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2 / 2)

全球农场TOP1 月寂烟雨 46250 字 17天前

卿孟祝:“什么表情?欣喜若狂?”

明春晰:“笑容一下就明亮了的表情。”

卿孟祝笑起来:“真的,这次抽到了特别棒的奖品,以后有机会告诉你到底是什么。”

明春晰:“好。我先回去了。”

卿孟祝将手机往兜里一揣:“我送你。”

明春晰上了车,很快就开着车平稳地离开了卿孟祝家的大门口。

卿孟祝目送车子远离,心里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连中奖的喜悦都压下去了几分。

等明春晰的车彻底消失在视线之外,卿孟祝慢慢冷静下来了。

他去个人中心看“诱导草”的具体说明。

诱导草,品质为“精品”,成熟后,全株榨取汁液喷在新的种子上,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效抑制细菌病毒,并提高产量。

这个说明看起来倒挺诱人。

卿孟祝仔细看过之后,提取了这枚种子。

随着一阵光芒,一颗圆滚滚的种子滚了下来。

他眼疾手快地伸手一捞,准确地捞住了那枚种子,然后打开手心,手心里握着一瓣圆滚滚胖乎乎的大蒜。

不会吧?

取个“诱导草”这么高大上的名字,原来是大蒜啊。

还是紫皮大蒜。

卿孟祝将手心里的物体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蒜味扑鼻而来。

确实就是他最熟悉的大蒜没错了,晚上做饭的时候他还用过,只是不如这瓣大蒜新鲜。

卿孟祝看着这瓣大蒜,有点哭笑不得。

星际商城这也太抠门了,要是不舍得抽一斤大蒜,抽一个也好,只抽一瓣是怎么回事?

区区一瓣大蒜,卿孟祝也不好拿来做什么,就去院子里找了一个小小的花盆,去后院拿了点肥料,调了一盆松软透气的土壤出来,将蒜头向下,轻轻按进土里,只留一个尖尖。

按完后,他往土里撒了一点点水,让泥土变得湿润。

而后,这就算种好了,要没意外的话,过几天这瓣蒜将会发芽。

卿孟祝将花盆小心放在院子里采光好的地方。

他挺期待叶子长出来的样子,也不知道长出来之后跟普通的蒜叶会不会有所区别?

种下去的大蒜一时半会不会发芽,卿孟祝这几天主要还是忙地里蔬菜的事情。

这天,卿孟祝将老了的番薯叶和苋菜收回来切成碎末,拌了谷子,端了一盆打算去喂榛鸡。

走到后院,他还没打开篱笆,就看见篱笆外面,一左一右,分别站着狐狸和水獭。

这两只家伙爬不到篱笆上面去,就用爪子搭着竹篱笆,从缝隙往后院看,那脖子伸得老长的模样,足以看出来它们对榛鸡的渴望。

卿孟祝一靠近,两只家伙齐齐回头,看见是他,连忙将前爪放下来,四爪着地,飞快跑了,呲溜一下消失不见。

还怪默契的。

卿孟祝无语地端着食物去喂榛鸡,然后给森林公安那边打电话说水獭和狐狸的事情。

对面仔细听完,表示,没人危害这两只水獭和狐狸,水獭和狐狸也不危害人畜,他们那边暂时没法强制水獭和狐狸搬家,如果有新的进展,请卿孟祝再报告一下。

卿孟祝能做的都做了,对此只能祈祷两只家伙爬不进篱笆里面,要不然他家的榛鸡就惨了。

出乎卿孟祝意料的是,接下来几天,狐狸和水獭并没有对榛鸡做什么。

它们好像只是习惯每天过来看看,跟人参观动物园似的。

卿孟祝每次去喂榛鸡的时候看到它们的身影,都怀疑它们是不是把“看榛鸡”这个行为当成娱乐项目了。

卿孟祝和屋后的狐狸和水獭相处得挺好,地里的蔬菜也料理得很好,现在每天都能卖一千多块钱的蔬菜给狄彩勇,还能抠出一些品相相对较差的卖给星际商城。

偶尔他也会给朋友们寄一些蔬菜,都是他个人觉得好吃的种类。

在忙碌中,卿孟祝某天中午接到了赵和曦的电话。

一接通,赵和曦快乐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孟祝——你端午前寄过来的蔬菜我们都吃了,太好吃了!我妈叫我谢谢你。”

