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忍将夙愿,付与东流?(1 / 2)

第419章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御驾亲征的陛下忽然回宫,立刻在长安掀起了不小的议论。

任用奸佞,谋害忠良,昏庸无道,怠政懒政……,之前百姓对他的评价并不好,如果要评选一位大夏有史以来最昏庸的君王,恐怕绝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是当今陛下。

但人们对他的一切看法,都随着他击杀魏国皇帝,覆灭魏国,御驾亲征,亲自带领大夏将士攻城略地,将大夏版图扩张到极致而改变。

如今,大夏所有百姓,每天都在盼望着陛下能带兵吞并楚国,消灭齐国,将大夏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却忽然回宫了,让人百思不解。

更令人不解的,还在后面。

多年以来,陛下身居宫中,几乎不管国事。

然而,此次回宫的第二天,他便给三省下了一道圣旨,命攻打楚国的大军原地扎营,按兵不动,同时,命已经攻占齐国小半国土的右相等人,暂时放弃攻齐,转而向赵国方向行进。

这道圣旨,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虽然赵国和大夏是几百年的友邦,但国家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大夏想要一统天下,不可能独留赵国,迟早要将兵锋转向他们。

只是,齐国和楚国尚未拿下,陛下就对赵国动了心思,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况且,这样一来,大夏将三线受敌,很难想象,陛下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左相和兵部几位官员进宫面见陛下,试图劝他收回成命,但却连陛下的面都没有见到,随后不久,陛下的第二道圣旨就传了下来。

自此以后,明镜司之事,将直接向他汇报。

明镜司本来就是只对陛下负责的,这道圣旨,看似没什么意义,但一些嗅觉敏锐的朝臣已经察觉到,朝廷,似乎要变天了。

陛下不可能没来由的下这么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更深一层的寓意是,大理寺卿李玄靖,已经不再执掌明镜司。

一个大理寺卿,是不可能让几大世家,满殿朝臣忌惮的。

李玄靖能在朝中叱咤这么多年,一靠手中的明镜司,二靠陛下的袒护,如今,明镜司已失,意味着皇恩也离他远去。

而失去了这两样东西,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当然,说他是普通人,还是有些勉强的,毕竟,普通人可没有一位法家半圣的儿子。

不过,法家半圣,听着厉害,但在如今的陛还不够看。

虽然不知道大理寺卿为何失宠,但他的失宠,毫无疑问意味着,淳王已经离皇位越来越远。

淳王府中。

因为淳王醉心厨艺,从来不主动和其他的皇子争些什么,王府之内,也不招谋士,想要给淳王出谋划策的谋士,须得先练就一手不凡的厨艺,才能入他的眼。

这些谋士的政治嗅觉,自然异于常人。

在大理寺卿失宠之后,他们就没有留在淳王府的必要了,淳王和恭王之中,很明显,恭王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淳王府内,为数不多的假装成厨子的谋士,已经迫不及待的赶到了恭王府。

恭王府管家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我恭王府,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当初不见他们,如今大势已成,才跑到王府来要好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被谋士团队拒绝,这些人也不气馁,纷纷开口。

“我们不是来应聘谋士的,我们是想问一问,恭王府招不招厨子”

“对对对,我等厨艺,哪怕是御厨也比不上,管家可先试试菜……”

“我们的手艺,绝对让您满意!”

不多时,终于被恭王府后厨录用的几人,长长的舒了口气。

这两年在淳王府,虽然没有帮上淳王什么忙,但却和他学了不少厨艺,要不然,今日怕是会被恭王府拒之门外……

王府某殿,恭王靠在椅子上,食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

李玄靖失宠,虽然是他早已料到的事情。

从二十年前起,他就是父皇的一把刀,父皇不好做的事情,他做,父皇不好杀的人,他杀……,当父皇不需要这把刀的时候,就是他的死期。

但他没想到,这件事情会发生的这么突然。

这其中,定然有着某种他不知道的缘故。

淳王已经不足为虑,他看向身边之人,问道“睿王那里有没有什么动静”

那老者道“回殿下,睿王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这几个月,他没有踏出过府邸一步……”

恭王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不管他了,他已经读书读傻了,父皇不会让一个傻子继承皇位的,至于淳王,呵,一个厨子,没了李玄靖,他算什么东西……”

……

大理寺卿和明镜司剥离,最开心的,莫过于世家豪族了。

李玄靖失势,大夏便没有人再和他们作对。

虽然还有他的儿子,但陛下既然已经开始对李家动手,就不会轻易停下。

果然,仅仅半日之后,三省便奉旨对李诺的职位做出调动。

以前的李诺身兼数职,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巡查御史、国子监司业,这些官职大都是正四品,这次,他连升两级,为鸿胪寺卿,和他父亲一样,成为正三品的九寺寺卿之一。

不过,在大夏,鸿胪寺卿手中的权力,远不如中书舍人等,这是属于明升暗降,将他从朝廷决策的中心踢到了九寺的边缘衙门。

如今的大陆,只剩下四个国家,极有可能马上就变成一个,鸿胪寺是负责外交的部门,大夏连邻国都没有了,鸿胪寺也快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无非是李家一朝得宠,一朝失势而已。

但陛下要做的,似乎还要否定李家父子所做的一切。

李诺的律法改革,被他彻底废止,旧的大夏律,则被重新启用,大夏的官员、权贵,又一次拥有了以银免罪的特权。

户部筹建书院,国立医馆的款项被叫停。

由李诺一力推动的土地改革政策,也将逐步废止……

对于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来说,这是好事。

这几年,随着朝廷的不断变法,他们身为官员的特权,在一件一件的失去。

读书那么苦,他们坚持了十几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不就是为了做人上人

好不容易当上了官,却不让他们做人上人了,说什么官民平等,他们心中到底是有几分不满的。

但左右二相都是儒家,朝中由儒家官员主导,他们也只能顺从。

陛下这次,不仅打压了李家,也是对儒家的一次狠狠打压。

皇宫。

御书房内。

望着面前的一份份卷宗,夏皇面色阴沉。

原来这几年,儒家已经发展到了这般程度。

李家父子,儿子不听君命,让他在越国拥立新君,他全然无视,真以为自己忘记了吗

父亲阳奉阴违,在他身边多年,欺君罔上,诱骗他杀死同族权贵,不是为了给他延寿,而是为了实现儒家追求,他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扶持淳王上位……

那三位家固然不是为了他,但儒家,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皇族的心腹大患!

他们想做的,是要像那些小国一样,彻底架空皇权!

……

随着陛下再次亲政,整个长安,都处在一种暴风雨将至的平静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