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2 / 2)

假如韩信不愿意成为帝夫,这些“疑点”就是退路。

为退路专门引导咸阳商家举办庆典——

不对,应该是在设置退路时刚好可以引出七夕节,不然还没必要搞这么麻烦。

她能想出数种操作更隐蔽还更简单的方式。

但这场“策划”并非全然是算计,从争论奶茶是甜的更好喝可以看出来。

她若只是算计韩信的感情,根本没必要起任何“争论”。

………

西南蛮设郡?

李信眼睛一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17、第 17 章(第2/2页)

难道他不在匈奴战区,是在西南?

虽说心潮澎湃,但李信又为云曼公主的胆大妄为心惊。

就算是陛下,也不敢说同时南北两地开战啊。

………

嬴阴嫚成婚数年,膝下已有两个孩子。

可在看到天幕时不由得小声惊呼。

世间竟有如此良缘!

果真是上天促成的婚事,不然怎么会这么巧合,还偏偏巧合得双方都对彼此有意!

半晌,她转过身,红着脸吟诵道: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公主夫婿愣了一下:“我知道啊。”

嬴阴嫚心凉了半截。

好在帝婿总算反应过来,连忙道: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秦律管不着帝女帝婿的夫妻偶语。

嬴阴嫚这才转身,笑意吟吟地与夫婿对视。

………

在通俗小说还未出现、言情小说更是如长夜的秦朝,这样的“故事”可以俘获世间一切有情男女。

无论男女老少、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学识有无,都在极力记下这两句诗歌。

“山有木兮出自《越人歌》,野有……”

试图顺势教导弟子的老师卡住了。

秦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老师,怎么了?”

老者抚着胡须,眼中泛起泪光:“再等等、再等等,以后你们就能学了。”

收敛好情绪,老者开始教导学生《越人歌》。

私学也为秦所禁,但只要求老师身为官吏,没要求只能教秦法。

儒家在大秦也有博士七十余席。

………

大秦文盲率本来就高,《诗经》又是禁书,绝大多数人在记忆“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时根本意识不到那是禁语。

秦吏想依法处置,人手也不够他们把辖下所有文盲都抓一遍。

何况人家现在还不知道那句话是出自《诗经》,真要去抓人,那不成他们宣扬禁书了?

秦吏间商议片刻,纵有极其重视律法之人,也只能选择禀告上官。

秦法责众,但不能是全国的众。

像萧何曹参这样的秦吏,那就完全不带管的。

如果是秦二要禁书,他们或许还得考虑一下仕途。

这明显就是秦二要放开禁书,他们又怎么会去违逆君上的决定?

………

秦二要打破《挟书律》。

李斯盘桓片刻,见陛下面色如常,便将打好的腹稿尽数抹去。

《挟书律》就是他提出的,以禁止儒生以古非今。

陛下因儒生淳于越主张分封制而怒,故而采纳他的建议。

但如今秦二不是公子扶苏。

公主封王都不封地。

这《挟书律》再无存在的必要。

虽然李斯有些怅然,但只要想到公主以他有大才保下他的性命,还要以《秦宪》确定大秦以法治国,这点怅然也就随风而散。

儒学纲常主张“男尊女卑”,公主的性格又像极了陛下。

儒家自身难保。

………

“这是越女对我楚国公子子皙所唱的歌。”

和想要自立为王的项羽不同,曾是楚将的项梁对楚国极为怀念。

项羽不喜读书,无法理解叔父怎会因一句诗潸然泪下。

见侄子面露茫然,项梁也不勉强:

“罢了,罢了……这样也好,也好。”

《越人歌》的传唱,意味着即便再无楚国,世人也会记得曾有楚国。

楚国有公子,为越女所倾慕。

………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韩信本能地想要避开陌生而奇异的感觉。

他不喜欢失控。

然而秦二不是他能避开的人。

那是他已认定的君主,是他刚认识的友人。

还将成为他的妻子。

韩信眼中微光逐渐灼然。

他已做好以天下为聘、求娶帝女的准备。

【更巧的是当年十月,冒顿带着残部西迁,大秦提前吞并匈奴。】

【正应了秦二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