卿孟祝正戴着耳机摘豇豆:“你们喜欢就好,等有空我再给你寄。”

“超级喜欢!”赵和曦嘿嘿笑了两声,“尤其你家的番茄,简直一绝,我就没吃过味道这么浓郁的番茄,如尝仙果啊。”

卿孟祝:“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

赵和曦信誓旦旦:“一点都没夸张!就你家这个沙瓤番茄,又甜又浓又多汁,跟超市的完全不一样,超市买的番茄要不发酸,要不味道就很淡。”

赵和曦:“我家昨天请亲戚吃饭,吃的鸳鸯火锅,以前大家都吃辣锅,这次所有人抢着吃番茄锅,吃完火锅,我大姑父他们还把火锅汤舀起来拌饭了,说番茄真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0-30(第6/23页)

很好吃。”

卿孟祝:“那我明天再给你寄一箱。”

赵和曦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好啊,现在就等着你家的番茄续命了。对了,我给你寄了咸鸭蛋和火腿,你记得查收。”

卿孟祝:“已经收到了,还没来得及吃。晚上我要吃火腿豌豆炒饭。”

赵和曦:“那你记得将火腿泡一下或者少放一点,有点咸。”

两人聊了几句,挂上电话。

第二天,卿孟祝摘菜的时候特地留了一箱番茄出来。

狄彩勇过来收菜,他特地跟狄彩勇说这箱番茄不卖,提醒狄彩勇别弄混了。

狄彩勇有些意外,看了看番茄:“这番茄要送人啊?”

卿孟祝:“你怎么知道?”

狄彩勇:“一看就看出来了。你这番茄里面有几个熟透了的,有几个九成熟的,剩下的都是八成熟的——要不是送人,谁会分得那么细?”

卿孟祝十分佩服地看他一眼:“就是送人。彩勇叔,你们的客人喜欢我家的番茄吗?”

狄彩勇:“喜欢啊,现在番茄炒蛋已经成了我们餐馆里的招牌菜,十个点外卖的人,六个都会点番茄炒蛋,剩下四个就点肉末茄子,大多还是回头客。”

卿孟祝:“那确实挺受欢迎。”

狄彩勇“嘿”了一声:“骗你做什么?也就是我们现在没时间,要是有时间一定问你多买一批番茄,仔细切好晒成番茄干或者熬成番茄酱,留着以后当调味料用。”

卿孟祝怀疑自己听错了:“等等,番茄还能晒成番茄干?”

狄彩勇:“能啊,把八成熟的番茄切成大小合适的块,喜欢放盐的放点盐和其他调料拌匀,不喜欢的直接晒,挑天气好的时候晒上一个星期,基本就能晒干,然后装罐保存。”

狄彩勇说着来了兴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比划着跟卿孟祝形容:“番茄干可好吃了。”

狄彩勇:“番茄晒完后,外层已经干透了,里面还有点软芯,放在嘴里能同时吃到两种口感,加上晒干后那股浓缩了的番茄味——嘿,一绝!跟新鲜的番茄完全不是同一个风味。”

卿孟祝听他绘声绘色地形容,不由有点向往:“哪天我也晒点尝尝。”

狄彩勇也回忆起了番茄干的滋味,咂咂嘴道:“我以前在边疆待过一段时间,那边的番茄干也很好吃,吃起来滋味一层一层的,一块我能品味一上午。要是拿点新鲜的海鲜熬成汤,嚯,眉毛都能鲜掉。”

卿孟祝惊奇:“番茄干海鲜汤?不用新鲜番茄吗?”

