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想再补充几句,让圣上做足赔罪姿态之类的话。但是想想,吴王不是傻子,且吴王比她更加清楚临场情况,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她去指点。
江沐颐的心悬了起来,她心中不安尤甚,事态或许已经朝着难以把控的方向去发展了。
她的排布的确用心,但是元嘉帝也着实不省心。
正如周令望所想,太极殿已经成了筛子,消息能够飞快流到她这里,自然也能飞快的流到这宫里的其他地方,而且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比江沐颐所知道的更多。
越明云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法子出宫。宁中尉在的时候就对这位皇后多有夸赞,而前些时日她立诛管知,也足见手腕,这件事一出,想必她很快就会下令封锁宫门,她必须出去。
她去了垂丝绣坊,自从留今和盈笑走了之后,消息中转之职,就是交由念昔负责。
彼时,恰好吴旸在此。
她将事情和两人提起时,两人都吃了一惊。
孟颂延对于北朝的意义,不亚于徐焕之对于南朝的意义,只不过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而已。
“到底是怎么回事?孟太傅到底是怎么出事的,情况又怎么样?”吴旸多问一句。
“孟太傅劝说元嘉帝不要服用羽化丹,元嘉帝自是不从,加之管知被这些人联手所杀,又刚和皇后吵了一架,他背身之时,甩了一下袖子。孟太傅虽德高望重,但是到底只是臣子,君主如此为之,他不可能去触碰君主衣袖,只得后退。孟太傅,一个不慎,就从阶梯滚落。他已年迈,这些年来,深陷朝野倾轧,早已心力交瘁,只怕不容乐观。”说到这里,越明云不由得唏嘘。
“自毁长城,可谓昏君!”念昔冷声道,像这样的臣子,哪怕是谏言不顺上意,也该自重不失礼仪。哪怕是想要铲除,那在事成之前,也该多加恩重,而不是留人话柄。更何况是这种真正一心为国的人。
念昔为之惋惜。
她又说道:“此事一发,北齐必乱。我朝厉兵秣马许久,以待时机,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我现在就去传书南晋。”
她虽为孟颂延惋惜,但是她的立场,在于南晋。
几人点头,念昔当即就拿出了纸笔。
“事情虽如此,但是到底要把消息给泄露出来,这件事情我会去办的。”吴旸开口说道,如今北齐是他主事,其余暗探皆是听他调遣,散播舆论于民间,实在是再容易不过。
而且这件事情,其实更容易引起的并不是百姓的愤懑,而是士人的愤怒。
边关的百姓现在已经不关心朝廷中除了顾凌虚之外的官员了,毕竟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又哪里有闲心去关心旁人呢?
但是换句话来说,学子气高,若是将此事传到士人学子耳中,就不愁消息散播不开。
三人成虎,人云亦云,一旦此事大肆传开,流言就会变得与原本的事实相悖。
今日之事充其量只是元嘉帝昏聩,不听谏言而引起的意外。但是传言扩散的一广,就会成为元嘉帝怒杀孟颂延。
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么必定会人人自危,无人再思为国。
毕竟孟颂延这样的忠臣都能被君王所杀,谁还敢为国尽忠呢?
今天又有事,只更了一章。
大家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