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阮地,孩子多是就读同一个小学中学,学生中间有家贫家富,攀比之风自然胜过从前。
长辈尚且还能忆苦思甜,但对这些长于锦绣的孩子来说,苦难是不存在的,攀比则可以划分人群,重建阶级,他们能从同学艳羡的目光中获得更多满足,在一次次攀比里塑造自己的性格。
这是老师无论如何耳提面命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除非父母有意识的去限制孩子的享乐程度,“刻薄”对孩子的支出,但对于这些吃了一辈子苦,又几乎没有教育意识的父母来说,明明有能力让孩子过好日子,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更有面子,却不去做,反倒是一种折磨。
当父母的千辛万苦干活挣钱,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头吗?
“要说咱们这儿,日子是好过,可我怎么觉得,麻烦倒是比曾经更多了?”张大富不明白。
女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支吾道“许是课本里说的,人衣食无忧后,便会追求精神上的东西?”
纨绔子弟们不缺吃少穿,他们追求的,是“我不与他人等同”的优越感。
这样的优越感能促使他们去干长辈们不许的事,去干违背大环境里公序良俗的事。
张大富揉了揉太阳穴,他摇摇头,不再去想儿子,先叫他在牢房里蹲着吧!倘若他因此怨怪父母,那他即便不与儿子断绝关系,也要因此心凉了。
更何况作为父母,他也更愿意相信儿子本性是好的,只是被骗了,被带坏了。
“听说要抽调你去钱阳那边,研究石油分炼的活。”张大富尽力不去想儿子的事,“这几日,恐怕就是你我二人共事的最后几日了。”
女工便也顺着话头说“张工教我颇多,便是不再共事,也有半师之谊。”
“是你教我颇多。”张大富真诚道,“到底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我老了,跟不上了,今年做完,或许就退下去教书了。”
张大富有些遗憾,他是被阮响亲自提拔的,而亲耳听见阮响评价他是民间少见的工科人才,可惜被耽误了太多年,以至于大半天赋都浪费了。
浪费了……
他为此难过了许多年,他原不知道自己是金子啊!等他知道的时候,他已经褪去了金子的光彩,几乎要归于平凡了。
女工并不提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担心刺激到张大富,她吃着菜,只偶尔和张大富说话,等吃过午饭,将餐盘拿起来后,才忍不住说“张工,便是去当老师又哪里不好呢?受人尊敬,学生里但凡出一个人才,便是你又为这世界多做了贡献。”
“便是令郎,也还未闹出什么大乱子,还有补救的可能。”
张大富笑了笑,只是笑容苦涩,不过仍是问道“听说石油能分炼出液压油、汽油、沥青等等,不知你是负责哪一块。”
女工没有看他,只低头说“这是机密。”
张大富愣了愣。
原来,他已经接触不到阮地的机密了。
他是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