狄彩勇:“新鲜番茄熬海鲜汤也好喝,不过我觉得番茄干熬着更绝妙,尤其油渍番茄,跟海鲜搭配起来,能完全把里面的鲜味吊出来,又把腥味压下去,酸香浓郁的味道恰到好处地调和海鲜的寡淡,喝起来妙极了。”

卿孟祝:“你这么一说,把我馋虫也勾出来了。”

狄彩勇:“那你记下来,有机会尝尝,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卿孟祝下定决心:“我先晒点番茄干吧,正好这几天天气好。”

卿孟祝家的番茄已经进入了丰产期,每天能红几筐番茄。

有时候早上来,番茄皮还带一点青色,傍晚再来,就已经熟透了。

他家的番茄长得太多了,挪一挪,拿两筐出来晒完全没问题。

打定主意后,卿孟祝上网查了一下晒番茄的注意事项,最终决定采取边疆的晒法,什么也不放,只把番茄切成瓣生晒。

他家的番茄个头大,他将番茄分成两半,再把其中一半切成连起来的月牙形,但不切断。

这样晒的时候,比较好保持形状,也方便翻晒。

卿孟祝家有院子,晒番茄就在院子里晒。

他把凳子搬出来,再把竹编的搭子架在上面,而后把切好的番茄整整齐齐地摆在竹编上,等待夏日的阳光和微风将番茄的水分蒸发,让它们的滋味变得浓郁。

为了让番茄的品相和滋味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卿孟祝翻番茄翻得很勤,上午翻一次,下午再翻一次,晒完正面晒背面,晒完背面又晒正面。

番茄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慢慢收缩,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味。

回村里溜达的卿国致看他侍弄着番茄,调侃道:“我只见过人晒鲍鱼的时候晒得那么精心。”

卿孟祝对自家的番茄很有信心:“我这些番茄干晒好后,味道未必比鲍鱼差。”

老爷子吸了吸鼻子,赞同道:“还真是。这番茄干也晒得差不多了吧?要不我出龙虾鲍鱼,你出番茄干,我们来熬一锅番茄干海鲜汤?”

卿孟祝:“……就知道您天天上门溜达是看上了我家的番茄。”

老爷子嘿嘿笑了两声:“熬不熬?”

卿孟祝:“熬。周末熬怎么样?我叫个特别喜欢番茄的朋友上门喝汤。”

老爷子大手一挥:“只要能喝到就行,要不我再把我家的厨师也叫来?”

卿孟祝想了想:“那我多叫一个朋友,看他会不会来。”

第24章 我在考虑种秋番茄

番茄干这玩意,赵和曦没吃过。

不过听起来就很好吃,卿孟祝一叫,他立刻答应了下来:“行啊,到时候我早早上门来打下手!要不我星期五过来吧?正好在你家住一夜。”

卿孟祝想到已经给明春晰住了的客房,说道:“星期五太赶了,你好好休息,周六再来吧。”

赵和曦满口答应:“那我们星期六见。”

卿孟祝给赵和曦打完电话,给明春晰发微信说了这件事情。

明春晰:【好,周六见。】

卿孟祝:【你要是有空,周五过来也可以,被褥都洗晒过了。】

明春晰过了几秒后,给卿孟祝回:【我周五下班吃完饭过去,大概晚上八点二十到。】

卿孟祝高兴地回道:【收到,到时候再见。】

确定完自己这边的客人,卿孟祝再通知卿国致,谢绝了对方自带厨师的提议,只邀请对方周六中午过来吃饭。

老爷子没什么异议,乐呵呵地答应了。

周五那天,明春晰果然八点二十三分准时出现在了卿孟祝家门口。

卿孟祝听到声音小跑着出去开门,问道:“你不是有钥匙吗?怎么不用钥匙开门?”

明春晰:“先敲门提醒你一声,免得吓到你。”

卿孟祝:“不至于,我没这么胆小。”

明春晰将带来的果篮交给他:“最近几天怎么样?能看见水獭和狐狸吗?”

卿孟祝:“能!每天跟左右护法一样蹲在后院两侧,不仅我看得见,好几个邻居都看见了。”

明春晰:“它们把这当成领地了。”

卿孟祝点头:“我也觉得,反正它们不搞破坏就不管它们了。”

进了屋,明春晰非常熟练地将带来的小包拿进房间里,而后再出来聊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0-30(第7/23页)

两人都有事情要做,略聊了几句便各自回房干活了。

卿孟祝坐到书桌前,忽然想起了他们的少年时代。

他们年少时,也经常聊几句,就各自背着书包回房写作业——尽管卿孟祝那时做的还是课内作业,明春晰却已经在看各种深奥的数学专著了。

第二天早上,卿孟祝轻手轻脚地起来,打算去摘菜。

随着吱呀一声,明春晰那边的开门声响起,他走出来,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卿孟祝:“我吵醒你了吗?”

