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李飞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看‘战报’。
当年那场大战,虽然最终的胜利者是大蓝朝,但过程却显得非常屈辱。
对一个雄霸东大陆五百多年的帝国来说,被人一路摧枯拉朽地打到了京城,实在太过耻辱!
而当年那一战之所以前期输得那么快,那么惨,绝不仅仅是因为西洋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蓝朝对西大陆的高科技武器没有防备。
还有一个很更重要的原因是大蓝朝本身的腐朽!
李飞在‘战报’中看到的记录,从西海岸线一路至蓝凌城下,中间有五个行省,几十座大城。
结果面对西洋联军的兵锋,不战而逃,甚至直接开城投降的城市超过了一半!
承平数百年,王公贵族,地方官员,多是贪生怕死之徒。
各地的城卫军,督查院,有大半都在吃空饷,缺乏训练,战力不行,军心更不行。
讽刺的是,在西洋联军前行的这一路上,真正对他们造成较大伤害的反而是各地的江湖人士,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
这些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利益,反而爆发出了比官府更强的斗志!
但没有统一的指挥,这些地方势力就是一盘散沙,终究没法对西洋联军造成真正的阻碍。
当西洋联军打下一省之地后,朝廷就打算紧急调动镇守在西南边境的‘赤麟军’。
大蓝朝一共有四支万人规模的御营军,除了镇守京都的天蓝铁骑,在东境,西境和北境还分别各有一支万人以上的御营军。
赤麟军是其中之一,负责镇守南境,威慑两大漠国。
结果就在朝廷打算调动赤麟军连同一部分南境边军北上时,南边荒漠里的两大漠国同时出兵了!
这种情况下,赤麟军和南境边军都不敢妄动,而其他两处边军又距离太远。
在没有火车和汽车的情况下,朝廷的调兵速度是很慢的,远远没法和西洋联军的行军速度相比。
所以朝廷只能临时组织当地的人手,同时派禁军前去阻敌。
这个时候,大蓝朝对西洋联军的战力仍然还是低估的。
只看到了联军使用的那些高科技武器,而没有发现联军内一直隐藏着没有出手的那些强者。
在西洋联军又轻易打穿一个行省后,朝廷组织的大军也抵达了前线
从五个行省临时抽调的城卫军,还有各地督查院,止戈院和正法院的人,共计六万多人。
还有被西洋联军打穿的两个行省的溃兵和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加起来两万多人。
最重要的是五个行省的御营军也集中了起来,共计7000多名御营军!
当然了,这些御营军最多只能组成千人军阵,再往上,需要用到的煞器品级就不一样了,且对自身实力和配合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大蓝朝只有四只万人级的御营军,可以向下拆分成五千人,三千人和千人军阵。
但各地的御营军最多只能组成千人级的军阵。
但即便是千人级的军阵,也足以匹敌大宗师!
7000多名御营军,可以组成7个千人级军阵,等同于有7名大宗师压阵!
除此之外,还有从蓝凌城调出的十万禁军,领军的两位禁军大统领都是大宗师。
止戈阁派出了两位副阁主,也是大宗师。
正法阁派出了两位副阁主,顶级真人修为。
往下还有止戈阁和正法阁的几十名阁员,禁军中拥有武道大师修为的统领等等强者。
一支接近二十万人的大军,强者如云,对上了十五万西洋联军!
这是两边第一次大规模交锋。
也正是这一战,彻底让大蓝朝意识到——冷兵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开阔地形下,只要敌军的大炮一响,来一次饱和轰炸,普通士兵就基本士气全无,开始溃逃。
兵法中的任何阵法,战法,在这样的火炮面前都没用!
至于大蓝朝最引以为傲的铁骑冲锋,面对敌人的重机枪和排枪战术,也同样损失惨重。
能对西洋联军造成威胁的只有两样东西——修行者和御营军。
其中以御营军为最!
和个体强者相比,御营军欠缺灵活性,且死一个就少一个,煞器损坏了也很难修补,持久战的能力不如个体强者。
但要论在大规模战场上一锤定音,左右战局的能力,御营军绝对冠绝天下!
