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托孤(2 / 2)

攀金枝 萨琳娜 5672 字 1个月前

也就说,它至少七岁了。

七岁的猫,不年轻了,似乎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了啊。

“狸奴少说也有七岁了!”

王姮仔细回想了一下,不太确定的说道“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它看着就像是一只大猫。”

而非幼崽!

“这几年,橘座似乎也没有生过崽儿啊!”

这对于一只半野生的猫儿来说,并不正常。

王棉禁不住怀疑,“还是说,橘座生过小猫,只不过是在外面?”

“应该不会!狸奴虽然经常来来去去,但在外面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若是这个时间,狸奴在外面生崽,王姮应该会有所发现。

生崽,或许只需要一两天。

但猫儿的孕期,可不只有一两个月。

狸奴若是揣了小猫崽,王姮撸猫的时候,定然会有所察觉。

比如——

“噫!阿棉,你说的没错,狸奴的肚子确实不寻常!”

“走,咱们去找府医!”

王姮一想到自己喂养的狸奴,可能有了小猫崽,顿时兴奋起来。

她弯腰抱起了狸奴,呃,险些闪到腰。

都说她胖,让她说,这狸奴才胖的。

一只猫,居然这么重。

王棉见状,赶忙伸手帮忙。

两个小女郎,抬着橘座,噔噔噔的下了楼。

中秋夜被叫来加班的府医……被迫加班也就算了,病人居然还是只小畜生!

打工人的怨气,几乎要化作实质。

偏偏他还不能发作。

恭敬的见礼,尽职尽责的给“病人”看诊,“某不是兽医,不擅长为牲畜看诊。不过,这狸奴,确实有妊。”

何止是有妊啊,简直就是快要临盆了!

用不了几天,应该就能生出一窝的小猫崽。

但凡换成人,府医都能说句恭喜,然后得到主人的红封。

然鹅,这是——

不等府医暗自在心底抱怨完,就听到王姮欢喜的声音“狸奴真的要做阿娘了啊!真好!”

王姮开心,跟在王姮身边的白芷,便知道该如何做。

都不用王姮吩咐,白芷就拿了一个荷包,亲手递给了府医“有劳!辛苦了!”

府医熟稔的接过荷包,手指轻轻捏了捏,好家伙,硬硬的、圆饼状。

这是银饼子!

少说也有三四两呢。

都能抵得上他半个月的份例。

过节加班,确实挺让人恼火的。

但,赏赐丰厚,府医觉得这样的加班,多多益善!

……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即便是嫡亲的母女。

王姮这边为了即将到来的小生命而欢喜,姜侧妃那里却因为古人的来信而有些纠结。

“这是——”

姜侧妃见阿楚的神情有些复杂,她禁不住生出了几分好奇“谁写来的信?”

故人?

于她而言,能够称得上故人的人,还真不多。

不过,姜侧妃首先排除掉的就是王廪。

这个狗男人,早在姜侧妃反手将他坑进京城的时候,姜侧妃就已经决定与他彻底切割。

姜侧妃下令,但凡是王廪的来信,一律拒收。

即便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收下,也不许送到她的面前。

阿楚是她的心腹,陪着她从娘家嫁到王家,再入杨家的老人儿,知道她的苦楚,理解她的怨恨,阿楚甚至更恨王廪。

阿楚根本不会为了王廪而忤逆她这个主子。

所以,阿楚手中的这封故人来信,定然不是王廪的。

“是、阿朱!”

阿楚低低的说了句。

说起来,她与阿朱曾经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她们都是姜家的家生奴婢,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被选到娘子身边服侍,一起陪着她出嫁。

只是,在姜家,两人的人生开始变得不同。

那时娘子有妊,谢太夫人虎视眈眈,总想着趁机给娘子添堵。

娘子索性先下手为强,主动为王廪纳妾。

至于侍妾的人选,自然是她的陪嫁丫鬟。

娘子便把她们这些人叫到了身边,挨个询问她们的想法。

阿楚非常坚定,她不嫁人,更不会给郎君做妾,她只要守在娘子身边。

阿朱却有些迟疑。

虽然嘴上也说着要伺候娘子,可娘子、阿楚都看出了她的意动。

想想也在情理之中,王廪其人,不管品性、能力如何,一身的皮囊确实不差的。

出身高贵、饱读诗书,俊美儒雅,气质华贵。

不说阿朱一个奴婢了,就是某些小贵女,见到王廪,也会禁不住的羞红了脸、动了心。

娘子多聪慧的人啊,眼睛更是毒辣,一眼看穿了阿朱的小心思,她没有计较,反而将阿朱送到了王廪的书房。

就这样,阿朱成了王廪的侍妾。

阿朱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对姜氏始终恭敬。

得了宠爱,也从未在姜氏面前张扬。

内宅之中,她明里暗里的帮了姜氏许多。

姜氏对阿朱谈不上失望,也没有怨怼。

毕竟当初是她要在陪嫁丫鬟中挑选侍妾人选的,不是阿朱,也会是其他人。

后来,姜氏“和离”,逼迫离开王家。

她只带走了阿楚,阿朱则留了下来。

从那以后,姜氏便再也没有跟阿朱联系。

只是隐约听说,阿朱的日子不太好过。

想想也是,崔氏那般霸道的人,连一个和离原配所出的女儿都容不下,更何况是阿朱等能够分走郎君的贱人?!

“……当年我在沂州的时候,阿朱都不曾写信于我,如今隔了七八年,阿朱为何又——”

姜侧妃疑惑着,心中更是警铃大震。

她这般身份,如今又是这般敏感的时节,她断不敢忽略一丝一毫的“异常”。

“回禀娘子,据奴所知,阿朱这些年一共为王廪生了二子一女,全都夭折。”

而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崔氏过门后,或是病逝、或是发生了意外。

真相到底如何,用脚趾头想也知道。

“这封信是三个月前,阿朱想办法托人送去齐王府的。”

那时姜侧妃已经离京,信落到了李王妃手里,李王妃没有扣留,而是想办法命人辗转给姜侧妃送了来。

“阿朱又怀孕了,她担心会保不住这个孩子,便想求您帮忙……”

那时只是想要帮忙,可随着王廪被罢官、王家被抄,阿朱所要祈求的,大概就只是“托孤”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