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将至。
天气燥热难耐,猛烈的阳光直射下来,豆子般大小的大汗珠,从额头不断地滚落,滴入稻田。
李家的庄稼涨势是极好的。
女兵心目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刺史大人,现在跟老黄牛一样拼命地干活。
他感觉自己一定是吃饱了撑的,当初兼并收购了那么多土地,导致自己的骨头都有要散架的趋势。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作坊里的工人都有事情要做,而其他的女兵、乡卫,则往往被他安排到最需要帮忙的家庭。
所以即便是他,也不敢闲着,有机会就得下田干活。
刺史怎么了?
在大康,昏庸的君主,每到这个时候,还得像模像样的下地干活呢。
更何况,李平安是真的往自己家里收粮食。
李家在不断的扩张之中,已经发展到了拥有稻田一千余亩,山头好几座。
大量的昆仑奴也忙得脚不沾地。
如今李家的昆仑奴不少,李平安对卡拉姆不错,现在他已经是个小头头了。
不过阿拉伯商人比较残忍,除了李平安手头的卡拉姆之外,所有的昆仑奴,都被去势了。
这会儿,李平安亲自跟着收割,卡拉姆手里拿着绳索,负责将收割的稻子捆起来。
接着就会有人用牛车,将稻谷运回打谷场。
这个过程中,田里的稻子肯定会有稻穗掉落。
往日里做工的女工们,会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过来捡稻穗。
大嫂、二嫂领着大量的妇人们,在打谷场负责脱粒。
这段时间,老墨按照李平安的要求做了脚踏式脱粒机,但能够用到机器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人,还是拿着稻子,举起来,一把把往盆里砸。
谷粒会落在盆里,但是因为稻子里有水分,一些个别的谷粒会不落下来,于是将这些稻穗晒一晒。
当然,还有些男丁的工作。
诸如大哥、二哥,他们经常带着乡卫们习武,其中有一种常用的武器,叫做连枷,也就是双节棍的原型。
这东西原本就是用来打稻谷的,一直到所有的稻子脱粒结束为止。
家中的老爷子,老太太领着家中的小一辈姑娘们,工作效率不高,但是可以防止家中的鸭子、鸡偷跑出来,偶尔也能干一些,给大家送点水之类的。
大家都在忙碌,李平安肯定不能一味的处理所谓的政务,毕竟说到底,自己也是农家子,跟着连续干了几天活之后,手心都是泡。
一边儿的乡卫们就不忍心让李平安干了,大家纷纷在忙自己的活之余,跑过来给李平安帮忙。
不过上面晒着大太阳,底下人干一会儿,就会累得气喘吁吁。
李平安趁机在喂蛇的功夫休息一会儿,只有这里像是个天然的大空调,让人舒服一些。
他不由的感慨,无论什么年代,老百姓永远是最辛苦的。
打不到粮食,担心活活饿死。
打到粮食,担心粮食不能及时运回家。
及时运回家,又担心粮食卖不了好价钱,交不了赋税,还要提心吊胆担心土匪来抢劫。
人生之艰难,难以用言语形容。
“县令大人,您来了,也不过来坐一坐。”李平安看到了忙碌的公孙县令,连忙起身行礼。
路过此地的公孙县令知道李平安忙碌,且疲惫不堪,本来无意打扰。
结果被李平安发现,就只能过来讨了一口水喝。
李平安看得出来,县令也很累,但是脸上的笑容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