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20-230(第1/15页)
第221章 这个农场和这个农场我都想看看
早上,卿孟祝去大缸里舀蒸酒过后剩下的酒糟。
这些酒糟含有酒精已经很少了,可以用来喂牛,给怀孕的母牛补补。
他们家的大米好,有滋补的功效。
卿孟祝正在舀酒糟的时候,赵和曦找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篮子红艳艳的草莓,一走近就是草莓那股甜香。
卿孟祝先闻到了味道,转头看,然后才看见赵和曦。
卿孟祝放下手里的勺子,提着草莓去边上洗干净,顺手往嘴里塞了一个大草莓,才走过来对着赵和曦说道:“今天开始卖草莓?”
赵和曦:“对,我们不是说要选优品蔬菜吗?先从草莓开始,把这些最大最红的草莓选出来,单独卖。”
卿孟祝已经吃完一个草莓了,对品尝到的草莓非常满意:“我们的草莓是好吃,比外面的好吃,你不来一个?”
赵和曦摸摸肚子:“来之前我已经吃了很多了,再吃下去恐怕就要撑到了。”
卿孟祝便将篮子拉回自己身边,又拿了个大草莓吃了起来。
赵和曦转头看了一眼:“你舀酒糟是要上山喂牛?底下怎么还有稻草?”
卿孟祝:“之前问了兽医,说不能给牛吃太多的酒糟,尤其不能给怀孕的牛吃太多,怕它们适应不了,会不舒服,我就配了些干草和发酵的竹叶,打算等会儿一起喂。”
赵和曦:“你弄得这么精心,干嘛不养猪?”
卿孟祝之前还真没想过:“养猪那么麻烦,抽不出时间精力了。”
赵和曦:“你家两座山这么大,养了猪,把猪往山上一放就行,哪里用得着出很多时间精力?”
卿孟祝:“猪也能往山上放啊?”
赵和曦:“怎么不能?附近几个黑猪养殖场,他们就是在山里养猪的,我看两座山这么大,光用来养牛和榛鸡,也用不完,你们要养猪,把猪放上去,每天喂点草和泔水就行了。”
赵和曦越说越觉得可行:“农庄和食堂那边不是每天都有泔水吗?你们都不用另外煮猪食了,晚上让人捎回来就行。山上散养的黑猪,味道应该比外面的大白猪香多了。”
卿孟祝被他最后一句话说动了:“也行,那你招个人帮忙养一下,平时就放在山上让它们自由活动,另外再设立一个喂食点。”
赵和曦:“行,过完年我安排一下。”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卿孟祝才想起来:“你这么早过来,不会只是为了给我带草莓吧?”
赵和曦:“当然不是。你们不是说过完元旦就去边疆考察新的农场吗?我想跟你们一起去。”
卿孟祝想了想:“我们两个都走了,公司里的事会不会忙不过来?”
赵和曦:“不会,到时候让迈可坐镇,我看她胆大心细,心里也很有谱,她就在这里坐镇,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给我们就行。反正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几个小时就飞回来了。”
卿孟祝没意见了:“那就听你的。”
说完,卿孟祝又说道:“先忙完元旦的事情吧,该发的钱该放的假,元旦前弄清楚。”
赵和曦:“我知道,去年那么忙都没有弄乱,今年也不会乱的。”
赵和曦的管理能力也上来了,何况还有去年的经验。
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一年的元旦果然顺顺利利地过完了,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很开心。
过完元旦假期,卿孟祝他们直飞边疆。
明春晰跟赵和曦为了这次边疆考察之行都提前加过班了,因此一上飞机就开始补眠。
卿孟祝则在飞机上再次补了一下边疆农场的资料,预演这次去考察可能遇到的问题。
卿孟祝对这次是边疆考察的态度比较谨慎,心里复盘了好几次,推演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没想到他们一落地,段宇昂就带着人在机场等着了。
段宇昂原本不在这边,知道他们要来,专门过来接待他们。
有段宇昂在,卿孟祝之前做的各种攻略完全没用上,出了机场,就顺利地前往农场了。
坐上车后,段宇昂在手里的平板递过来:“现在有好几个农场,看看你们对哪个农场比较感兴趣。”
卿孟祝也不跟他客气:“我们先去这个一百三十四公顷的农场吧,这个农场原本是国营农场?”
