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说句实话我听得有点懵逼呼呼的,哈哈哈。”
“咋跟你说呢,这三灾六害,还是三灾九害,你在人间时候就开始了,你就要去修,修到万劫不动。而出体后也依然会有这些灾害,一样的不为所动。
我给你拿表相世界一些事情给你举例吧。
比如你修佛,是世俗那般认知的修行,相信有神奇的东西,当你修到了自我感觉良好后,也获得了修行的好处,那么你就会依恋这个东西,对这个深信不疑。
又或者你修的是大哥这种,实性佛,也就是具有真实自性、真如佛性的佛。实性就是被看作是真实的自性,也即真如佛性的异名?。它是超越善恶、恒常不变的,是清净圆满的本性,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本性?。
知道佛是实性的,是觉的含义,修的是觉,自己的真我,那么大成之后又不能留恋这个东西,同时在修行的时,因为境界的提升,获得了一些所谓的能力,不能够去抓这个东西,一旦抓了,就会对这些东西,产生依赖感。
修佛不能执着成佛,修仙不能执着成仙,修道不能执着成道,一旦执着就是妄想。但你不想吧又不会去修。
所谓借假修真,就是借自己的妄想,修真正的自己。
什么是妄想呢?不是单一的说什么自己想了什么,或者想得到什么害怕失去什么。
这个妄想有时候还是咱们以为的如何如何。
比如有人给你讲苍生之局,这只是在形容,而这个人觉得是真实的时候就是妄想。就会从自己认为的这个认知中出不来。
有人讲维度学说,不管如何证明这个是对的,真实的,一旦执着在这个认知中,那么就会受这个困住。
同理,执着任何一门认知,或者叫学问,都会被其所困。
道这个东西,不能言语,就是因为一旦说出来就是一种观点认识,这个认识就会形成认知习惯,这个认知习惯就是一个圈。
常人的二元对立认知,是一个圈,当你借助其它认知从这个圈中出来,回头感觉自己曾经如何渺小不懂,以为自己跳出来的时候,其实你只是从一个圈跳到了另一个圈里。也许你会认为你现在的这个圈要比之前的那个大很多,你很满意了。其实这俩圈一样大,只是你在认为。
然后你便会困在第二个圈里,觉得是对的。当有一天你能再次打破第二个圈出来后,又得到了新的认知,推翻了第二个圈,你将会进入第三个圈,在之后就是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
说是这么说,能破第二个圈与第三个圈的,哈哈哈哈哈,你们自己看看吧,基本上没有。
因为他们已经被困在了自己的认知里,并且得到好处后还是不想出来那种。
简单说,顺成人,逆成仙,玄妙只在颠倒间。
天下自称灵修,修仙,修道者,或者修什么的。其实只是从之前的圈里出来进入另一个圈中,与常人没啥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进入到第二个圈反观之前的,能够看清楚一些。
这就好像你站在一个小岛上,怎么看也不会看到这个小岛的整体,有一天你坐船去到了另一个不远处的小岛,回头一看,啊,原来之前的那个岛是这样的。可是你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也是个岛,你忘啦?基本上全天下的修行者都是在换了个岛之后,在那自娱自乐,沾沾自喜呢。他以为他到了彼岸,更有甚者划船上岸后,走到哪将船背到哪,逢人便说自己的船多好,有时候还朝着没过河的人喊;喂,你看见我这船了嘛?你们没有,你们过来啊,我这船老牛逼了。
哪怕就是过河后不背着船的,他们也忘记了,他那一路上干的事儿,本质是过河,不管是借着船过的,还特么是抱着木板过的,其实都是一样,换了个岛而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