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遍的推翻自己笃定的思路,再从死胡同里走出来考虑另一种可能,那种感受极为折磨人。
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是谁都能做到百折不挠的。
心浮气躁的向绵绵想爬上去近距离观察发动机的数据,旁边的警卫员毕争先已经熟知她的脾气,给人拽住了。
这次试飞确实挺成功,但是试飞的数据也很重要。
旁边的同事们很快跟过来了,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等待飞机冷却时间。
一个月前因为多次自主研发失败,发动机耐久度总是无法突破20小时。
为了赶在命令时间前研制出这款飞机,领导层激烈争吵后,另一个小组的长须鲸是完全1:1仿制苏国飞机。
说的难听点就是抄袭。
当时向绵绵特别不服气,也明白上头的压力重,不能在国际友人面前丢脸。
但是苏国的发动机飞得灵活自如,能耐久几百几千个小时,华国研发却比别人差了许多,这凭什么?
难道咱们的头脑比别人差了些?
都是一样的人,都是一样的材料,凭什么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吃残羹剩饭?
本来1:1仿制的那架飞机已经要提交上去了,向绵绵特别不甘心,硬是顶住压力求杨葳蕤再给她一次机会。
这种事情,让几个领导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开了许多会议争论不休。
但是有另一个小组11复刻的飞机兜底,杨葳蕤终究还是舌战群雄,为向绵绵取得了一个月的奋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