段宇昂:“对,后面改制,就承包给外面的公司,结果去年跟前年连续两年遇上大干旱,那个公司就解约了。”
边疆这边地广人稀,客观条件确实稍微差一点,不过租金十分便宜,土地又十分平整,可以直接实行机械化种植,卿孟祝对这点非常感兴趣。
他还没在这么大的地方种过东西,这次可以挑战一下。
卿孟祝早就查过几个农场的情况了,现在针对每个农场都能提出这个农场的特殊问题。
现在有段宇昂在这边耐心地解答,他就把想问的问题都问了个遍。
这边太大了,卿孟祝从车上看出去,可以一眼看到远处的地平线,景色跟藤城完全不同。
在藤城,他们想弄一点地,还得想尽办法租到连在一起的地,然后尽量将田埂推平,方便机械作业。
这里根本没有田埂,也没有路,入目所在,全都是可以用于耕作的土壤。
想必到时候作物种出来了,他们也可以直接将卡车开到地头,什么耕地机、收割机、播种机,通通可以直接开到地头。
一想到那个情景,卿孟祝就感觉到一阵激动。
明春晰在后面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无声安慰他。
卿孟祝抬头朝明春晰笑了笑,表示自己没事。
很快,他们就站到了结实的土地上。
这边刚下完一场大雪,雪直接埋到他们的小腿肚。
风很大,他们刚下来一会儿,整个人就被吹透了。
段宇昂对他们说道:“这边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底下全是黑土地,土壤很平整,水资源也还算丰富,缺点是有些地方有点盐碱化,风沙也比较大。”
卿孟祝踢开脚下的雪,低头观察:“底下还是有草的,植物的生命力真顽强。”
段宇昂:“夏天的时候有草,这个季节就看不到什么了。不过草也没死,等春天冰雪融化了,它们就会重新发芽开花了。”
卿孟祝用戴着墨镜的眼睛看向四周:“真好,比我想象中要好,只要有水资源,这地方就能种。”
段宇昂笑笑:“要是地方不好,我也不会叫你过来。怎么样,没有坑你们吧?”
卿孟祝:“没有,谢谢段老总,我对这个地方可太满意了。”
段宇昂爽朗道:“我就猜到了你们会满意,这边也希望你们能够进驻。你们种的土地要是足够多,这边还可以给你们免租金,甚至给你们申请补贴。”
卿孟祝:“免租金跟申请补贴都不用,只要这里的地理跟人文环境都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20-230(第2/15页)
较好,让我们能够在这边安心种植,那就够了。”
在外地种植,除了要看泥土、水源等的情况,民风之类的也很重要,要是遇到民风彪悍的地方,作物一成熟就被祸害,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段宇昂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打包票道:“有我们呢,放心吧,别的不好说,人文环境肯定差不了。”
卿孟祝笑笑:“知道,所以我们大老远地过来了。”
说了几句话,段宇昂有些好奇:“你们过来种植,想清楚了要过来种什么吗?”
卿孟祝伸手一指:“哪块地种什么我都想好了。比如前面,靠近农场边界的地方,我想种一圈黑麦草。黑麦草喜欢凉爽肥沃的地方,在外面种一圈刚好可以保持水土抗风沙。”
他们可是有“优品”黑麦草的种子,足以应付这里的环境。
段宇昂点点头:“还有呢?”