明春晰摇头:“我平时也差不多这个时候起床。”

卿孟祝看他已经准备好了,答应下来:“那我给你拿手套。”

卿孟祝去摘菜的时候,特地带了一罐密封好的番茄干给狄彩勇——番茄可以晒成番茄干这事还是狄彩勇提醒的,晒好之后怎么也要谢谢对方。

来收菜的狄彩勇收到后十分惊喜,连连夸赞卿孟祝的行动力和悟性。

卿孟祝顺势问番茄海鲜汤的详细做法,得到了狄彩勇的倾囊相授。

跟狄彩勇交割完蔬菜,卿孟祝在回家的路上和明春晰商量去镇上吃馄饨,上次说吃鱼尾馄饨没有吃,这次正好补上,吃完早餐还可以去采购午餐要用的食材。

明春晰没意见。

两人往家走,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院子外面多了一辆车。

卿孟祝下意识地往车牌看去,还没看清车牌,驾驶座那边伸出了一个脑袋。

“你让我别太赶了,星期六再来。”车里的人幽幽地说道。

卿孟祝:“……”

“原来是不方便招待我啊。”那人又说。

卿孟祝:“……不是你说最近老加班,加到你头晕眼花?”

赵和曦哼了一声:“这也不是你拒绝我的理由!”

说着,赵和曦转向明春晰:“明神!”

明春晰高中的时候得了国内国际好几枚数学物理竞赛的金牌,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叫这类学生学神,明春晰喜提明神的称号,哪怕现在,依旧有人这么叫他。

明春晰点头打招呼:“好久不见。”

赵和曦眉开眼笑:“好久不见,你们要去哪?刚刚说要去吃馄饨吗?要不开我车去?”

明春晰:“好。”

于是,明春晰和卿孟祝上车,两人去镇上吃馄饨变成了三人行。

好在镇上的馄饨铺子依旧维持着老字号的水准,吃起来又鲜又香,大家吃得都很满意。

吃完馄饨,三人去购买中午要吃的食材,并回家收拾。

十点多的时候,卿国致也来了。

卿孟祝给他们互相介绍,而后准备午饭。

除了海鲜汤外,卿孟祝还打算做番茄鱼和牛肉炒藕带,再来个蒜泥空心菜和肉末茄子。

藕带、茄子和空心菜他一早就采摘回来了,做番茄鱼的鱼却养在后山的山泉,还要另外去拿。

赵和曦惊叹:“你家池塘里的鱼那么鲜,还要养一段时间才能吃啊?”

卿孟祝:“现吃也行,养一段时间,让鱼把肚子里面的肥油和脂溶性腥味物质排空,味道会更好一点。”

赵和曦:“有用吗?”

卿孟祝点头:“等会儿你尝尝就知道了。”

午餐要用的食材比较多,大家一起动手。

老爷子看着卿孟祝拿出番茄干,忍不住将其他杂活接了下来,催促他先煮海鲜汤。

卿孟祝说道:“不急,所有菜都不需要长时间炖煮,准备好材料,等真正做菜的时候一会就做好了。”

老爷子:“也行。哎,我们今天准备的食材真好,看这食材我就饿了。”

赵和曦探头过来:“我也觉得,我们今天准备的食材真好,要是让别人看到,肯定得眼馋。”

老爷子感慨道:“好食材是难找。有好食材,菜就成功七成了。”

赵和曦:“那我们不用担心了,别的不说,孟祝种的菜是真的强。”

卿孟祝和明春晰相对着清理小鱼的内脏,两人脸上的表情如出一辙的淡定。

好像赵和曦和老爷子处于一个世界,他俩处于另一个世界似的。

很快,所有食材都整理好了,放在一个个盘子里。

卿孟祝让其他人去歇会:“剩下的我自己来就行。”

明春晰:“真不用我打下手?”

