先后赶赴鄠县和蓝田县,用杨谅的金牌和信件说服王頍和乔恒两名谋士效忠自己,随即又把在咸阳教书的皇甫诞收入麾下,还有郁郁不得志的乔锺葵丶余公理丶綦良丶梁菩萨等将领也先后效忠了杨暕。

这些都是顶尖的人才,他们因为效忠过杨谅而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现在杨暕把他们一一收罗,很快,杨暕的神龙府开始充实起来。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萧夏率领三万大军抵达金城郡,也就是今天兰州,他将在这里过黄河前往河西。

现在是十月初,阳历十一月,秋末冬初,空气中已经有了几分寒意,黄河河面上风很大,也格外寒冷。

不过现在只是乾冷,要再过一个月,开始下雪结冰,寒冬时节才正式到来。

过黄河一般靠渡船或者皮筏子,但那是普通人渡河,而三万大军丶几千头骆驼丶几千辆大车过黄河,仅靠几艘渡河,那岂不是等到猴年马月去。

萧夏当即下令利用皮筏子搭建浮桥,数百名随军工匠和几千士兵一起动手,开始迅速搭建浮桥,为了保证浮桥的稳定性,还打下数百根木桩,使浮桥更加坚固。

河岸上,刘文静对萧夏道:「过了黄河,就将彻底远离长安,听说齐王已成立神龙府,殿下不担心吗?」

「担心什麽?担心齐王登基吗?」萧夏笑问道。

刘文静点点头,「其实大家都很担心,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殿下和齐王关系恶劣,甚至殿下的婚礼,齐王都没有来参加,而是找个藉口说自己感恙,甚至连贺礼都没有,如果他上位,后果可比太子杨勇上位严重多了。」

萧夏淡淡道:「我父亲才四十岁,至少十几年皇帝要当的,杨暕最多当上太子,但以他的性格残暴,我认为他没有机会当太子。」

萧夏早就看透了杨暕,杨暕是典型的超雄综合徵,不光仇视大哥杨昭,更是极端仇视自己,甚至对父母和姐妹他都心怀仇恨,他仇恨周围一切人,仇恨这个社会。

这样的人不会隐忍,很容易把自己的野心暴露出来,如果他当上太子,绝不会隐忍十几年,一定会很快发动政变,直接从父亲手中抢夺皇位。

历史上就是这麽回事,杨昭死后,杨暕已经没有竞争对手,加上萧皇后支持,接下来他就是太子,就是未来的天子,只要他稍加隐忍就行了,但他忍不了,他在太子考察期内就准备发动政变,随即被杨广囚禁。

除非杨暕彻底转性,否则历史在他的命运上不会走上岔路。

浮桥搭建了一天一夜,次日上午,一座坚固的浮桥出现在所有人眼前,浮桥宽阔,大车完全可以在桥上缓缓而行。

金城郡刺史王建生看中了这座浮桥,恳请萧夏不要拆除,萧夏便把浮桥留了下来,官府稍加改造,中间修建了一座吊桥,方便船只通过。

这座浮桥整整用了三十年,才被一条新建的铁索浮桥取代。

天刚亮,三万大军开始列队渡河,军队丶大车丶骆驼分别浩浩荡荡向对岸走去。

(本章完)

</ins>

杨谅道:「你大哥体格太胖,不是长寿之人,他肯定会早早去世,真正和你争夺皇位之人是萧夏,他虽然是私生子,但他心狠手辣,为人果断,你千万不可小看他。」

「他是私生子,父皇绝不会考虑他。」

「那你就错了,他已经进入宗室族谱,那他就是皇位合法继承人,就算你父亲不想立他,但只要大臣承认,他一样能合法登基,最后拼的是实力和名望,这两样你都不如他,你一定要想办法超过他,最后你才能名至实归成为天子,否则就像杨勇一样,他不是一样被你父亲推翻并取代了吗?」

「五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

杨谅拍拍他的肩膀,「我的自由就在你的身上,我衷心希望你能登基,有什麽事,我们经常交流,我总结了很多失败的教训,相信能帮助到你。」

杨谅随即又给杨暕写了封信,杨暕拿着金牌和信,这才告辞走了。

待杨暕身影消失,杨谅长叹一声,「他有何德何能坐上皇位?」

次日,杨暕先后赶赴鄠县和蓝田县,用杨谅的金牌和信件说服王頍和乔恒两名谋士效忠自己,随即又把在咸阳教书的皇甫诞收入麾下,还有郁郁不得志的乔锺葵丶余公理丶綦良丶梁菩萨等将领也先后效忠了杨暕。

这些都是顶尖的人才,他们因为效忠过杨谅而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现在杨暕把他们一一收罗,很快,杨暕的神龙府开始充实起来。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萧夏率领三万大军抵达金城郡,也就是今天兰州,他将在这里过黄河前往河西。

现在是十月初,阳历十一月,秋末冬初,空气中已经有了几分寒意,黄河河面上风很大,也格外寒冷。

不过现在只是乾冷,要再过一个月,开始下雪结冰,寒冬时节才正式到来。

过黄河一般靠渡船或者皮筏子,但那是普通人渡河,而三万大军丶几千头骆驼丶几千辆大车过黄河,仅靠几艘渡河,那岂不是等到猴年马月去。

萧夏当即下令利用皮筏子搭建浮桥,数百名随军工匠和几千士兵一起动手,开始迅速搭建浮桥,为了保证浮桥的稳定性,还打下数百根木桩,使浮桥更加坚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