卿孟祝兴致勃勃地说道:“北边那块可以种上几十亩洋葱虾夷葱,边上种胡萝卜。”
段宇昂:“我们这里的胡萝卜不错,比别的地方的胡萝卜甜。”
卿孟祝笑笑:“我知道,这里的胡萝卜跟番茄都不错,我还打算种番茄。番茄苗我都已经育好了,等春天就可以拿过来种。”
卿孟祝继续指其他地方:“我们的草莓也不错,我看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应该比较适合种草莓。到时候我们也把种子拿过来种,虽然没办法将鲜草莓运到藤城,但是可以做成冻干或者草莓干、草莓酱。”
赵和曦:“那就要一年一种了。”
卿孟祝:“草莓的品质好,一年一种也没关系。”
天气太冷了,他们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就有点受不了,又回到车上坐着取暖去了。
卿孟祝在上车前想,天气那么冷,病菌害虫大部分应该也会被冻死,这也是个优点,可以省掉大量的农药了。
卿孟祝对这地方很满意,在暖和过来之前,他从带来的资料里面抽出一份,对段宇昂说道:“我还想去这个农场看看。”
段宇昂看了一眼那个占地一百七十八公顷的农场:“这个农场比较大,是吧?”
卿孟祝摇头:“也不完全是。这个农场有一边有很多河流和沼泽,我想去看看能不能种水稻。”
卿孟祝的眼睛很亮:“我们的水稻也种得不错,可以考虑专门找一个农场种水稻。”
除了种水稻,还有大豆。
这两个都是他新的一年想种植的作物。
他们在藤城租的田太少,想种大豆还要种到山上去,这里地方这么大,足够他发挥,他得好好利用一下。
新的一年,他肯定能种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争取早日提升种植等级。
第222章 我们的农庄可以开个分店
卿孟祝他们决定将那个一百三十四公顷和那个一百七十八公顷的农场租下来。
边疆这边的农场和内地的农场略有不同,要租农场需要办的手续也不同。
幸好有段宇昂在,卿孟祝他们的手续办得很顺利。
因为两个农场都是国有农场的关系,他们租农场按顶格的年限租了下来,都是五十年。
现在冰天雪地的也不好做什么,等开春了他们就能让工程队过来,先把灌溉设施铺上,仓库及居住的房屋建上,然后就可以开始准备种植了。
卿孟祝心里十分兴奋,这两天睡眠的时间很少,一直在规划农场的建设和耕种。
回到藤城,卿孟祝第一时间就找黎跋他们开会,让准备大量的种子。
这些种子要提前制备,等待春天使用。
一月了,虽然现在是一年当中天气最冷的时候,但是也是快要到触底反弹的时候。
月底就会立春,立春后,天气迅速转暖,各种作物都可以种下去。
为了不耽误春耕,在这个时候他们就要深翻土地,埋下底肥,等待种植。
此外,用了一年的各种设施也要修整。
田埂要培土,沟渠要清淤,道路要修补,农田中的监控系统和气象监测系统等也要检修。
他们需要忙的事情很多,并不是请人就能解决。
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卿孟祝某天发现他家地里的萝卜熟到了最佳程度,现在里面的水分最足,最为脆甜,得赶紧拔了。
再不拔,等它们多长几天,它们就会开花,肉质也变得干絮绵软,完全没法吃。
于是,卿孟祝请人拔萝卜。
他们拔萝卜的时候挑了个大晴天,拔萝卜的工人攥着萝卜那茂盛的叶子,轻轻一拔,沉甸甸的大萝卜就从松软的泥土中跑出来了。
拔好的萝卜整整齐齐地放在田垄上,绿的叶子,白的萝卜,就这么摆成一排,像胖乎乎的萝卜宝宝躺在泥土上排成队晒太阳。
得到消息的周晏赶过来,拿起萝卜仔细查看,而后对卿孟祝说道:“这批萝卜比上一批好。”
卿孟祝微抬下巴:“那是,我们的种植技术提高了,肥料的品质也提高了,连萝卜种子都是用我们自己留的种子,怎么可能不好?”
