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行就告官嘛,找街道处——他们都敢告官了。
人竟然能变得这么快吗?
墨娘也确实想当兵,他觉得当兵是有好处的,一路走来,他发现阮兵都有不同于管教们的精神气,管教们说那是因为在阮地当兵,是很受尊重的,只要一说是兵,哪怕是乡野百姓,都会高看他们一眼,对他们热情得很。
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直觉告诉他,只要能成为阮兵,那就一定要当兵。
阮地是有很多规矩,百姓也似乎不在意族别之分,但大的地方不显,小地方一定会显现出来。
汉人会肯让儿女和党项人结亲吗?
汉人会对党项人如对汉人一般亲近吗?
哪怕身份互换,墨娘觉得党项人是不肯这么对汉人的。
你来我的地方,就要服我的管!
或许有一天党项人和汉人真的能亲如一家,但那一定要经过几代联姻,血脉混杂之后才不会有你我之分,那么他如果当了兵,受到了汉人的尊重,他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多机会!
翌日,墨娘就去找了管教,告诉了对方自己想留在阮地,在阮地当兵的想法。
管教想了想“你的政治成绩不是很过关,但也不算差,下课后可以多找老师问一问,教材也能多看,这样吧,我找上面申请一下,看能不能给你们建一个自习教室,夜里十点再关灯,晚上的时间你们可以在教室自习。”
墨娘知道灯,他远远的看见过。
清丰是真的富庶,城里大半人家都有灯,不像他们看见的乡镇,夜里都是漆黑一片,偶尔才有一点亮光。
他不由得幻想起来,自己当了阮地的兵,置办了房子,挂上电灯,将家里人都接过来。
呀呀呀!他就是家里的大功臣了呀!
至于爹娘妻子肯不肯过来?绑也要绑过来!他们在老家又没有地!一向都是租地种的,每年的租子交完,自己吃饭都成问题。
更何况娘是汉人,同邻居交际都容易许多。
还有孩子……他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一儿一女是龙凤胎,原本家里准备好了让三个女儿早早出嫁,两个儿子一个留在家里种地,另一个送出去学手艺,但当爹娘的,明明有机会让孩子过好日子,偏要让孩子去过以前的苦日子吗?没有这样的道理呀!
墨娘暗自下定了决心。
他不回去了。
他要留下来,当这个阮地党项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