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2 / 2)

卿孟祝看到牛之后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让卿孟祝惊讶的不是牛就在前面,而是他家的牛做出了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动作!

——居然有一头小牛用前蹄搭住竹子,凭借自身的体重将竹子压弯,然后其他牛跑到前面去啃食竹子的叶子!

云镜竹属于楠竹,作为一种散生竹,它长得很高大,成竹有十多米高,竹竿靠近地面的部分根本不长枝条,只有在顶端才长,竹冠离地面起码有五六米的距离。

因为竹冠离地面比较远,卿孟祝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很少抬头去看竹冠,也就没有发现竹子的叶子居然被啃食过。

这群牛居然在吃竹叶!

竹叶所蕴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质地也比较粗糙坚硬,对于牛来说根本不是一种优良的牧草。

山上有那么多杂草,牛也不缺食物。

按理来说竹叶不应该在它们的食谱之上,可不知道哪头牛开了先河,它们开始吃竹叶了。

卿孟祝赶过去查看,一群牛受惊之下很快跑到了前面,那棵被压弯的竹子一被放开,很快回弹到了正常的形状。

他此时仰头看,才能看见顶上的竹叶被啃掉了一部分。

牛啃枝叶的时候通常是一把叶子一把叶子地啃过去,叶子啃完又会长出新的叶子,所以他哪怕砍过竹子,也没有发现竹叶已经被啃过。

竹林里还有那么多虫子,竹叶被啃食过可太正常了。

卿孟祝盯着头顶上的嫩叶,心里有点好气又好笑的感觉。

他种了那么多竹子都没有发现竹叶能用作饲料,这群牛反而发现了。

怪不得它们不吃茭白的叶子,茭白叶的品质顶多是“良品+”,撑死了也就“精品-”。

这些竹叶就不一样了,随便一棵竹子的竹叶品质都有“优品-”,有的还是“优品”,现在更是出现了“优品+”的竹子,未来“优品+”的竹子会越来越多。

这群牛在竹林里游荡,肯定不缺品质上乘的嫩竹叶吃。

卿孟祝一边想一边摇头,怪不得他觉得这群牛最近的状态很不错,皮光水滑的,长得也很快,才半岁大就已经有两三百斤。

原来它们悄悄给自己加餐呢。

不愧是生物,就是会趋利避害。

卿孟祝不能一个人惊讶,他坐在竹子下面给明春晰发消息:【我找到这群小牛了,你绝对猜不到它们在干什么。】

过了几秒,明春晰回到:【它们在吃榛鸡的蛋?】

卿孟祝:【嗯?你脑洞开得比我还大?!】

明春晰:【我看资料,牛这种草食动物偶尔也会吃一吃肉和蛋,所以不是吗?那它们在干什么?】

卿孟祝:【它们在吃竹叶!】

明春晰也有些意外:【牛能够吃竹叶?不是说竹叶不好消化?】

卿孟祝:【是吧,我也很意外,不过后面想一想,牛有好几个胃,能吃点竹叶也不奇怪,再加上它们吃的竹叶都是嫩竹叶,汁水丰富,应该比老竹叶好消化一点。】

明春晰:【这样就说得过去了,跟它们会吃桑叶一样。】

卿孟祝:【桑叶里面蕴含的营养物质还是比较多的,我查过了,也有养殖户会用桑叶养牛,竹叶就真的很少见了。】

明春晰:【我们的竹子与众不同,牛也与众不同。】

卿孟祝:【这个倒是真的,它们跑到前面去了,我继续观察一下,等晚上回来我们再聊。】

卿孟祝跟明春晰聊了几句,将手机揣到兜里,上前追牛去了。

他们养牛已经养了挺久,平时经常跟牛群打交道,牛也不怕他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80-190(第6/15页)