今年这批萝卜的品质已经是“良品+”了,距离“精品-”也就是百分之七十六的距离,对于萝卜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周晏提起一个萝卜,在手里掂了掂:“今年这些萝卜要用来做菜脯吗?”
卿孟祝:“看你,你想做菜脯就做菜脯,不想做的话,拿来炖汤做菜也没关系,实在不行我让和曦他们挂到网店上卖一部分。”
今年的萝卜比较高产,估计亩产能到四千斤,五亩多地,收个两万斤非常轻松。
这么多萝卜,周晏那边应该用不完,卿孟祝也没打算真挂到网上卖。
“良品+”的萝卜,星际商城给的价格为13星币一斤,卖给星际商城才最赚,挂到网上,也就是掩饰一下。
周晏放下忙碌的工作,特地赶过来,本来就是为了萝卜,听到他这么说,立刻说道:“做,等明天或者后天我带人过来,我们把今年的菜脯做了。”
卿孟祝:“你要多少,今年的萝卜比较多,可以分你那边两万斤左右。”
周晏:“那就两万斤,正好我们有地窖可以储存菜脯,多做一点也没关系。”
周晏说干就干,很快亲自找了人过来做菜脯。
他们的菜脯要带皮,制作的时候,先拿到河里洗干净表面的泥土,然后再拿到卿孟祝家,用井水二次清洗。
洗过萝卜的井水卿孟祝也不会浪费,等下午,他会运到田里浇菜。
等所有萝卜洗干净,清掉表面的根须,晾干水分,就可以切了。
周晏他们将菜刀磨得雪亮,菜刀一碰到饱满的萝卜,萝卜就因声而裂。
裂开的萝卜水分十足,脆甜多汁,空气中都是萝卜的清香气。
他们将萝卜切成粗粗的长条,而后放到冬日的橙黄的阳光下晾晒,等它们饱吸阳光和北风,将水分丢掉小半,再拿去抹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20-230(第3/15页)
粗盐发酵,等待再次晾晒。
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萝卜会慢慢变成乌黑芳香的菜脯,而后就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了。
现在,他们还在进行第一步。
大家搬了小板凳坐在晒场上,一刀刀慢慢切着萝卜,并在萝卜的清香气中闲聊。
话题聊到农庄,周晏透露了一个消息:“我有一个朋友,他在藤城的中心商务区的一家高端餐饮店做主厨,现在那家店可能要倒闭了。”
卿孟祝:“要倒闭了?他们主营什么?”
周晏:“人均五千的东洋菜,以前还好,这两年生意不景气,一直在亏本,他们老板就想关店。”
卿孟祝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了,闻言感慨道:“中心商务区,人均五千的店,那亏起来亏得还挺狠的。”
周晏:“对,他们老板现在正在圈内找下家,我想去看看。要是合适的话,可能我们可以开个分店。”
他们农庄现在确实达到了开分店的要求。
他们农庄从开业以来生意就挺好的。
当时,以他们店的规模和藤城本地餐饮业的情况,他们的日销售额能达到三万就算合格,达到六万已经称得上优秀,然而他们一开业,日营业额就没有低于十万的时候,碰上节假日,日营业额甚至能飙到二十万。
经过这大半年来的发展,他们的日营业额直接做到了三十万,多的时候甚至能超过四十万,纯利润也有一二十万。
最近一个月,他们农庄的日净利润平均为十七万三千多块,哪怕有元旦假日的加成,他们的利润也称得上高。
以他们这个营收,他们完全有能力将分店开到中心商务区去。
周晏看卿孟祝陷入沉思的表情,在旁边说道:“我去他们店看过,他们的装修挺好的,要是我们接手,我们只需要改一下软装,不用怎么花钱,可以省一大笔装修费。”
卿孟祝点头,他们接手农庄的时候也省了一大笔装修费。
周晏:“他们那店的位置也不错,周围都是大公司,有钱人多,舍得花钱吃饭的有钱人更多。”
卿孟祝好奇:“那他们怎么开始亏钱了?”
