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精马老滑,果然不是假话。
师兄马盛钊的脾性如何,他这些年摸得透透的,可不就是这样么?
等到起风的时候,肯定是第一批扛旗冲锋的人,也是第一时间被人盯上的人。
“师父,您多虑了!现在不是挺好嘛,大过年的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只能说些好话安慰他,毕竟未来的事情还没发生,现在只是心里的担心罢了。
马昌玉老脸上浮现一抹歉意,摆了摆手“年纪大了爱唠叨,柱子你别介意。
当初在酒馆里能遇到你,且不说把我手上功夫推陈出新。
这些年也少不了你的照顾,尤其最近两年,可是多亏了你。”
马家几口人的定量总体算不少,能够勉强撑过去。
只是马昌玉年纪大了,长时间吃粗粮可顶不住,容易熬坏身体。
灾荒之年里,首先淘汰掉的就是老弱。
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需要吃些细粮,这就显得珍贵起来。
何雨柱自是不会忘记两位师父家,每个月都会来一趟。
除了送上一份白面,还会搭上一些风干肉食。
“师父,都说过多少次了,您别谢我。您教了我,这些都是应该的。”
品评一个人如何,听其言观其行。
两人相处了这么些年,这话从何雨柱口中说出,马昌玉感受到浓浓诚意。
“喝茶~喝茶!”
举着茶杯示意一下,神情很是愉悦。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大笑声,郑松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哈哈哈~柱子,我没来迟吧?自行车的链子都要被我蹬飞了。”
尽管他的年纪增了几岁,鬓角染上了微霜,但身形依然健硕,笑声中气十足。
迈过门槛,大步走向堂前,深深鞠躬作揖。
“师父安康!”
马昌玉伸出双手虚抬,乐呵呵地回道“好了,起身吧!你也年纪不小,不用行大礼。”
郑松直起身来,一脸正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老安心守受着。”
说完转头看向何雨柱,朝他招招手。
“柱子,趁着还有时间。咱俩去后院练练,搭把手。”
只要在马家见了面,两人搭把手活动活动,这都成了惯例。
何雨柱耸了耸肩,没有多言,直接站起来。
他拱手给马昌玉行了一礼,转身往后院走去。
马昌玉手掌挣着扶手起身,紧跟在两个徒弟身后。
能看到自己打了一辈子的拳法,在弟子手上施展,何尝不是一种乐事。
郑松的到来像是一个信号,庭院中的小孩停下打闹,一窝蜂向后院跑。
听到动静的妇女队,此时也有人离开厨房,溜到后院去凑热闹。
马家小院的热闹都集中到小演武场上,气氛更加浓烈。
众人在外围成一圈,看着场中交手的身影,大呼小叫地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