卿孟祝:“有人看着我,我会不习惯。而且厨房不够大,人多会妨碍我发挥。”

其他人听他这么说,只好出去。

等人出去后,卿孟祝开始煮海鲜汤。

他开大火烧热铁锅,再倒入凉油,放入虾头,开小火慢煎。

煎出虾油后,他加入蒜片、番茄干、鲜番茄丁炒香,再加黄油块和洋葱块,翻炒至洋葱变得半透明,然后加青口贝,倒入干白葡萄酒炖煮。

等酒汁收得差不多了,他倒入蛤蜊、鲜虾和开水,转移到炖锅中,小火熬煮。

空出大铁锅后,卿孟祝开始做番茄鱼。

他先将处理好的杂鱼下油锅煎,煎到两面金黄后,放番茄丁、番茄干和青椒同煎,再放入豆瓣酱和酱油焖煮,等汤汁收粘稠,他撒了一把自家田里产出的青蒜叶。

剩下的肉末茄子、牛肉炒藕带和蒜泥空心菜都是快手菜,卿孟祝几分钟就做好了。

等菜盛在雪白干爽的盘子里,卿孟祝转头想让人将菜端出去,就看见老爷子和赵和曦一左一右地站在门口,脖子伸得比每天盯着榛鸡的狐狸和水獭都长。

看被发现了,两人也不尴尬。

赵和曦还深深嗅了一下,激动地对卿孟祝说道:“太香了,香得我们都坐不住了。”

老爷子深表赞同地点头:“这香气——勾魂哟。”

卿孟祝:“洗手端菜,可以准备吃饭了。”

赵和曦和老爷子闻言,立即一前一后地进厨房洗手,迫不及待地端菜。

卿孟祝则打开炖锅的盖子,往海鲜汤里面加入盐和胡椒粉,又加了一小撮新鲜的迷迭香,瞬间,本来就浓郁的香味一下子变得更加浓郁丰富了。

转头,已经端完其他菜的赵和曦和老爷子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这锅海鲜汤,像两只站立狐獴。

卿孟祝吓了一跳:“好了。”

赵和曦和老爷子瞬间眉开眼笑:“我们来端。”

好不容易等全部菜上桌,赵和曦给每个人舀了一碗海鲜汤,而后趁热喝了一口。

这是一道主次非常鲜明的汤,番茄层次鲜明的酸香伴随着海鲜的鲜美一起进入口中,穿过喉咙,再进入肚腹,将人的汗水激发出来。

赵和曦喝下第一口,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被这道汤抓住了。

他一下想起雪白的波涛拍击海岸,温暖的海风围绕身畔,海鸟在天空鸣叫的场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0-30(第8/23页)

好像他又回到了那个大学毕业去海边旅行的时刻,心里毫无压力,只需要享受生活。

卿孟祝也喝了一口,第一次一点海鲜的腥味都没尝到,只尝到了满满的鲜味。

那鲜还不是一种鲜,番茄的鲜酸,海鲜的鲜美,蔬菜的鲜甜,层层叠叠,里面经过阳光和风浓缩的番茄干更是如画龙点睛一样,将所有的鲜和谐地统筹在了一起。

确实非常好喝。

卿孟祝没想到第一次做海鲜汤就能做出这个水准,心里非常满意,抬头问大家:“怎么样?”

赵和曦抢答:“非常棒!汤一喝下去,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汤里,再记不起其他的事情了。”

老爷子的目光变得幽远:“这锅汤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

卿孟祝看向明春晰,明春晰咽下口里的汤,只道:“很好喝,比我以前在西西里喝到的海鲜汤好喝很多。”

赵和曦已经开始品尝番茄鱼了:“天呐,这番茄鱼也好好吃!你们快尝尝。”

说着,赵和曦站起来:“好下饭,不行,我得去盛点米饭。”

赵和曦去盛了结结实实的一大碗米饭,再回来坐下,吃番茄鱼吃得热泪盈眶:“好好吃!”

