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60-70(第1/17页)

第61章 能联系你们学校的种质库吗?

卿孟祝家的莲蓬多了之后,光靠他自己就采不过来了。

全靠自己弄也太累,他干脆请卿平墩跟他一起采。

好在莲蓬基本高出莲叶,坐船一进池塘,基本扫一圈就能判断出哪些莲蓬可以摘,哪些不能。

他们不要莲梗,直接将莲蓬割下来扔船舱里,装满一船就运到岸上,然后再用小三轮拉回卿孟祝家。

卿孟祝没买小三轮,卿平墩帮卿孟祝运辣椒的时候顺便把莲蓬运回去。

一辆小三轮就能把当日采的所有莲蓬运完,不用跑第二趟。

因为鲜食莲子比较难卖上价,莲蓬运回家后,卿孟祝让人将莲子剥出来,然后手工剥掉莲子的外壳,再将莲心穿出来,另外烘干。

这一步比较麻烦,卿孟祝也不爱干这种细致活,剥莲子这步同样在村里的群里请人。

他原本想请一两个人,村里的老人们表示,想过来他家里剥莲蓬顺便聊天。

大家商量了一下,卿孟祝最终决定不请固定的人,村里谁愿意来都剥都行,先到先得,剥完就没有了。

正好他家的莲蓬产量也不稳定,有时多有时少,请固定的人其实不太好算价钱。

商量好后,村里的老人们每天吃完早饭就会过来帮他剥莲蓬穿莲心,两块一斤,能将莲子处理得干干净净。

外面镇上帮忙处理莲子也是这个价格。

镇上也有人买了专门剥莲子的剥皮机,莲蓬放进去,三两下莲子就能出来。

机器不仅能剥去硬硬的外壳,还能把莲子外面那层红色的种衣给磨干净,农户拿到手的就是白白嫩嫩的成品莲子,再烘干就可以出售了。

卿孟祝不追求卖相,且莲子的种衣也有保健功能,他统一留下来,所以他家的莲子是市面上比较少的那种红莲子。

老人们过来帮忙剥莲子,除了想挣点零花钱外,主要也顺便聚在一起聊天。

看卿孟祝喂完鸭子从外面回来,老人们拉着他七嘴八舌地问:

“孟祝,你家的莲子这么好,留不留种啊?”

“留种的话我跟你买点?”

“孟祝你家的莲子卖不?要是卖,我们叫亲朋好友一起过来帮你买了。正好我们亲手剥出来的莲子,吃着也放心。”

老人们常年跟农作物打交道,很是识货,一看就知道卿孟祝家这莲子是好东西,热情也高了许多。

谁家都有亲朋好友,想买点好货不容易。

卿孟祝拿过一张小板凳坐在旁边,笑问:“要是卖,我这莲子能卖多少钱?”

“外面剥好的一斤鲜莲子能卖25,你这莲子好,我看卖35、40也卖得出去。”

“那不行,我家干辣椒都卖1000块了,莲子怎么也不能比辣椒便宜。”

“哎,那么贵啊?”

“我这莲子不一般嘛,从种的时候大家就看见了,我亲自用莲子育的苗,后面移栽、管理、施肥,每一步都比别人干得细致。别说其他的,我家光是肥料就是用2块钱一斤的鱼发酵出来的。”

“你要这么说也是,你家的塘一看就比别人家管理得好。”

“要1000块一斤,那你家光莲子,今年是不是就能挣个几十万?”

“成本也要钱,不能光看收入啊。”

“那留种呢?”