周晏:“为了节省成本,以次充好?有些食材,只要稍微差一点,舌头灵敏的人就吃得出来。吃得出来的人稍微一多,店的名声就坏了,就很难再起来了。”
这个倒是真的,很多人完全不懂厨艺,但是能品尝得出来食材不同层次的鲜味和口感,换食材确实是大忌。
卿孟祝想了想:“如果开分店的话,你们那边的人手够吗?”
周晏:“够,把我们现在这套班子分成两套,然后再招一些人就够了。现在想入职我们农庄的人还挺多,招人方面不存在困难。”
卿孟祝当机立断:“那我们抽空去考察一下。”
等做完菜脯,周晏就带着卿孟祝跟明春晰去考察分店。
卿孟祝原本对中心商务区这边不熟,等车开到那个方向,他一下就反应过来,用手肘碰了一下明春晰:“这不是你之前那个公司附近吗?”
明春晰点头:“就是在附近。”
卿孟祝小声:“那我们是不是看到过那家高端餐厅?好像有一次我们去看电影的时候,经过了那家?”
都在车里,周晏将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顺嘴问道:“那你们尝过他家的菜吗?”
卿孟祝摇头:“当时我们虽然不缺钱,但人均五千的餐费不符合我个人的消费习惯。”
周晏笑:“也不符合我的消费习惯。”
他们很快就到了地方,那家餐厅的名字叫“飞白”,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商务区里面,他们家餐厅的面积足足有一千三百多平方米,装修得非常漂亮,金碧辉煌到一般人根本不会踏进来。
卿孟祝跟着“飞白”的人进去一看,就觉得,这家餐厅想不亏钱实在太难了。
装修得这么好,价格这么贵,还在食材上省钱,它不亏谁亏?
又走了几步,卿孟祝忽然想起来,他好像还跟这家餐厅打过交道。
去年他们的辣椒名气越来越大,这家餐厅好像找过他家合作,想让他们长期供应辣椒。
他当时给的报价好像是一千二百块一斤,长期合作也没有优惠,后面这家餐厅就没再合作了。
家里的辣椒不愁卖,他后面也没再关注,没想到现在有再次打交道的一天。
卿孟祝走在金碧辉煌的餐厅内部,心里有些唏嘘。
旁边的明春晰感觉到了什么,伸手握住他的手。
卿孟祝抬头笑笑,示意自己没事。
明春晰便趁人不注意,微微侧头,用脸颊贴了贴他的脑袋,很快又转回去。
卿孟祝的笑容更大了,坏心情全都消失不见,转而仔细看这个餐厅。
他们得看看这个餐厅究竟值不值得接手。
第223章 全球餐厅TOP100
三人参观完餐厅,回到卿孟祝家讨论。
周晏喝着茶,问:“那家飞白餐厅,你们感觉怎么样?”