海鲜汤很好喝,可番茄鱼更符合他的本地胃口。

用山泉水净养了几天的鱼,被煎得两面金黄,肉质雪白细嫩,光是鱼肉就已经足够鲜美,更别提用番茄干和番茄丁收浓了汤汁,细腻的鱼肉卧在亮红的汤汁中,被充分浸润,香美异常。

浓稠汤里滚着的翠绿蒜叶和鲜红椒圈,还赋予了鱼肉一点特别的辛辣味。

赵和曦拿筷子夹鱼肉吃,一口鱼肉一口饭,扎扎实实地,连鱼肉带米饭一起填入饥肠中,抚慰等待许久的胃部。

食欲满足的过程,简直是一种绝佳的享受。

这次不等卿孟祝再问,赵和曦又重复了一次:“好好吃!好香!”

老爷子已经顾不上说话了,将鱼夹到自己碗里,用筷子挑着鱼肉,眯着眼睛慢慢吃,满脸都是享受。

至于明春晰,他没说话,只是添了两次饭,用实际行动表示对这顿饭的喜爱。

卿孟祝本人也很喜欢,果然还是用山泉水养过的鱼好吃,哪怕不加姜片,也一点都不腥。

酒足饭饱,大家简单将餐具收进厨房清洗干净,就再也不想动了。

夏季的风轻轻吹着,他们坐在院子里发呆,时不时聊上两句,聊得大家一起犯困。

老爷子先坐不住,很快叫车来接走了。

赵和曦也受不了,直接进屋,倒在沙发里睡午觉。

卿孟祝和明春晰坐在院子里聊天。

明春晰问:“有心事?”

卿孟祝:“我在想番茄。这次种的番茄确实很不错,产量,味道和管理难度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好,我想要不要扩大种植?”

他家实际上也就种了六十棵番茄苗,现在每天却能收获两三百斤番茄,不可谓不高产了。

明春晰:“来得及吗?”

卿孟祝点头:“我们这里种番茄分春番茄和秋番茄,春番茄已经过季了。秋番茄的话,现在差不多就要育苗了。”

卿孟祝四月种番茄的时候,用的是别人育好的苗。

按照番茄苗的大小来看,育苗的人应该二月就开始育苗了。

算一下,现在六月中,他育好苗应该要七月末,刚好可以移栽。

明春晰也觉得卿孟祝的番茄种得很好,各种意义上的好。

他想了想:“种吧,你要是担心买家,到时候我帮你找。”

卿孟祝:“不用,我这边应该不缺买家。实在不行,到时候我找工厂加工成番茄干或番茄罐头,不怕卖不出去。”

明春晰点头:“你现在犹豫的原因是?”

卿孟祝:“我在想下一批番茄要种什么品种?不同的品种,味道差别挺大,挂果率和种植要求等也不一样。”

明春晰:“要我帮你问问人吗?”

卿孟祝:“我先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种,种多少,有需要再找你帮忙。”

