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这些诗作挑选出来叠好,然后准备一本本抄录,抄录的时候也顺便抄了一本注解,虽然她知道这诗集发出去肯定也会有人写注解,但是她自己也写一版比较好,毕竟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许多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这个时代的人难以触及和理解的。
现代很多注解还是能赋予这些诗作很贴切、很深刻的解读。
谢晚星抄书抄得头大手酸,谢松林和程慧也有不少的事情要忙活,家人都有各自的重担,这种需要静心和耐心的抄书之事,还是得靠她来完成,不过她也找到了乐趣。
一边抄一边背,其实很多诗都是她高考时都背过的,一路抄下去她的手几乎是凭借着肌肉记忆在飞速书写,运笔如飞间,已经抄好了不少。
谢晚星在家猛猛抄书,谢松林也在寻摸造纸坊的地址,后面书局肯定是开在镇上的,所以造纸坊最好能与书局距离较近,这样在运输纸张时,不仅能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保证纸张的及时供应。
其实,最初谢松林也考虑过在戍卫村建造纸坊,然而很快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戍卫村人口本就不算多,目前村里的两个工坊已经吸纳了不少的劳动力。随着生意的发展,工坊的规模必然会扩大,对工人的需求也会增加。
到那时,村里人大概率都会被这两个工坊招纳,造纸坊就会没有足够的人手。
谢松林也不希望因为造纸坊的建立,让大量外人涌入村子,而且他还打算等以后再稳定一些,留一部分人手在村子里组建一支巡逻队,在村子里定期巡查情况,避免有外人打扰。
说起来这也算是村里人的老本行了,老兵们其实本来也就挺警觉的,谢松林也希望更规范一些,毕竟他想在这里长久安家。
谢松林这一天在牙行看了不少的铺子,不仅如此,他还去瞧了几个大庄子,很多庄子倒是宽敞,空间足够容纳造纸坊的各类设备与原材料堆放。
一番折腾下来,谢松林从牙行那里拿了一份详细标注着各处地点的小地图,以及铺子的大概样式图,准备带回家和谢晚星还有程慧好好商量商量。
一进空间,就瞧见谢晚星正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奋笔疾书,宣纸在桌上铺开了好几张。
谢松林忍不住开口说道:“你怎么还用毛笔抄,费不费劲儿呢?”
谢晚星头也不抬,手上的笔依旧在纸上不停舞动,嘴里快速回应道:“练字。”
她终于抄完了一页,架好了笔,轻轻吹了吹纸张,企图让墨迹快点干,边吹边说道:“我换着抄的,铅笔写累了就用毛笔练会儿字。”
说完,她抬起头,活动了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目光落在摊开在桌上的地图和铺子样式图上,好奇地问:“爹,你今天看得咋样,有没有合适的地儿?”
喜欢全家穿越,在古代当大夫养娃种田请大家收藏:全家穿越,在古代当大夫养娃种田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