“留着呢,不敢卖,怕莲子种出来的莲品质不稳定,谁想要我送他几颗。要是想大规模种,还是去外面买商品莲比较好。”

老人们一边聊天一边剥莲子,上午十点多的时候就剥完了。

卿孟祝一个个称了,给老人们算完钱,然后将莲子放到小型家用粮食烘干机里烘着。

最近天气不是很好,一来台风就下雨,一个星期能下一两天的雨。

卿孟祝感觉每天晾晒作物实在太麻烦了,就买了台烘干机,刚好除了莲子之外,他家的辣椒和其他蔬菜也用得上,并不会浪费。

今天一共剥出了四十三斤莲子,卿孟祝将莲子倒进烘干机后,设置了含水量为11%的烘干目标。

烘干机自带水分检测仪,要烘干到这个地步可能需要四五个小时,刚好烘到他午睡起来就可以把莲子收起来了。

明春晰上班去了,卿孟祝将院子打扫了一下,又把莲蓬皮拿去碎草机那边切碎。

他们家的榛鸡、鸭子和大鹅都不吃莲蓬皮,碎好的莲蓬皮只能用来发酵。

每当这个时候,卿孟祝就有种养头牛或者羊的冲动,不过感觉不是很忙得过来,只能暂时作罢。

下午,卿孟祝一觉睡醒,发现岑智明给他发了信息,说想过来找他玩。

卿孟祝顺手回消息,让来就是,他现在就在家。

大学生们完全没跟他客气,看他答应了,马上兴冲冲地表示,现在就骑电动车过来。

四十分钟后,岑智明、晋冲山和牛锦灏三人骑着电动车就过来了:“孟祝哥,我们好想你,给你带了西瓜。”

护法和护卫看到热情的大学生们,警惕地叫了几声,被卿孟祝制止,它们才安静地站在院子里。

三个大学生一点都不认生,和生人聊得起来,和生狗也聊得起来,一看两只狗子,激动地走上前:“哇,孟祝哥,你家的狗子好威风!”

卿孟祝给他们介绍:“左边这只叫护法,右边这只叫护卫,可以撸,但是别太热情,它们会害怕。”

晋冲山一句“卧槽”脱口而出:“孟祝哥,你家的左右护法啊?”

卿孟祝笑:“不算护法,它们是我家的家庭成员,算半个劳动力。”

晋冲山:“真的?它们能干什么?”

卿孟祝:“那可就多了。来,先进来喝茶。”

三人跟着卿孟祝进了客厅,一下就将卿孟祝家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

岑智明先说话:“孟祝哥,我们来想看看你家的莲。”

卿孟祝看了眼外面的太阳:“行啊,你们要是不急的话,等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再去池塘看吧?现在先看看我家烘干的莲子?”

三人一路骑电动车过来,早被太阳晒得满头都是汗,闻言也没什么意见:“都可以,孟祝哥你来安排。”

卿孟祝先去杂物间把刚刚装好的莲子抓了一碟出来给他们看:“这就是我家烘干的莲子了,应该比市面上的莲子要大一点?”

岑智明看着莲子脱口而出:“哪里是大一点?明明大很多!”

牛锦灏:“孟祝哥,你家的莲不是用莲子种出来的吗?第一年莲子就这么大吗?”

卿孟祝点头:“可能因为今年天气不错,我施肥也多。”

岑智明拿起一颗莲子看,又想到自己那几乎被斜纹夜蛾啃光了的莲,都要留下心酸的眼泪了:“今年的天气——好吧,是我菜。”

卿孟祝招呼他们:“尝尝。”

晋冲山:“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60-70(第2/17页)

祝哥,你家的莲子不去掉红衣吗?”

卿孟祝:“后面可能卖给人煲汤,外面这层红衣有用,暂时就不去了。”

要不是莲子成熟后莲心比较苦,且他想额外做一点莲心茶,莲子的莲心他也不会去。

晋冲山:“那会不会不那么好卖?”

卿孟祝还没来得及说话,岑智明先说道:“你太小看我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了,好东西怎么可能愁卖?孟祝哥,你家的莲子好吃,就是有点硬。”

卿孟祝:“我特地烘干一点,方便保存。”

在聊天当中,太阳慢慢下山,卿孟祝就带他们去池塘那边看莲。

现在卿孟祝家的莲花只剩寥寥几朵,高出莲叶只有满塘的莲蓬,嫩绿、浅绿、深绿、边缘开始干枯……各种各样的莲蓬迎风招展,很是壮观。

岑智明感觉不可思议:“孟祝哥,你家种的不是莲子和莲藕兼产的莲吗?怎么那么多莲蓬?这莲蓬看起来比专门产莲子的子莲结得还多了。”

卿孟祝:“确实是兼产型的莲,底下已经开始长莲藕了。”

岑智明愣是不信:“不可能吧?可以看看莲藕吗?”