卿孟祝家大概还有八亩地空着,其中六亩都是离水源和公路都很近,土地平整,土壤也很肥沃的良田。

他问过谭文磊,之前租他家地的人家近几年对方都没种过茄科类植物。

按经验来说,这样的土地非常适合种番茄。

卿孟祝目前主要纠结的是品种,他看好了几个品种,都适合夏秋种植。

在卿孟祝认真比对的时候,农学生岑智明发微信咨询他莲花的问题。

卿孟祝种的莲还没开花,不过,他在种莲方面的知识比岑智明充足,岑智明没少跟他念叨。

卿孟祝三言两语地回答完了岑智明的问题,而后问道:【智明,你对番茄熟吗?】

岑智明:【还行,孟祝哥,你问这个干嘛?】

卿孟祝:【我想种秋番茄,问问你那边有没有建议?】

岑智明飞快地回复道:【你现在种的番茄就是本地的优势品种啊,挂果率和风味之类的都很不错的,继续种就行。】

卿孟祝:【春番茄和秋番茄种一样的品种吗?】

岑智明:【我看本地农户种的品种一样,你要是不放心,我去问我老师?】

卿孟祝还真不太放心:【如果可以的话,能帮我问一下就最好了。】

岑智明发了个“OK”的表情包:【我等会就去问问!】

卿孟祝没完全依靠岑智明那边的答案,他还问了谭文磊和狄彩勇。

两人都说本地的春番茄和秋番茄确实不分品种,除非谁有特别的需求,要不种来种去都是那几个番茄品种。

岑智明很快问了老师,给卿孟祝发信息道:【我问清楚了,你现在种的番茄品种就是本地的优势品种,秋番茄也可以种这个。】

岑智明还提醒道:【孟祝哥,你的春番茄种得非常不错,除了去外面买种子和种苗之外,你也可以尝试拿这批番茄育种,效果应该不错。】

卿孟祝:【不会退化吗?】

岑智明:【一代和二代不至于,不过也不一定,概率这回事还得拼。】

岑智明发完消息之后赶紧补充一句:【我是觉得你的春番茄表现得很好,可以留种,我看本地农户会用自己留的种子种植下一代。不过我还在学,也不算专业人士,孟祝哥你要是有疑问可以找其他人问一问。】

卿孟祝知道他拿自己当朋友才会说这么一句话,因此没有把责任压在他身上的意思:【谢谢你提醒啊,我再去问问。】

岑智明:【不客气,你要是还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尽管找我。】

发完,岑智明又发了个表情包:【猫猫比心.JPG】

卿孟祝经岑智明提醒,还真上网付费咨询了位专家。

专家表示确实可以自己留种,不过购买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0-30(第9/23页)

业的种子,番茄的表现可能会更稳定。

卿孟祝几番比对,又上星际商城搜索番茄种子或番茄苗。

遗憾的是,星际商城并没有相关商品。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卿孟祝决定就用自家的春番茄留种。

他家的春番茄表现非常不错,无论挂果率还是抗病性,都比村里其他人家的番茄要好,风味尤其独特,又大又甜,番茄味非常浓郁。

可能因为他用了独家发酵肥,用这样的番茄种子,应该会种出不错的秋番茄。

打定主意后,卿孟祝特地去地里摘了一筐最大最红的番茄回来,将里面的番茄种子取出来,先风干,然后开始育种。

番茄的休眠期只需要一到两周,顺利的话,下周他就能看到番茄的芽点。

在给番茄育种的时候,卿孟祝本来想利用一下抽奖抽到的那瓣“诱导草”。

可惜那大蒜才刚刚长出一点嫩叶,完全没到可以使用的时候。

要想用上这蒜,估计起码得一个月后。

这让卿孟祝有些遗憾。

卿孟祝要种番茄,还额外去镇上约了师傅过来耕田。

这次他打算种两亩地的番茄,先种着,采摘番茄的时候要是忙不过来,再另外请工人。

番茄的管理成本比较低,就算种两亩,他也不会太忙。

最近大家没什么耕地的需求,耕田完全不用排期,师傅第二天就来了。

卿孟祝提前将发酵好的肥料倒进地里,师傅耕田的时候,可以均匀地将肥料和泥土混合起来,省却卿孟祝施底肥的时间。

耕田的师傅也算见多识广,看到卿孟祝家的发酵肥,还是忍不住啧啧称奇:“你家这是什么肥?这么松软,看起来质量很好啊。”

卿孟祝:“用鱼肉发酵出来的,加了特殊的发酵剂。”

师傅抬头看他家隔壁的菜地:“怪不得你家的菜长得那么好。”

谭文磊干活累了,跑过来休息,顺便跟他们聊天:“孟祝在种东西上面天分可高了,同样的种苗,移到他家田里就长得特别好。”

师傅:“他家这菜,产量是别人家的两倍吧?”

谭文磊摇头:“我看不止,两三倍都有。”

卿孟祝在旁边说道:“这也太夸张了,哪有?”

谭文磊:“一点都没夸张,就光你家这番茄,你这个月都卖多少钱了?快上万了吧?”

师傅吓了一跳:“这么赚钱?!”

谭文磊:“他家的番茄好吃,卖得也贵。”

卿孟祝心算了一下,确实过万了,也不好反驳,只笑。

谭文磊关注卿孟祝家的菜很久了。

等师傅耕完地离开后,他问:“你家的番茄现在怎么样了?”