卿孟祝:“我觉得可以租下来试试,他们要的租金不高,万一不行,我们转租出去也不会亏多少。”
明春晰握着卿孟祝的手:“我同意。”
周晏猜到他们会同意,此时也不由露出一个笑容:“那我就去跟他们谈价了。”
卿孟祝点头:“好,辛苦了。”
周晏:“没事,我喜欢这个。”
周晏喝完茶,穿好大衣,顶着北风回农庄去了。
今天晚上还有工作要做,他得明天再谈。
农庄要开分店是大事,作为老板之一,卿孟祝全程都不可能缺席。
他跟周晏除了在线上沟通之外,线下的沟通也不能少。
过了两天,周晏说租下那家餐厅的事谈得差不多了,卿孟祝就打算抽空去农庄,找周晏问问。
他开车到农庄外面,外面的公共车位已经停满了车,附近的停车场居然也停满了。
可能因为他们上新了排骨莲藕汤、卤鹅等几道新菜,过来尝新的食客比较多。
卿孟祝这么想着,不得不绕到远一点的地方找了个车位停车,然后步行将近一公里来到农庄。
他们的农庄够大,院子也够大,来吃饭的人要是很多,赵麟灵就会让人引导客人到院子里等。
院子里有椅子有桌子,乍一看跟户外咖啡厅一样,他们这里确实也提供免费的咖啡、茶水和茶点,因此大多数等位的客人都对排队接受良好。
他们也有控制排队的客人的数量,一般不会让排队的客人等很久。
今天卿孟祝过来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在外面等位。
卿孟祝看了一眼,看大多数人都坐着喝茶聊天,看起来气氛很不错,就没在管了。
唯一让他意外的是,今天来的老外比较多,好几桌都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20-230(第4/15页)
着戴了墨镜的老外。
不知道是不是在哪个自媒体上刷到了他们的农庄,特地过来品尝菜肴。
现在正是农庄用餐的高峰期,卿孟祝去厨房里看了一下,整个厨师团队都在争分夺秒地出餐,并没有空招待他。
现在是冬天,哪怕餐厅里有空调,并不冷,冬天出餐的要求也比夏天要高一些。
这个季节,他们需要厨房团队和服务团队的配合度更好,出餐速度更快,这样,送到客人面前的餐食才能滚烫,吃起来的口感和味道才好。
卿孟祝看他们实在没空,便没有过来打扰他们,而是回到外面的园子,打算找个地方坐一坐,喝点茶。
没想到他刚一出去,就听见外面有一阵激动的叫声,喊的好像是人名,场面搞得跟追星一样,好多客人都转头去看。
卿孟祝跟服务员同时过去查看情况。
引起喧哗的那几个年轻人有点不好意思,对卿孟祝和服务员说道:“我们认错人了。”
卿孟祝看看年轻人们,又看看被他们打扰到的老外们。
老外们倒挺友好,对卿孟祝跟服务员说道:“没关系,让我们聊就好。”
年轻人们听老外们这么说,都快变成星星眼了。
卿孟祝跟服务员调停了几句,请他们不要打扰别的顾客用餐,又送了他们新的茶点,就离开了。
卿孟祝原本还想在园子里坐一坐,现在有这么一茬事,坐在这里好像监视顾客一样,他只好离开,去厨房找了个位置待着。
刚好周晏百忙之中抽空给他做了一份菜脯炒饭,他就在一旁吃炒饭去了。
他们农庄的人流量很大,每天发生的事情也很多,卿孟祝压根没将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
吃完炒饭,等周晏稍微闲下来的时候,两人找了个地方讨论分店的事情。
飞白餐厅的老板急于把餐厅租出去,还是很好说话,他们谈得比较顺利,要是没有意外,过完农历年,他们的分店就可以试营业了。
卿孟祝感觉挺好,正好他们新的一年会种更多的食材,产出更多的蔬菜水果,甚至肉类,开家分店,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来回忙了一天,傍晚,卿孟祝总算把这一天的事情忙完了。
明春晰还没回来,他们没那么快吃晚饭,卿孟祝便在院子里刷手机,顺便等明春晰。
明春晰一回来,就看见他躺在躺椅上玩手机。
护法和护卫还将脑袋搁在他腿上,他一只手轮流摸两只狗子的脑袋,有一搭没一搭的,玩手机玩得非常专注。
明春晰走过去,用温暖干燥的手摸了他的脸颊一下:“看什么?看得这么专注。”
卿孟祝抬起头,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我好像错过了一个大瓜。”
明春晰露出不解的神情,坐在旁边示意他继续说:“什么瓜?”
卿孟祝:“跟我们农庄有关的,你看这个视频。”
卿孟祝播放了一个视频。
视频很明显在他们农庄的院子拍的。
刚开始时,拍视频的人只是拍桌子上放着的茶水和茶点。紧接着,有人碰了拍视频的人的胳膊一下。那人抬头看过去,然后很快发出了尖叫。
拍视频的人将手机抬起来,声音里满是兴奋:“阿尔弗雷多!我边上的是阿尔弗雷多老先生!”
