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犹豫着要不要给王浩打电话呢,刚好碰到堵车,原本有一句没一句的司机也觉得无聊,开始跟我搭话了。
他说到跑车的问题。
说:“别看我们这个遮风挡雨,不用风吹日晒,一天就在这儿窝着腰和肩颈也受不了。
要是碰到一路畅通无阻还好,碰到这种堵车真的是要命,亏了时间还赚不了几个钱。每天都是在秧着命走。”
“每一行都不容易。”
这话我不是听了他现在这般言论才有所觉悟,而是在生活中早有所感。活在世上的每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只要还得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行奋斗,就没有一个是轻松而容易的。
即便家里有条件,那也得担着旁人想象不出压力。
就像王浩。
他是到目前为止我真正近身了解过手里有资本的人。或许他开的车并不像大家所谓的什么迈巴赫、奔驰、宝马,甚至更厉害的劳斯莱斯等。
但也是实打实的好几大十万的车。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
表面怎么都是风光的,可压力压在头上只有他自己明白,我切身体会过也知道他的艰难。
记得我们两个刚重逢在一起那一段时间,他无意中和我透露了一句话,他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睡着过,谢谢你能让我睡一个这么好的觉。
那会儿只觉得他是跟我拉近距离,或者单纯情商高不说家事,只说一些让彼此都放松的话。
现在看来并非是这样。
那是他吐了真言。如果换成我处在他那个位置,我也很难入眠。就我现在的处境而言,我都觉得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呢。
要是卖的不好下个月的工资可怎么办?
都不用等到下个月了,现在都已经快过去半个月,还剩半个月就得发第2轮工资……
这个时候司机又说:“其实平常我都喜欢走这条路,虽然拉不到什么高价位的,不像火车站汽车站那一段,只要叫一个人上车就能瞬间翻倍甚至更多,但拉客的时间太长,没几个有闲钱的愿意坐那种车。
只是没想到今天这么堵。哎哟,看来这一堵得堵一段时间了,不知道是不是前面出了事儿。”
话是这么说,但我似乎从他的话中找到一些细微的东西。
火车站和汽车站……外面那些拉客的出租车确实价格高。
这是大家都明白也是公认的事实。
我也去过火车站、汽车站。只要一出站就有人提高了嗓门叫客,有一次我时间来不及了,就跟着他们一道走,默认那个价格。
然而等我和他走到车前才发现车上还一个人都没有。
他们嘴里个个都喊着“差两个差两个就走”。
还有一些更奇葩,直接说“上车就走”。
反正没一个嘴里有真话。我记得那次有点儿难以拒绝,也是觉得人家吃口饭不容易,所以就包容下来,但最后换来的是我在车里等了差不多40分钟。
和这个师傅说的没什么不同。
我问他:“师傅,你之前在火车站和汽车站拉过客?”
“那肯定的呀!”他往后视镜看一眼,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跑出租车都已经跑了十年左右了,这贵阳哪块地方我没跑过?
花溪、龙洞堡那边郊区、还有刚刚你上车白云区这一块儿城乡结合部、清镇、修文、息烽、包括什么金沙遵义那一带全都去过,只要人家给的钱到位,我们哪儿都能去,你让我出省也可以。哈哈哈~~~”
他倒是健谈。
我扬唇又问他:“所以最后你还是选择在市区跑?”
他摇头:“这也不好说,都是灵活的,比方说有的时候我刚好拉人去火车站什么的,正好碰到有人也一样会拉那种高价位的。但这需要运气好。
之前和他们一样一直都在价格上傲,最后发现亏了时间,其实不划算。主要是还得费心神,我这个人懒得很,我也懒得跟人家讲价,跟人周旋,还不如搞点实际的,直接按照上面给我们规定的价格上车打表。”
“哦~~”
我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反正就是随机应变。
是啊,不是我一个人有竞争对手,而是生存在这个世上的人都有竞争对手。大家都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转起来。
从容面对,随机应变。
在价格上我没办法继续让,现在就是考验回头客的时候了。其实在吃的方面大家都挺在乎的,如果卖价相同,大家一定是愿意拿自己觉得好吃的那一款产品。
这个就和销售员的提成没关系了。
除了我自己亲临现场销售外,还能有别的法子吗?
在不提高提成的情况下……怎么才能破了这个局呢?
难不成……我得另外找两个还没入行的人帮忙一起卖?
可即便是没入行的,只要进入这两个卖场大家一交流沟通,很快就知道什么提成更高一些了,人都是向钱看的……
唉,对了。
那就让她们屏蔽掉这两个卖场呗?
换别的地方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说集市、农贸市场什么的……就像那些摆摊儿的一样。
甭管什么大型卖场,他们一开始的形式也是跟小商贩摆摊差不多。都是一点一点做大的。
刚好车上就有一个活地图,且人家在贵阳生活这么多年,肯定比我精通,我于是问师傅:“师傅,这边有什么集市或者说农贸市场什么的吗?”
“当然有。”
“人多不多?平常是怎么赶场的?”
“人挺多的,反正只要开场比超市热闹多了。每个区都有,尤其是那些城乡结合部,人更多。比如我刚刚提到的那几个中花溪那边人也挺多的,而且听说大学城要修到那边去了。这一拆迁就会有好一部分人聚集在同一个小区,到时候肯定都会统一规划的。”
“花溪那边吗?”
“是啊。”
我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跳。最后又和他搭了几句,正好车子开到楼下了。
我付了钱,没急着上楼,而是先去了一趟小卖部。因为我突然感觉到一种预兆……亲戚造访了。
接到王浩的电话是半个小时后。
当时我刚洗了个澡,整理好自己正打开笔记本电脑想看数据来着,电话就在旁边嗡嗡作响。
我一看是他,赶紧接。
他让我把数据给他发一份。然后我俩一同看,他那边沉默了好久好久。我没打扰他,可能他也在想办法。
又过了一会儿,他认可我说的:“可以,现在不能压价钱,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多试一试也好,就像那些赶场的人,到处都跑一跑才知道最后哪里卖的好。才能总结的更多。”
“你也同意了?”
“嗯。”
“你不觉得现在再多找两个人压力大?”
“反正压力都不小,不在乎这点压力。换句话说,你现在找两个人在市场之类的地方卖,他们是只服务于你这一种产品,所以这个钱出的值。”
他这么一点拨,我一下子就想通了。是啊,虽然我把超市给她们的那一部分工资都给了,但她们只卖我这一款,其他的她们不兼顾呀。
这是一条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