卿孟祝:“我下去摸给你们看。”

说着,卿孟祝挽起裤脚准备下水:“莲梗比较刺挠,你们别下来了。”

三个大学生看着他:“你一个人行吗?”

卿孟祝:“这有什么不行的,我就在池塘边缘给你们采点藕。”

莲作为家里重点作物,卿孟祝一直很关注,底下的藕长得怎么样,他一清二楚。

他走进水里,很快就在淤泥中摸出了一段藕。

现在的藕还没完全膨大,看起来跟卿孟祝的手臂差不多粗,细细长长的,一看就很嫩。

卿孟祝折了一段给岑智明他们,又去摸第二段藕。

岑智明接过藕,将藕掰成几节,分给晋冲山和牛锦灏,而后将藕放在衣服上擦了擦,用牙齿咬掉外皮,“咔嚓”一下就开始尝藕肉。

卿孟祝听到声音后抬头被他吓了一跳:“哎,不能生吃,小心寄生虫。”

岑智明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孟祝哥,这藕好嫩好甜啊!”

卿孟祝:“是吧,夏天的嫩藕是这样的,比藕带要甜一点,不如老藕硬。”

岑智明:“对对对,好吃。”

晋冲山和牛锦灏听馋了,晋冲山指指边上的河问道:“孟祝哥,我们能去河边洗了吃吗?”

卿孟祝本人有时候也会去河边洗个番茄黄瓜什么的,直接吃,闻言便道:“我有时候也会洗,看你们讲不讲究了。”

晋冲山嘿嘿笑:“不讲究,讲究就不学农了。”

卿孟祝又采了两段藕,上岸后,跟他们去洗藕。

大家就站在河边啃生藕吃。

卿孟祝问:“你们觉得我家的莲怎么样?”

三人齐刷刷地竖起大拇指,默契极了。

卿孟祝:“我想联系你们学校的种质库来着,不知道这莲能不能达到要求?”

晋冲山和牛锦灏看向专门种莲的岑智明。

岑智明立刻说道:“我觉得能!回去我帮你问问。”

卿孟祝原本想写邮件过去问问来着,又担心直接找上门去,对方不理会,就想着等用来留种的莲子成熟了再去问。

卿孟祝:“会不会很麻烦?麻烦的话过一段时间我自己给你们官网发邮件问好了。”

岑智明:“一点都不麻烦!我师兄师姐正全世界求爷爷告奶奶地收集种质资源呢,你这种主动联系的农户他们求之不得。不过——”

岑智明问道:“孟祝哥你家的莲这么好,不自己尝试做商业开发吗?”

卿孟祝:“我没那么多的精力,还是交给国家吧,要是能开发出来惠及国人就挺好的。再说,也不一定是莲种好,可能跟我在里面撒了特别多的肥料也有关系。”

除了肥料发酵粉发酵出来肥料之外,还有灵珠渣,卿孟祝真不确定去掉这些,从星际商城得到的这款莲就比本地的莲要优越。

所以,这款莲还是交给国家研究好了,反正他之前送去检测过,这款莲叶没什么特殊的,不会暴露星际商城的事。

岑智明热心道:“我现在就给师姐发信息,孟祝哥,我能拍你家的莲塘吗?”