卿孟祝:“差不多可以看到芽点了,明天我就开始装育苗杯。”

育苗杯里面可以填调配好的营养土,将种子放在育苗杯里面,等它长大移栽的时候,可以连里面的营养土一起移栽,那样就不会伤害植物的根系。

谭文磊:“真快,你一个人要育两亩地的番茄,忙不过来吧?请人弄?”

卿孟祝点头:“对,我跟冯姨她们说好了,还请她们三个帮忙。”

谭文磊搓搓手,脸上挂着笑:“孟祝,叔跟你商量一件事,成不?”

卿孟祝示意他说。

谭文磊:“你这秋番茄,育苗的时候帮我也育一亩呗?我到你这买。”

卿孟祝没想到他想要自家的种苗,想了想:“我家人手不够,而且装育苗杯要土,铲多了田里的土有点麻烦。文磊叔你要是不介意,可以直接拿我家的种子自己育苗,我之前准备的种子还剩了不少。”

谭文磊并不贪心,要到了他家的种子就挺高兴:“不介意,完全不介意!那等会我跟你回去拿种子?”

卿孟祝爽快道:“行!我把剩下的种子给你。”

第25章 哥,问你个事

卿孟祝请人来给番茄种子装育苗杯,土却是他自己配的。

他看参考书,番茄适合微酸性的土壤,pH值最好在6到7,土壤要肥沃、疏松、透气性好。

因此,他用田里的土加锯末,再加发酵肥,调配符合要求的土。

为了调节酸碱度,他还特地用了酸度计测试。

谭文磊看他在田里挥汗如雨地和泥,颇为不解:“你上半年种的番茄不就挺好?跟一棵棵树一样,我种了那么多年番茄,都没见过谁家的番茄苗比你家的更大。”

卿孟祝拿着铁锹忙活:“精益求精,争取更好一点。”

谭文磊:“再好得好到什么地步去?我看你家的番茄果子要再多一点,枝条都得坠倒在地。”

番茄的枝条含水量大,比较脆,果实多了,还真容易把枝条坠断,他们都要在番茄边上插根木棍扶着番茄长。

卿孟祝压根不担心这个:“不怕,结的番茄要真多到那个地步,我就搭个带横梁的架子,把番茄放到架子上长。”

卿孟祝调配好了泥土,冯凝香三人才过来装育苗杯。

装育苗杯需要弯腰,她们特地随身带了小凳子坐在地里干活。

两亩地的育苗杯,三个人装就足够了。

她们让卿孟祝去干自己的事情:“这里交给我们,保证给你装得妥妥贴贴。”

卿孟祝笑:“那我去隔壁的菜地里拔草了。”

卿孟祝种菜不用除草剂,浇水和浇肥又比较勤,地里的杂草长得飞快,甚至比菜更快。

他还专门买了除草机,每天推着除草机在地里突突地除草,要不光凭手拔,他根本拔不过来。

好在拔下来的杂草也不会浪费,鲜嫩的杂草切碎了喂给鸭子和榛鸡都是不错的选择,老的杂草直接丢到堆肥桶里堆肥。

最近堆肥的材料太多,卿孟祝还清了好几次堆肥桶,把里面的肥料全部取出来,再放新的材料进去堆肥。

清出来的肥料直接兑水浇到菜地或者辣椒地,实现正向循环。

割草的时候,隔壁池塘的鸭子闻到青草的气味,一只只扑棱着翅膀飞到堤坝上,伸长脖子朝这边看,嘴里还嘎嘎地叫着。

正在干活的冯凝香抬头看了一眼,忍不住感叹:“你看这鸭子养得真好,又肥又大,看起来都不像麻鸭了。”

卿孟祝:“鸭贩子说的是麻鸭,也不一定真就是麻鸭,可能混了别的种。”

冯凝香定睛细看:“我觉得不像,看着就是正统的麻鸭。”

卿孟祝:“那就是我养得好,两个多月了,差不多能吃了。”

他买的鸭苗就是已经满月的鸭苗,五月初买的,现在六月中,这些鸭子都快出栏了。

冯凝香心算了一下:“还真是,割早稻的时候吃将将好。”

卿雨芹听他打开了话匣子,便问:“你将鸭子养在池塘里,它们不吃莲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