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 / 2)

庆芳华 叶不渝 4861 字 14小时前

镇南王目的本是想告诉皇上他的身世的,但看到皇上手心印记那一刻,他聪明地选择了将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皇上却捧着玉佩站了很久。

镇南王有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测,他和皇上,都是悟真的孩子,但再也没办法证实。

悟真是死了不假,但他们还活着,这件事的真相虽能公诸于众,但也不会这样听之任之。

都有自己的解决方式。

孙滢进了王府,太妃和镇南王正在用餐。

“滢滢,来,见过你哥哥,陆四爷要是欺负你,可以来王府找你哥哥做主。”太妃喜滋滋地说道。

孙滢取出了两个锦囊“这里面有两个护身符,一个给娘亲,一个给哥哥。”

镇南王接过锦囊,小心地揣入怀中,脸一板,问道“上次本王去长春观,你可没叫哥哥。”

太妃拿着筷子照王爷的头上敲了一下,道“别欺负你妹妹,你天天净板着张脸,滢滢不敢相认也正常。”

孙滢抿了抿唇道“母亲,孩儿这次来是有事相求。我那生母当年生产之时,家遭变故,将弟弟弄丢了。后来经过多方寻访得知哥哥当年从桥头捡了个孩子,正是被恶仆丢弃的幼弟。女儿前些日子也特意见了贵府的小公子,他手上的胎记和刁奴形容的一模一样。”

镇南五“啪”的一声将象牙筷子拍在了桌子上,“孙滢,好得很,为了认回弟弟,才故意緾着母妃做干娘!”

太妃将碗重重地放下,“哪有?是我逼着她硬要收她做和义女!她当初是极不情愿的。”

镇南王冷笑一声,“欲擒故纵的手段罢了。”

孙滢忙站了起来,发毒誓道“我认阿娘和哥哥,绝对和一母的同胞的弟弟无关系,虽是太妃极力要求,然而我自己也是愿意的,众所周知我之前在道观住了十年,特别想要个哥哥……”

“你不是认了安国公一家子,还在到处乱攀亲戚?”

“多一个像王爷这样的哥哥我觉得很荣幸,长得又英俊,又用兵如神,全身上下堪称完美,这样的哥哥哪个大夏的女儿家不想要?除非是要不到!”

“皇上不是早就下了圣旨,让你去明州?难不成你想带着周正一起去?”镇南王虽然还板着脸,但心里却涌起一阵难言的滋味。

从小太妃就让他藏拙,几乎很少有人夸过他,尽管他在心里认定了自己是与众的不同的,但就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现在有人夸了他,还是一个自己欢的女孩,可一旦认亲,她们就再无可能。

其实就不认亲,他们也绝无可能。

或许,以这种方式陪在她身边是最好的结果了。

“你想认回周正,也不是不行,但不是现在,现在你就要离开京都了,身边还带着太子,哪里有精力再去照顾他?再者周正在本王府上养了十余年,一下子说走就走,本王难以接受。这样吧,本王将他叫来问问他的意见,若他愿意,或以去看看他的生母,他的生母也可以来王府。但是不能提出过份的要求,比如说要钱财,要官职,要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行,这一点我没有异议。我也会将王爷的话带给生母。”孙滢猜测周正来了王府之后,镇南王也暗中打听过他的身世,本来还准备了“证人”在外面侯着。现在看来完全用不着了。

周正很快被请到了大殿。

太妃怕孙滢误会,还解释道“正儿本来和我跟你哥哥一起用饭,他吃得快,先吃完就出去看说是悟真师父赠予他的兵书去了,说是什么《孙子兵法》。”

孙滢本来还想提一提周正在镇南王府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之事,现在见到镇南王和太妃如此倒是不好意思再提了。

镇南王开口道“之前有几上刁奴,趁本王不在欺负他,本王也处置了。本王已经”

太妃虽然和其他人闲聊去了,但围着孙滢的人还是很多,都是些请教女人那些“难言之隐”的问题。

孙滢面耐着性子一一做答,有些还应邀上门去看,一直到宴会结束,都在忙碌之中,根本没有机会问有关镇南王和那孩子相关的事。

几个月之前,孙滢在九州春吃饭的时候,曾遇到朝霞郡主的弟弟。

孙滢一直记得那个名字,他叫周正,说是镇王捡到的孩子,是镇南王的兄长淮王的养子。她曾记得当初看到那个孩子就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又是捡到的,年纪也对得上,如果再确定了他的手上有胎记,那就确认无疑了。

可镇南王府又非普通的人家,且不说王爷孤僻桀骜不驯,光是朝霞郡主和太妃一旦翻起脸来,一般人都难以招架。

想要认回弟弟必须从长计议。

“我记得萦妹妹喜欢陆大人,还曾对我们扬言非他不嫁呢!”柔嘉看着孙滢嘲讽地笑了,“若不是陆家出了陆皇后,嫁给陆大人的一定是朝霞郡主,而不是孙夫人。”

就凭你家里那些烂事,还想嫁进士族豪门,做梦去吧。

柔嘉从前就有些看不上孙滢,但她却被孙滢给算计了!

要知道皇宫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在她看来,等于那就是她的地盘,而她却被看不起的臭鱼乱虾给算计了,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吗?

孙滢望着柔嘉,心里叹了口气。

柔嘉公主真是个蠢货,在主人的宴会上嘲讽起主人来了。

现在朝霞郡主是她的徒弟,她自然要护着,“陆家不仅有陆皇后娘娘,还有将要尚公主的陆驸马,公主之前还和靖海侯小侯爷定了亲呢,现在不一样想嫁到我陆家?梧桐树自然会引来金凤凰,公主说是不是?”

“从前本郡主年纪小,看到长得好的男子便迈不动脚,不过陆大人已经是我的师公了,他和我师父恩爱着呢,谁在拿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说事,别怪我翻脸。”朝霞郡主瞪了柔嘉一眼。

太妃说了,只要镇南王府没有谋反罪,谁的脸色都不用看,在大夏她可以横着走,因为他的父亲淮王当年是为了救皇上才死的,太妃为此还向先帝求了一道免死金牌,她才不怕什么公主。

朝霞群主说着,突然掩了嘴笑了起来,“公主,等你和驸马完婚,孙夫人就是你的四婶母,记得以后千万不可和长辈这般说话,免得那些御史闻风而奏。”

太妃一看柔嘉要恼,忙道“萦萦,你这丫头,公主在此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快向公主陪罪!”

看来,朝霞郡主也不止一次怼柔嘉公主了,立刻从善如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