卿孟祝:“拍吧,他们要是感兴趣,过来参观也可以。”

第62章 我和莲科所的所长一起过来

卿孟祝带着岑智明三人在莲塘里逛了一圈,然后又去菜地里摘菜,准备带他们回去吃饭。

卿孟祝让三人爱吃什么摘什么,晚上多炒几个家常菜。

三人感动之下,恨不得当场认义父。

此时正是蔬菜丰富的时候,卿孟祝家的菜地里满是鲜嫩的蔬菜,品种比一般的小超市还丰富一些。

三人在地里逛来逛去,很有分寸地每人各选了一道菜。

晋冲山想吃番茄炒蛋,岑智明想吃虎皮青椒,而牛锦灏想吃虾米焖冬瓜。

卿孟祝一一答应,表示晚上再添两道炒菜和一道甜品就够了。

他们回去的时候,明春晰已经在家了。

明春晰打开院门,晋冲山三人看着他,感觉有些陌生,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称呼。

卿孟祝主动朝晋冲山三人介绍道:“这是我男朋友明春晰,你们叫春晰哥就行。”

明春晰打招呼:“你们好。”

晋冲山三人齐齐鞠躬:“春晰哥好。”

说完,牛锦灏说道:“今天打扰了。”

明春晰:“不打扰,你们多来几次,家里能热闹点。”

卿孟祝和明春晰并肩进了屋。

晋冲山三人才反应过来他们的性向不一样。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露出了惊叹之色,惊叹之中又有点兴奋。

看见两个特别好看的成年男性在一起,哪怕三人都是直男,也忍不住好奇,又觉得他们有种别样的酷感,跟三人想象中的成人世界不太一样。

晋冲山三人不是第一次在卿孟祝家蹭饭了。

这次,三人还是主动打下手。

卿孟祝炒菜,明春晰先把银耳莲子羹煮上,方便等会儿当甜品。

他们分工合作,厨房的气氛看起来特别和谐。

牛锦灏择着辣椒问道:“孟祝哥,你们平时都一起做饭啊?”

卿孟祝笑眯眯:“是啊,一起做饭比较快。不过我们一般不会做特别复杂的菜,都是简单吃点。”

牛锦灏:“真好,希望我毕业之后也能找到跟我一起做饭的对象。”

晋冲山:“我就不求能找到一起做饭的对象了,能找到一起吃饭的对象就挺好。”

卿孟祝:“都会有的,记得主动争取。”

大家一起做饭,做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60-70(第3/17页)

的速度就特别快。

等菜端上桌,明春晰看莲子银耳羹也好了,便提前盛出来放到冰水里镇着,方便饭后吃。

大学生们吃饭的速度本来就快,加上今天的菜很好吃,吃饭的速度就更快了。

好在他们还算斯文,饭桌上没出现抢菜的现象。

吃完之后,卿孟祝又将银耳莲子羹端出来给大家吃。

银耳莲子羹里面放了蜂蜜,跟一般放糖的莲子羹不太一样,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味道清甜,尤其银耳的口感很是滑润,莲子又有点面,配上黏稠的糖水,十分能抚慰人的馋意。

大家都表示很喜欢这道甜品,尤其吃多了虎皮青椒的岑智明。

岑智明顶着肿起来的嘴唇说道:“真舒服,我好像尝到了蜂蜜的香气和莲子的香气?”

卿孟祝:“会有一点,我们的莲子比较完整,香味更足一些。至于蜂蜜,这个是百花蜜,香气本来就很足,哪怕只放一点点也能尝得到。”

晋冲山:“刚刚我就想说了,孟祝哥你们家的莲质量真好,无论莲花、莲蓬还是莲藕,跟市面上的都不太一样。”

卿孟祝:“所以我才说想把它交到种质库去嘛。”

岑智明:“孟祝哥你放心,我们已经跟师兄师姐联系了,说今晚就会上报,等有消息我们再告诉你。”

卿孟祝:“那我就等着了。”

卿孟祝猜测通过农大的学生联系他们的种质库,速度应该比通过社会手段联系要快一些。

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给他打电话。

给卿孟祝打电话的人自我介绍叫“嵇青林”,是农大的教授兼种质库的副主任,他表示看过资料后,对卿孟祝家的莲很感兴趣,想实地过来看看。

卿孟祝一口答应下来,说最近两天都有空,随时来看都行。

嵇青林在那边不太好意思:“昨天汇洋区莲藕科学研究所的伍天庆所长对你们的莲也特别感兴趣,想一起过来看看,不知道方不方便?”

