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绣制时,绣者必须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对称性来运针,确保每一针的走向和长度都精确无差,这样在绣品的另一面才能呈现出与正面完全一致的图案。”
“双面绣的技艺不仅仅体现在对称性上,绣者还需要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渐变和层次感,使得绣品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展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双面绣的世界里,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从丝线的挑选到针法的运用,无一不是对绣者技艺的考验。”
“而当一幅双面绣作品完成时,它不仅是一件可供欣赏的艺术品,更是绣者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见证。”
黛玉听着苏怡的话,不禁微微闭上了眼睛。
想象着,在微弱的灯光下,一位绣娘正专注地在绣绷上舞动着她的双手,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节奏和韵律。
她的眼睛紧盯着那细如发丝的针尖,仿佛在与它对话,引导它在布料上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她不仅要考虑到丝线的光泽和质感,还要考虑到光线如何在这些丝线上跳跃,从而在两面展现出不同的美丽。
“几个月后,我就出徒了,绣技越来越高超,中年妇人见我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满意地又叮嘱了一番便告辞而去。”
看到手中的绣品图案越来越鲜活,我也越来越得意,越来越自豪。
如此美丽的绣品,为什么不能展示给人看?
我不禁对中年妇人的话产生了质疑。
在一年后的又一次绣技比赛中,我完全忘记了中年妇人的一再嘱托,用一幅华丽丽的双面绣作品参赛了。
在评委们无比惊叹地目光中,以绝对优势,再一次夺魁。
双面绣的问世,仿佛一块石头砸向平静的湖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小镇都沸腾了。
人人纷纷议论,苏家小姐一夕之间学会了双面绣,把全镇所有绣女甩了十八条街。
一家人出门都被指指点点,羡慕嫉妒恨有之,不怀好意者也有之。
甚至很多绣女,每天都堵在苏家门口,叫嚷着要拜苏家小姐为师。
父母也震惊了,一而再再而三的逼问。
谁教的?怎么学会的?学会多久了?为什么没有告诉父母?
我这才逐渐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
喜欢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