组成千人军阵的御营军一旦发起冲锋,速度比奔马还快,大炮难以命中,子弹又攻不破外围的煞气。
当御营军杀入敌军阵列中,自然就是一场屠杀!
但御营军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人数。
一旦人数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没法继续维持对应级别的军阵,煞气的威力将大幅度降低。
这让李飞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初正面硬撼御营军的那一战。
当时他对战五十多名御营军,确实是越打到后面,御营军的战力越低。
在他手中这本书册的记录中,千人级的军阵需要至少一千名御营军才能启动。
在启动之后,维持军阵的御营军人数一旦损失超过两成,军阵将无法维持。
也就是说,千人级的军阵,人数一旦低于800人,军阵就没法维持了,只能缩减为500人,300人或者100人的军阵,战力不断降低。
这种情况下,参战的七只御营军在初期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但随着西洋联军中的超凡者陆续出手,御营军的伤亡也开始不断增加。当人数低于800人后,七只御营军的战力骤减。
最大的优势一去,大蓝朝这支大军就注定了败局!
李飞手中这本书册中记载了当年那支西洋联军中强者的数量
侯爵级强者八十多人。
公爵级强者十二人。
亲王级强者三人。
当初大蓝朝并不了解西大陆的亲王级强者,以为和大宗师战力相当。
真正交手后才发现西大陆的亲王级强者竟然比巅峰大宗师还要强出一档!
顶尖强者层面的战斗落入下风,底层士兵的战斗同样落入下风,所以大蓝朝这二十万大军最终的结局是溃败!
禁军两位大统领全部战死,止戈阁一位副阁主同样战死。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名阁员战死,7000多名御营军,最终逃出来的不到三分之一!
从战后的统计来看,大蓝朝这边的伤亡人数接近七万人,而西洋联军的伤亡人数不到两万人。
如果没有御营军的冲阵,西洋联军的伤亡人数会更少,战损比会更加耻辱!
这一战的结果震动朝野!
剩下三个行省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心,接下来西洋联军一路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地打穿三个行省,一路杀到蓝凌城下。
此时西洋联军的人数还剩下十二万人,且准备动用一直都没有用过的轰炸机!
接下来的这一战,很多书籍资料上都有记载
‘军神’闻人正亲自领兵,率领一万天蓝铁骑迎战十二万西洋联军。
一战而胜,将十二万联军彻底击溃!
李飞手中这本书上则有更详细的战斗记录
就如东大陆不了解西大陆,西大陆虽然事先派人详细摸查过大蓝朝的情况,但对东大陆的巅顶强者以及最强的万人级军阵依然不够了解。
他们以为东大陆的巅顶强者和他们亲王级强者处于同一水平,而真正隶属于大蓝朝的巅顶强者只有三人,所以联军中也只有三位亲王。
他们以为只要有轰炸机高空投掷炸弹,即便是万人级的御营军也只能是炮灰。
结果开战后,闻人正一人迎战三位亲王,当场斩杀一个,重伤一个!
万人级的军阵,煞气一冲,甚至能直达万米高空之上!
飞机一架架跌落,强者被斩杀,阵列被冲散。
眼看败局将现,西洋联军狗急跳墙,选择用飞机直接去轰炸蓝凌城,企图逼闻人正回防。
结果国师云恕率一众正法阁的真人御空飞行,将前来袭击的飞机全部解决掉。
至此,西洋联军彻底溃败。
来时是十六万大军,最终活着回到西大陆的不到三万人,且出征的超凡者更是死伤大半!