卿孟祝倒没想到附近还有个莲藕科学研究所,听了之后,立刻说道:“可以的,欢迎你们随时过来。”

嵇青林:“我们今天下午过来,方便的话要麻烦您给我们发个定位。”

卿孟祝:“您可以直接加我微信,就是这个号码。”

嵇青林:“那太好了,之前就想加您,又担心会打扰到您,那我们微信上聊。”

卿孟祝挂断电话之后却收到了两个微信好友申请,一个正是嵇青林,另一个却是嵇青林口中的伍天庆所长。

卿孟祝猜测他们打电话的时候就在一起,利索地通过好友申请之后,卿孟祝干脆给三人拉了一个小群,在群里发了定位,又约了下午参观的时间。

下午,两人如约而来。

两人都特别低调,没有带学生或者助理,直接开着车就来了。

嵇青林矮瘦,伍天庆高瘦而秃,两人的皮肤都比较黑,看起来毫不起眼,除了都戴着眼镜之外,和村里的老农也没什么区别。

三人汇合,寒暄一番之后,卿孟祝带他们去池塘边。

卿孟祝说道:“我观察过,我家的莲无论质量还是产量,都比同乡的莲要好些。我感觉它的品种应该比较优良,就想着交到种质库去,希望能对我国莲的种植和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嵇青林很感兴趣:“您家的莲是哪个品种?我们农大的品种吗?”

卿孟祝摇头:“这是我爷爷奶奶他们留下来的老种,老人已经去世了,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哪个莲种。”

伍天庆更关心种植方面的事情:“您说春天才用莲子种下去,现在就长到这个程度了,那您家的莲长得很快呀。”

卿孟祝:“是有点,这也是我比较惊讶的地方。”

伍天庆:“不知道您当时一共种下了多少莲子?”

卿孟祝不敢说得太清楚:“四五百颗?刚开始种的时候,它们的数量不是很多,后面才长满池塘。”

嵇青林和伍天庆围着池塘开始看,大鹅们就生活在池塘边,见到陌生人过来,它们张着翅膀嘎嘎叫着要来追。

卿孟祝赶忙从莲叶丛中抽出一根竹竿,驱赶想要攻击的大鹅们。

赶了好一会,大鹅们才作罢,不再试图过来叨人。

伍天庆看着半大的大鹅们:“您还在池塘里养了大鹅,这也算是套养吧?”

卿孟祝:“不知道算不算,我白天才把它们赶过来,晚上又要赶回去,主要大鹅的领地意识比较强,有它们在这,能守着点莲。”

嵇青林和伍天庆都有实际的种植经验,知道有时候会有人顺手偷农作物。

闻言,嵇青林笑道:“您这招实在是高,一举两得了。”

伍天庆:“它们会吃莲花莲叶吗?”

卿孟祝:“会吃一点,吃得不多,莲叶长得很快,被大鹅们吃掉一点,很快又会有新的叶子长出来,所以没关系。”

伍天庆用手格开莲叶莲蓬,看底下的水:“您家的水很瘦啊,我还注意到里面养了虾?”

卿孟祝:“对,其实就是看着比较清澈,里面的营养物质还是挺足的,我基本每个星期都会给池塘追肥,有时候一个星期追两次。”

伍天庆:“我看大多数人种莲都是跟小龙虾套养,您这边跟虾套养是因为?”

卿孟祝:“主要我们这边的青虾资源很丰富,河里就有许多青虾,我感觉这里很适合青虾生长。小龙虾的话,因为我本人没有养殖小龙虾的经验,对后续的小龙虾的销售也有一定的顾虑,就没养小龙虾了。”

伍天庆盯着水底下游来游去的青虾:“青虾养得顺利吗?这么清澈的塘水,青虾在里面主要吃什么?”