入镜的褐发老外露出了友善的笑容:“你好。”
拍视频的人立刻换了外语:“阿尔弗雷多先生,你好,我以前去塞尼加利亚的时候去过你们的餐厅,你们改良的羊肚菌奶油炖鸡非常好吃,我至今难忘。”
明春晰看到这里,问道:“有外国厨师过来我们农庄交流?”
卿孟祝摊手:“没有,起码我在的时候他们没有跟我们交流。我刚刚问过周哥了,他在后厨也不知道有人过来交流的事情。”
明春晰:“那就是外国厨师以私人身份过来打卡?”
卿孟祝点击暂停:“恐怕不是。你看边上的这位,她叫萨曼莎·卡特,还挺有名的。还有这个安托瓦,他是个法餐厨师,除了是个小有名气的厨师外,还是个美食评论者。”
明春晰察觉出里面的不同寻常了:“这么多厨师结伴而来,他们有什么别的身份吗?”
卿孟祝:“有,他们都是今年的‘全球餐厅TOP100’的评选官,看,官网上有他们的名字和照片。”
卿孟祝打开另一个网站,给明春晰看他搜到的内容:“我怀疑我们农庄进入了‘全球餐厅TOP100’的评选名单。”
明春晰仔细看了一下:“好事。”
卿孟祝:“要是评上了,肯定是好事,没评上,估计就有人要看乐子了。”
明春晰摸摸卿孟祝的脑袋,淡定地说道:“那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农庄甚至没开满一周年。”
卿孟祝重新躺了回去:“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倒也是。”
周晏圈内的人脉很广,没两天,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农庄在“全球餐厅TOP100”的评选名单上,周晏自己也知道。
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被选上的希望不大。
“全球餐厅TOP100”差不多是全球最权威的评选之一,要求非常高,从餐厅环境、餐厅氛围、餐厅服务到菜品风味、菜品技巧、菜品创意及食材品质等,都会打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评选以来,这个奖项还没有给哪家农庄颁过奖。
卿孟祝有点担心他会觉得压力大,特地搬出明春晰的话安慰他:“我们的农庄才开不久,在业内还没什么名气,管理方面也没有很强的经验,评不上也正常。”
周晏笑道:“我知道,我们能上这个名单,就已经是胜利了。国内大大小小这么多家餐厅,目前也就四家在他们的名单上。”
卿孟祝:“我也看到了。等明年,我们再修整一下农庄,提升一下团队管理和服务的水平,说不定就有希望得奖了。”
周晏:“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都没对能得奖抱什么希望,还给彼此打气了一番。
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星期,就在周晏忙碌着准备签约分店的时候,他们收到了评选机构的邀请。
评选机构专门寄了纸质版的邀请函来,邀请他们到N国领奖,同时官网上也公布了这次的入围餐厅,他们的农庄就在上面。
卿孟祝特地看了两遍,“祝晰”这个名字,全世界范围内,重名的可能性都不大。
周晏都觉得不可思议,特地拿着邀请函来找卿孟祝跟明春晰:“你们帮我看看是不是假的?”
