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
与死气沉沉的其他县镇不同,七里堡并没有安静下来。
家家户户都在打稻谷。
如今的七里堡没有多少闲的时候,尤其是男丁,等过了农忙,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比如说跟着打井队去打井,再比如修建城墙,只要肯下力气,总归能拿不少好处回家。
所以大家都琢磨着连夜把稻谷打起来,收到家里去。
等到晴天有风的时候,再把稻谷扬起来,就能存储了。
李家点了不少火把,将打谷场照得很亮。
家里有脱粒机和连枷,所有的劳动力,除了李平安之外,几乎人人上阵。
妇人们也不肯闲着,虽然有大把的人手帮忙,甚至还有不少黑奴,但是看着那么多活收拾不起来,庄稼人出身的大嫂、二嫂拿着木盆脱粒,就跟摔花生差不多。
甚至几个女娃子都跟着哇哇地叫着干活,好不热闹。
至于几家李平安家的作坊,更是热闹非凡。
七里堡这里,家家户户可以农忙,那是因为李家在研制出深井灌溉来之后,优先在七里堡,然后是整个玉林县,最后是定南州的其他区域。
所以说,丰收的情况是从七里堡向外递减的。
有很多县镇最后的结局是压根没有农忙,这个时候,他们要么就忍饥挨饿。
要么就来七里堡购买粮食。
别看李平安在长安城里,不受圣人喜爱,但是在岭南道,名号确实极其好使。
不仅仅大量定南州以外的野果子,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贩卖到七里堡,各个州也主动来七里堡采购。
这让李家作坊的生意可以说是通宵达旦。
为了方便客人认清道路,新修的管道两旁,每到夜间,都会有专人,点燃大量的火把照明道路。
而李平安也是多方面需要忙碌。
作坊的生产、盈利他需要关心。
而士兵们的教育、训练、甚至营养他都要留意。
这一忙,就一直到了子时,也就是后世晚上差不多十二点的样子。
李平安整个人都累麻了,因为事情太多了。
他要入驻龙州,龙州的各部落酋长,很多在李平安尚未进入龙州,就已经开始进入七里堡拜见了。
这些小部落的酋长,知道李平安的本事,愿意尊崇李平安的号令,自然提前来接触。
李平安也要好生安抚,给他们足够的信心。
这成了今天最大的突发事件。
等到接见完这些部落酋长,还要跟定南州的各县的县丞老爷,甚至县令大人把酒交谈,聊一下未来他们各县与玉林县的合作机会。
等到终于忙完,有机会休息的时候。
李平安又去巡视了军营,跟士兵们了解了几处山贼的消息,心里很是满意。
结果到了女营的时候,得到了一个让他非常恼火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