卿孟祝顺手拿竹竿格开莲叶莲蓬:“其实我底下也种了轮叶黑藻,青虾能吃轮叶黑藻和莲叶,淤泥里也有许多有机碎屑可以吃。我家的虾长得还挺肥,目前来看应该没问题。”

卿孟祝将能说的都说了,嵇青林和伍天庆看他逻辑很清晰,话说的特别清楚,连忙逮住他,围绕着他这套套养模式问了个遍。

末了,伍天庆提出请求:“我们能看看底下的淤泥吗?你这水实在太清澈了,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我想看看淤泥的情况。”

卿孟祝:“可能我们家的淤泥吸附效果比较好,我在塘底留了二十厘米的淤泥,淤泥的深度应该是合格的。您二位稍等,我这个是深水塘,我下去取淤泥。”

卿孟祝手边没有桶,干脆摘了两片大荷叶,取了两捧淤泥给他们看。

池塘底下的淤泥肥沃如膏,摸起来极为细腻,甚至有点流体的感觉,哪怕轻轻搅动,淤泥的细小颗粒泛起来,也很快就沉底。

嵇青林和伍天庆还真没看过这样的淤泥,一时大为赞叹。

卿孟祝带他们看完淤泥又去河边洗手,而后过来摘莲蓬给他们品尝。

池塘里的莲蓬有老有嫩,卿孟祝两种都摘了。

嫩莲蓬还没成熟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有种正在灌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60-70(第4/17页)

的感觉,清甜软嫩,一咬浆汁全都出来了,连里面的莲心都是嫩黄的,并不苦,反而有种别样的清香。

老莲蓬取出来的莲子又脆又甜,不过有点硬,已经不太适合生吃,更适合用来做食材。

伍天庆吃完半个莲子,对卿孟祝说道:“别的不说,光是这莲子的味道就有推广的价值了。”

卿孟祝笑:“只要是吃过我家莲子的人就没有不夸的,我家莲子的味道确实好。”

嵇青林:“更难得的是,您看清楚您家莲子的价值,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我们。有您这样新一代的农业人真是我们的幸运。”

卿孟祝被夸得脸有点红:“应该的。我家有烘好的莲子,可以留作种子,我把那些莲子给你们?”

伍天庆:“我可以再要两株底下长着的莲吗?”

卿孟祝爽快地答应了:“当然可以,等会我就下去挖。”

嵇青林忙道:“我也想要两株。还有莲子,您那边有多少?我们分一分。”

卿孟祝:“我留作种子的莲子大概三斤多,你们要的话等这批莲蓬成熟了,还能再留一点。”

嵇青林:“我大概需要五斤,后续麻烦您再留一点种,您按市场价卖给我就好。”

卿孟祝想了想:“还是送吧,我家莲子的市场价比较贵,大概要一千多一斤。”

嵇青林笑:“我们公对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也好做记录。”

卿孟祝想到上次他给年辛斐送辣椒苗的时候,年辛斐也这么说,于是答应了下来:“那可以留作种子的莲子卖一千二一斤,莲卖五百一株?”

嵇青林:“没问题,您到时候给我们写个收据就可以了。”

伍天庆:“我也一样,您同样按这个规格来。”

大家谈好了价格,卿孟祝去菜地那边拿蔬菜筐,打算给他们挖莲让他们带回去。

挖的时候,卿孟祝随口跟他们聊天,才知道他们把种子带回去之后要先种到育种缸里,打上标号,再根据植株的表现慢慢选育。

当代的育种和卿孟祝想象中的也不太一样,现在的基因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育种人想要什么性状,直接截取种子的基因,进行基因聚合,再培育出新品种。

正是因为这种培育方式,现在大家对种质资源很重视,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搜集种质资源进行纯化,而后利用这些种质资源,选取优良基因进行聚合。

卿孟祝听到一个个陌生的名词,直感觉现在已经不是能走野路子的时代了。

专业的事情果然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像他,他没有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培训,多半没办法进行繁杂的基因组合实验。

卿孟祝心里果断放弃育种这条路,不过在送两人回去的时候对他们提出了请求:“等以后新的莲种出来了,能不能先考虑我们这边,在本地推广试种?”