卿孟祝笑道:“名单一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上官网看了,我们的农庄确实在名单上面,官网没被黑客篡改过。”
明春晰在旁边点了点头表示卿孟祝所言非虚。
赵和曦笑道:“周哥,我们自信点,你看看上面的推荐语,明显就是我们农庄嘛。”
“全球餐厅TOP100”的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农场TOP1》 220-230(第5/15页)
网给每一个入围的餐厅都制作了专门的页面,上面有匿名评选者给出的评价。
他们农庄的评价语有好几大段,都是热烈的夸赞。
【竹笋、莲藕、大虾、酒酿、番茄、辣椒、榛鸡、大鹅、菜脯、陈皮……这些很普通,甚至很平凡的食材,在厨师的手下绽放了特别的光彩。没有炫技,没有夸耀,它们就在那里,填满每一个美食爱好者的胃和心灵。】
【我知道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创新,碳水、脂肪、酱料,反差、层次、碰撞,口感、味道、香气,我们越做越精致,越做越科学,做出来的食物尝起来很好吃,吃下去之后胃部也很满足,可是吃下去之后总觉得差了点什么。面对一道新菜,哪怕没有吃,我大概都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祝晰农庄的菜则不是这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它,它好像来自旧时代,又好像来自新时代,它是新旧时代的串联,除了味道,还有感情在里面。你一口吃下去,你就知道,是的,就是这个东西,你的祖辈在吃,你的孩子可能也在吃。它有传承,也有灵魂,而不是炫技。】
【这家餐厅的菜肴都是来自于农家的菜肴,它们是最朴素的食材与最华丽的味道的碰撞。它似乎能来自每一个家庭,却只有在专业厨师的操作下才能碰撞出的美味。我最喜欢他们的代表菜品酸笋榛鸡汤,榛鸡与酸笋的组合,灵感不仅来自民间,也来自文学作品,像是现实与梦幻的结合。】
周晏看着一条条夸赞:“夸得我脸都红了。”
卿孟祝拍拍他的肩膀:“不要脸红,这是周哥你应得的赞美。”
赵和曦挤了挤眼睛:“所以,上面夸得那么真诚热烈,怎么可能是假的嘛?周哥你就准备好带人领奖去吧。”
第224章 茶树长出了新的叶子
一月中旬,周晏带着团队去N国领奖。
N国处于南半球,此时正是夏季。
周晏跟卿孟祝他们视频,卿孟祝能看到晴朗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彩色的房屋还有干燥的平原。
周晏激动的声音从那边传来:“孟祝,春晰,评审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农庄在全球排第97,在国内排第6,晚上有正式的颁奖和晚宴。”
这个结果比卿孟祝想象中的要好一些:“好厉害!”
周晏:“我也觉得,主办方能给我们这个排名,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以为我们会是第98,第99,甚至是第100名,没想到是第97!而且我们确实是唯一的农庄,其他的都是高级餐厅,西餐厅居多。”
周晏说到这里,赵和曦从卿孟祝他们后面挤进镜头里:“周哥,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爽?以前我们的水稻得奖的时候,我就特别爽。”
周晏爽朗地承认:“打败一众老牌的高级餐厅得到这个奖,确实特别爽。”
卿孟祝:“这才是开始,以后我们的农庄排名会越来越高的。”
赵和曦:“就是,我们现在就是缺了点名气。我们的食材和周哥你的手艺都没话说。”
说着,赵和曦又笑嘻嘻地补充道:“周哥你的创新能力也没话说,另外你还那么年轻,少说可以称霸三四十年。”
明春晰也道:“周哥,这只是你的起点。”
周晏隔着镜头看他们挤在一起,像一群狐獴一样,心中一热,点头道:“我会带领团队继续加油!”
周晏跑到南半球领奖去了,卿孟祝他们继续忙种植的事情。
春天了,该育的苗得抓紧时间育了,该调理的土壤也得抓紧时间调理了。
今年他们依旧用紫云英当绿肥,种在空着的土地上。
卿孟祝还试着种了一茬团芸薹,效果也不错,不过得团芸薹结籽了,将团芸薹和种过团芸薹的土壤一起送去研究,看到具体的数据,才能判断团芸薹的真正效果。
今年比较特殊的是,他们种的作物,大部分种子都来源之前留的种。
辣椒、番茄、茄子、冬瓜、南瓜、丝瓜……这些种子送去黎跋他们那里清洗检测消毒包衣之后,再拿回来放到育苗盘里育种。
因为他们精心挑选处理过的关系,种子的质量要比这外面买的好一些。
毕竟外面的种子也就几块、十几块一包,成本在那里,肯定比不上他们花了大量金钱和精力处理出来的种子。
卿孟祝家的种子好,别的不好说,育苗的人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