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本也不打算以卵击石,此刻听了顾至的话,再看身后神色各异的部曲,他神色未变,果断转身:
“……走。撤离。”
他已经提前让家眷与幼子撤离,此时离开,仅仅只是调转马头。
下达命令后,曹操离开战场,看向那个毫不犹豫,眨眼间便带着军队跑出三丈远的背影。
方才的话语、决策并无错误之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审时度势、格外明智。
但,不知为何,曹操的心中总觉得不得劲。
“……”
顾至未免跑得也太快了一些。
最初因为顾至“进城相助”而生出的些许感动,此刻已然被冷风吹干。
留给曹操的只有面无表情。
远处,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荀彧倏然一笑,扯动缰绳。
他遥遥凝视顾至远去的背影,带着部曲与家佣离开战场。
……
邢丘城外,济水岸边。
因为下了一场大雨,田间的小路泥泞不堪。
若是成人踩着小路经过,只需停留片刻,草鞋便会沉下去半寸,被烂泥纠缠。
在这样的小道上行走,每一次抬腿都会产生一种拔萝卜的感觉。
曹操的从弟——曹仁,此时就在这儿“拔着萝卜”。
天色是全然的黑,曹仁的脸色也和天色一样,黑得全然。
“全军听令,倍道兼行。”
倍道兼行,军队中要求快速行军的特殊指令。
曹仁身后跟着的四千多个兵丁,在听到这个军令后,无一不拔起腿,试图在泥泞的地上踩出疾行的火星。
这些兵丁,有六百人来自曹氏供养多年的部曲,另外三千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则是在淮水、泗水沿岸活动的游侠。
他们对曹仁的命令保持着绝对的服从。
等到队伍离开泥地,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曹仁身边的中年将军观察着月色,对着曹仁提议:
“天色已晚,此处距离温县还有一大段距离,不如让士兵原地扎营,休息一夜?”
曹仁摇头,亲近地唤了一句“兄长”:
“不知为何,越是接近温县,我心中越是不安……仿佛今晚会有祸事。”
被曹仁称为兄长的中年将领并不是他的亲兄弟,也不是族亲。
中年将领姓夏侯,名渊,是夏侯惇的同族,与曹操一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听了曹仁的话,夏侯渊蜷着蚕眉,在心中衡量了许久,徐徐点头:
“那便赶上一赶。”
两个主帅意见一致,军队继续加急赶路。
队伍的末尾,几个稍显瘦弱的小兵跟着大队伍,吭哧吭哧地跑着。
黑黝黝的夜幕让众人的视野变得局限,也隐藏了矮草间的风吹草动。
军队不远处的密林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似乎是风声在揉着树叶。
风过之处,杂草披靡,一双穿着皂色鞋履,裹着素色行缠的脚踩在树林的边缘,这双脚的主人正漫不经心地观察着这支队伍。
“温县?”
林中的青年咬着这个字眼,眼底漫过笑意,
“倒是巧了。”
青年撷了一把泥,在短褐和行缠上抹了一把,又在溪涧边捋了一小捧水,抹在额头。
他悄悄地跟了上去。
军队的末尾,一个士兵不慎踩中了田边的淤泥,脚下一滑。
这个士兵以为自己会摔得极为狼狈,却没料到,旁边突然伸出一双手,眼明手快地扶住了他。
“没事吧?”
穿着皂色鞋履的青年助他站稳,目露关切。
士兵余惊未定:“多谢……你是?”
“我姓郭,叫我郭六就好。”
青年松开手,状似随意地接话,
“我们走快些,可不要让曹将军等急了。”
士兵愣愣地点头,脑海中微弱的疑惑被“赶路”两个字打断,只余庆幸。
就连边上其他几个觉得青年极其眼生的士兵,在听到这随意而自然的提醒后,也纷纷提起精神,加快赶路的步伐。
没人再去思考“这人好似没见过”“刚才好像没看到这人,是打哪冒出来”——诸如此类,一闪而过的疑问。
“郭六”跟着大部队,一边跑,一边摩挲着肩上的行囊。
听说老朋友在温县,就顺个远路,去瞅上一眼吧。
轻松闲适的心情,在快速赶路的半个时辰后荡然无存。
这群人……竟一点儿也不歇息吗?
“郭六”抹在额上的假汗变成了真汗,游刃有余的微笑逐渐变得勉强。
曾接受“郭六”一扶之恩的士兵凑了过来,关切询问:
“郭兄,你还好吧?”
“郭六”憋着一口气,沉重点头。
望着“郭六”双目空白、生无可恋的模样,士兵欲言又止。
忽然,“郭六”一改半死不活的模样,挺直背脊,目光凝肃地看向远方。
士兵见他停下脚步,也跟着他一起停下。
“要实在跑不动了,要不,我带着你……”
“温县起火了。”“郭六”一把抓住士兵的手,眸光锋锐,“带我去见曹将军。”
士兵一脸懵然:“啊?”
当士兵带着“郭六”,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地从队伍的末尾走到队伍的开头,才被告知——“两位将军早在看到火光的时候,就已带着一队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20、军阵对敌(第3/3页)
骑,加速赶向温县”。
排在队伍最前方的裨将神色凝肃地吩咐众人:
“温县有变,为了驰援将军,后方的步兵即刻开始疾跑——等一等,那个小兵,你在做什么!”
只见“郭六”一个翻身,跨上了军中的骏马。
不等裨将阻拦,他轻甩缰绳,连人带马地冲了出去。
“抱歉——事急从权,借马一用。”
裨将一脸懵逼地看着远去的“郭六”与大马。
望着滚滚飞扬的尘土,他终于回过神,跺脚大骂。
“臭小子!那是本将的马——”
“郭六”骑着马狂奔,还未进入温县,就看见一支百人军队潮水般从城内涌出。
顾至一骑当先,一眼就看到了路中间迎面“驶来”的不速之客。
他稍稍放缓马速,见“郭六”毫不犹豫地勒马,不由多打量了对方两眼。
容貌端正,体长瘦弱,一副病貌。
大致能与顾彦的特质对上。
于是顾至同样勒马,张口就问:“阿兄?”
“郭六”:“……”
顾至重新张口:“顾彦?”
“郭六”歪了歪头:“顾彦是何人?”
顾至扭过头:“认错了,告辞。”
就准备策马离开。
“等等。”
“郭六”出声喊住了他,
“你可识得颍川荀彧——荀文若?”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