两人都答应了下来。

嵇青林笑道:“你放心,哪怕为了成本考虑,我们也会优先在本地开辟相关的种植基地。”

伍天庆:“我们是汇洋区的莲科所嘛,培育出新种子了,肯定也是为了我们本地的老百姓服务。”

卿孟祝:“主要好些人问我莲种的事,我担心直接将莲种给他们,新种出来的莲性状不稳定,产量反而不高,就没给。”

嵇青林:“用种子种,新莲的形状肯定不稳定,直接用藕种会好些。”

卿孟祝笑笑:“我明年可能会扩种,这两口塘的藕应该要留给自家。”

伍天庆:“你家的莲那么好,扩种肯定也没问题。你现在就两口塘,我也觉得有些少了。”

卿孟祝很乐观:“我才第一年种,慢慢来嘛。”

第63章 你的好朋獭给我送了条鱼

家里最近的事情有点多,卿孟祝刚卖完一批莲子就忙着买孵化箱孵榛鸡那批受精的蛋。

他不知道这批榛鸡的产蛋量怎么样,但是现在已经积攒了三百多个,数量已经不算少了。

因此,他特地花了四位数的价格买了个大型孵化箱。

榛鸡属于比较冷门的禽类,还是走禽,他以前拿榛鸡和鸽子对照着养,但它和鸽子其实不太能对得上。

比如孵化时间,榛鸡蛋和鸽子蛋的个头虽然差不多,但榛鸡孵化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大概需要25天,鸽子蛋的孵化时间只要18天。

卿孟祝对照着鸽子的情况对照不下去了,只能老老实实地询问同行。

同行告诉他,榛鸡的孵化跟当地的温湿度都有关系,和榛鸡蛋本身的新鲜程度也有关系,要根据受精蛋的情况一直调节,不能从头到尾都保持一个温度。

卿孟祝完全没有经验,只得买了温度计,每天和同行视频,有偿请对方帮忙判断他这批榛鸡蛋的孵化情况。

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很快,处暑也过完了,秋意越来越深了,卿孟祝和明春晰早起的时候还得加件薄薄的长袖衬衫当外套。

这天,谭文磊叫住卖完菜的卿孟祝:“孟祝,你之前育苗的石刁柏怎么样了?”

卿孟祝一拍脑袋:“我这两天刚想跟你说来着,长苗了,可以准备移栽了。你现在有空不?要不就现在过来看看?”

谭文磊兴奋地说道:“我立刻过来。”

卿孟祝把育苗杯放到空着的农田里,此时育苗杯里不仅长出了石刁柏,还长出了细细的杂草。

卿孟祝看着有些杂乱的育苗杯,伸手揪了根杂草:“这段时间太忙了,没怎么注意打理,等过两天我再拔一次草,顺便连番茄地和辣椒地的杂草一起处理了。”

谭文磊:“还是人工拔吗?不打药?”

卿孟祝:“不打,我要是忙不过来,就请几个人,打药不安全。”

谭文磊点点头,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石刁柏上了:“这石刁柏长得那么细啊?”

石刁柏长出来的芦笋粗粗壮壮的,看起来很肥嫩,石刁柏发出来的芽却跟柳条一样,细细弱弱的,还东倒西歪,很难想象两者居然是同一种植物。

卿孟祝:“是啊,它长大了看起来有点像灌木,现在还小,就这个样子了。你种下去之后,搭个架子,要不然会倒伏。”

谭文磊感慨:“之前还真没想到它的苗会是这个样子。现在怎么移栽?直接挑长得好的拿去种?”

卿孟祝将石刁柏给他挑出来:“不是,石刁柏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我们要挑雄株,光挑长得好的也不行。我给你挑。”

谭文磊才想起来:“雄株长出来的嫩笋比较粗壮,寿命也比较长,是吧?”