手中的书页翻到最后一页,李飞缓缓合上这本书,有些心潮澎湃。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是军机处一等机密了,因为这里面记载的很多资料都非常关键。
将手中的书册放到一边,李飞拿起木盒里别的书册。
这些书册里记载的是当年一起起更加详细的战例,比如某城某地的攻防战,突击战等等。
让李飞感兴趣的是其中记载的一些武道强者被围杀的战例。
比如一名道基期武者偷偷潜入西洋联军的军营中,企图刺杀指挥官,在被发现后,最终被围杀而死。
这一战中,西洋联军这边并没有伯爵级的强者能够正面和这名道基期武者抗衡,就是凭借一群普通士兵和一众低级别的超凡者将其围杀。
道基期武者还没有彻底构筑道基,若是没有特殊的核心级超凡能力,没法直接从外界吸纳天地元气补充先天一炁,续战能力会很一般。
在劲力消耗殆尽后,一发子弹就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李飞发现西大陆那边似乎很擅长利用枪械和超凡者配合,去围杀更高级别的超凡者。
在这些武道强者被围杀的战例中,那些手持枪械的普通士兵同样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一旦武道强者的移动被稍微限制住,周围的普通士兵就会抓住机会开枪。
近距离的一发步枪子弹,哪怕打不穿道基期武者的护体劲力,也能对其造成一定的消耗。
除此之外,西洋联军中还有一些超凡者是专门练习枪械的,他们的超凡能力配合枪械,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用多名低等级的超凡者正面牵制住对手,给周围的枪手制造机会,不断开枪消耗,最终磨死一名强者。
这就是西洋联军对付武道大师以下的武者所采取的主要战法。
至于武道大师,大宗师,自然有更强的超凡者去匹敌。
李飞通过这些具体的战例,发现西洋联军的战法思路很清晰,就是从下至上,层层累计优势
枪械加大炮足以击溃普通士兵,从而让自家的普通士兵可以配合低等级的超凡者去围杀道基期及以下的武者。
这样一来,伯爵级的超凡者就可以腾出手,配合侯爵级的超凡者去围杀武道大师。
再往上,一些侯爵级的超凡者也可以腾出手,配合公爵级的超凡者去围杀大宗师。
比起大蓝朝一直以来传统的‘兵对兵,将对将’的战争思路。
西大陆这种通过底层士兵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去影响顶层强者之间的战斗,算是给东大陆上了一课!
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年那一战之后,叶择安一定要推动‘明新变法’。
只有底层的士兵能够牵制住西大陆的士兵,大蓝朝才能充分发挥强者层面的优势。
李飞将所有的战例都看了一遍,最大的感受就是
这个世间没有真正无敌的人。
再厉害的强者,只要力量会被消耗掉,会受伤、会流血,就一定存在‘蚁多咬死象’的可能!
即便是巅顶强者,也依然可以被围杀而死。
五千人的军阵就能勉强和巅顶强者抗衡,一万人的军阵足以威胁到巅顶强者的生命!
大蓝朝的太祖皇帝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就发生过一起战例
一万二千多名御营军围杀一名武圣!
那名武圣选择死战不退,最终杀了五千多名御营军,自己也被耗到了极限,被一名大宗师抓住机会斩下了头颅!
“所以是想告诉我,个体的力量再强也是有极限的,真正伟大的是国家的体制和集体的力量?”
李飞看完手中的战例后,心中暗自揣摩皇帝的用意。
如果没有云恕出手守住蓝凌城,没有一万名天蓝铁骑冲阵,只靠闻人正一人,也没法打退西洋联军。
“当一个武夫,不如融入体制内,当将军,当元帅?”
皇帝最后提到‘靖安天下’,李飞能明白其中的用意。
当初太子也曾对他和明弃提起过真正的一统天下,是统一东大陆和西大陆!
如今看起来,即便清虚真君谋反导致国力和国运受损,皇帝也依然没有放弃对西大陆的图谋。
所以皇帝的另外一层用意,李飞也大致猜到了
即便有些势力做了出格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可以忍受的。
一切为了大局!
再联想到那晚和首辅叶择安的对话,很多事情就很明了了。
李飞在大殿内静坐了片刻,最终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他将所有的资料重新放入木盒中,然后拿起木盒起身朝大殿外走去。
走到门口时,冯诚迎了上来
“靖安侯看完了?”
“看完了。”
李飞将手中的木盒交给冯诚,“陛下可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了,靖安侯可以随时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