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叔领教到了宋锦厉害的嘴皮子,“可是锦儿呀,你真能放下吗?这放下可不是男人,而是泼天的荣华富贵!”
宋锦撩起眼皮,“咱们宋家人稀罕么?”
“不稀罕,不稀罕!”
宋二叔把违心的话说得很大气。
宋家人如果有野心,便不会几代人守在徽州当着普通的药材商人。
不求荣华宝贵,只求子孙安稳。
宋二叔尊重宋锦的意思,可又不希望她冲动行事,日后无法挽回,“二叔担心你日后会后悔。”
“以后怎么样不知知,起码我此刻想这样做。”宋锦态度恢复了认真。
“既然如此,二叔就不多劝了。”
宋二叔看了眼宋锦抄录的医书,“要不要二叔喊几个人来你抄?”
“那最好不过了。”宋锦承情。
宋二叔当即叫来随从,让他去叫人过来抄书。秦驰送来的除了宋家的医书,还有部分是从刘家抄出来的。
宋锦要做什么,他是知道的。
宋家就是因为医书遭来横祸。
起初宋锦急着去京师找人。
后来仔细想过,又稳住了。
宋宽的线索过去了数月,宋锦赶过去作用并不大,按照收到的消息,秦驰的人几乎快要掘地三遍,还是没有将人找到。
宋锦要去京师寻人。
同时想要给家族谋求一份保障,也想要给当上太子的儿子,增添一份助力。
故而她要将宋氏祖传的医学典籍公开,甚至会再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医学册子,把一些常见的普通病症和疗法传扬开来,让一些贫苦的百姓可以预防或是求医,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
宋锦知道此事一旦成了。
必是传芳百世的大功绩。
宋锦有此念头,实则就是临时起意。
是回来的途中,在城外无数的难民,求医困难让她起了恻隐之心。
对于宋锦的做法,宋家人很是支持。而宋锦要带走的医学典籍,自是手抄版本。
没多久,来了几个宋家的小辈。
排排坐好替宋锦抄医书。
几个宋家小辈,一边抄一边八卦。
比起宋锦一个人抄录时热闹多了。
“我来书房前,刚听到了一个事儿。”有个宋家小辈鬼鬼祟祟的说道。
旁边抄书的姑娘问“什么事儿?”
“昨日城外某庄子出了个大案,有个举子被他养的外室刺伤了,官差赶去的时候,人快要没了,啧啧。”
“外室这么嚣张了么,敢把姘头给霍霍了。”
“嘿嘿,有人认出来了,那外室说是白府正经的小姐,以前还是才女来着,早几年是病逝了,谁知人没死去给人当了外室。”
“白府?白大儒的府上?”
“对对,就是紫阳书院里教书的白大儒,这白家的小姐真不讲究呐。”
几个小辈越说越起劲。
一旁的宋锦听着听着就不对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