卿孟祝:“对,大家种的时候一般都种雄株。”

卿孟祝把谭文磊要的石刁柏挑出来,又跟他说了一遍要怎么种,种好后要怎么搭架子等。

谭文磊作为老种植户,一通百通,卿孟祝一说他就明白了。

谭文磊:“你有那么快移栽吗?还是再等一段时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60-70(第5/17页)

卿孟祝点头:“傍晚我就移栽吧,省的过两天忙起来又忘了。”

谭文磊:“就种你家篱笆那边?”

卿孟祝:“对,方便管理,也让篱笆变得好看一点,光秃秃的竹篱笆看着有点丑。”

两人说完话,谭文磊用畚箕提着石刁柏的苗回去了。

石刁柏的寿命有十几年,不适合种在种菜的田里,他要提回去,移栽到山上的梯田里去。

卿孟祝想了想,干脆去菜地里拿了蔬菜筐过来,也挪了一批苗打算抱回去种。

他挑的苗都是长势差不多的雄株。

用育苗盘育苗就是有这个优势,移栽的时候可以把高度差不多的壮苗一起挑出来,等后面移栽好,苗的长势就比较统一了,方便统一施肥、给药、授粉、采摘等。

要是直接拿种子播在地里,种子发芽的时间不一样,长出来后,苗的弱壮也不一样,田里的植物参差不齐的,就不太方便管理。

移栽一般选择太阳下山之后进行,避免植株被阳光暴晒,成活率降低。

而植株吸足水分,经过一晚上的休养,一般第二天都能缓过来,所以卿孟祝现在把苗拿回去,还得等下午才能种。

卿孟祝正忙活着,手机响了起来。

他开了陌生来电静音的设置,能打进电话来的都是亲朋好友。

想到这点,他脱下手套接了电话。

打电话过来的是赵和曦:“孟祝,这周你们怎么过?”

卿孟祝听着他兴奋的声音,笑了一下:“就普通地过,你有什么活动要请我们吗?”

赵和曦:“那倒没有,我想过来钓鱼,又怕打扰你们过二人世界,你们要是没有活动我就过来了。”

卿孟祝夹着手机答应下来:“你来吧,这个星期没活动。”

赵和曦:“那我来啦。我有个同学在郊区养羊,我跟他订购了一只,你想要处理好的羊肉还是直接给你送活羊?”

卿孟祝想了想:“还是要处理好的羊肉吧,我也没有彪悍到那个地步。”

赵和曦:“好嘞,那我周六早上过来。”

赵和曦说周六早上,周六早上七点多就带着羊肉过来了。

卿孟祝都感到惊奇:“你该不会把你同学硬生生从床上拉起来给你杀羊吧?这么不人道?”

赵和曦:“怎么可能?他们家平时就是这个时间点杀羊的,我趁着新鲜过去拿。”

赵和曦从后备厢抱出一个巨大的冷藏盒:“我同学说羊肉要排一下酸,今天吃的话不用冷冻,直接放冰箱冷藏就好了。”

卿孟祝:“那就傍晚吃吧,中午吃来不及了。”

赵和曦:“好嘞,羊肉能留点给护法它们吗?”

卿孟祝:“留留留,听你的。”

他们说话的时候,明春晰走出来。

赵和曦热情地打招呼:“春晰,我又来麻烦你们了。”

明春晰摇头:“没麻烦,不用客气。”

赵和曦将羊肉抱进厨房:“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要是都没有,我就去找水獭它们了。水獭它们都在洞里吧?”

卿孟祝:“不在,现在应该还在池塘那边。我们刚刚去摘菜的时候,水獭和赤狐都还在那边。”

赵和曦兴冲冲地整理鱼竿鱼饵鱼护:“那我去找它们!”

卿孟祝追在他后面喊:“你别开车了,骑电动车过去吧。”

赵和曦便换了电动车。

赵和曦很快走了,卿孟祝转头看明春晰,推着他进屋:“你昨天加班到那么晚,今天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明春晰:“我的生物钟就是这个时候醒的,多睡一会也睡不着。等我喝杯咖啡就精神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