在短暂的受惊之后,牛群很快又瞄准了新的竹子,利用体重把竹子压弯,然后有牛去前面啃食竹叶。

多观察了几下,卿孟祝发现,能被牛压弯的基本都是嫩竹子,老竹子的硬度更大,韧性没那么强,不容易被压弯。

反倒是这些新竹子,牛一压一个准。

嫩竹子长出来的竹叶也更嫩,更容易消化,应该会更符合这群挑嘴的牛的采食需求。

他们经常有采竹子的需求,会把老竹子砍掉,把空间留出来给新竹子生长。

也就是因为这个,竹林里的新竹占比比较大,牛群才能一直啃食竹叶。

跟在牛后面的时候,卿孟祝也发现了,他们家的牛并没有一直吃竹叶,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会啃食地上的野草,还会特地选那些鲜嫩的野草吃。

嫩竹叶本来就跟野草有点像,两者混在一起,经过消化之后,他们就更分不出来了。

平时他们很少观察牛粪,就算偶尔看到里面有竹叶,也只以为是牛在竹子底下吃草,不小心吃了掉落的竹叶,压根没往牛会专门吃竹叶的方向想过。

怪不得牛吃了那么多竹叶,他们也没发现。

卿孟祝一边观察,一边唏嘘地摇了摇头。

傍晚,明春晰回来的时候,卿孟祝跟他说了这件事,末了,说道:“我觉得以我们两座山的竹林,养活五头牛确实少了点,我们再买二十五头吧,我有点好奇吃竹叶长大的牛最后会有什么表现了。”

明春晰完全没意见:“还去原来的养殖场买?”

卿孟祝:“对!这次我们买大一点的牛,统一买半岁的,尽量买跟我们家的牛同批的牛。”

明春晰:“那要买公牛吗?还是只买小母牛?”

卿孟祝想了想:“再买一头小公牛吧,我们一共养两头小公牛,到时候也有挑选的余地。”

买头公牛养大了留着配种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到时候想找靠谱的种牛也不容易。

卿孟祝他们的公司在附近已经挺有名了,找的又是老养殖场,说要买二十五头好一点的半岁牛,养殖场的负责人十分热心,直接挑了好牛出来,让他们优中选优。

他们养了这么久的牛,对牛有了一定的认知,挑的时候,卿孟祝顺利地挑出了想要的小牛。

新买的牛带回来之后,卿孟祝将它们暂时隔离在后院。

卿孟祝拿茭白叶喂它们,它们吃得十分欢快,一点也没嫌弃,不像山上那五头挑嘴的小牛。

他确定了,茭白叶确实没问题,山上的牛不吃只是因为它们找到了更好的草料,有点看不上茭白叶了。

卿孟祝摇摇头,小动物也很聪明,趋利避害这事完全是本能啊。

赵和曦听说他们家又养了牛,特地跑过来围观,还对卿孟祝说道:“之前怎么劝你们都不养更多的牛,现在怎么忽然就想起了买小牛?”

卿孟祝将牛会吃竹叶的事情说了一下:“之前担心山上又养榛鸡又养牛,容纳不了那么多动物,现在看来是我们白担心了。”

赵和曦瞪大眼睛:“牛用身体把竹子压弯是什么景象,有照片吗?我看看。”

卿孟祝还真拍了照片,当即就掏出手机给他看照片。

赵和曦看了之后,说道:“好像小象啊。”

卿孟祝有点没听明白:“什么?”

赵和曦比划:“小象,亚洲象你知道吧?它们吃树上的树叶,有时候够不着,也会用身体踩着树干,把树干压弯,好吃枝头的树叶。”

卿孟祝明白了:“这么看确实有点像。”

赵和曦:“竹叶这么好,要摘点下来做别的用途吗?我看有人会拿来泡竹叶茶。”

卿孟祝想了想:“竹叶茶就算了,竹叶本来就不怎么出味道,泡竹叶茶有点坑人。等有空的时候我带人上山采点竹叶,直接做成青贮饲料,发酵好再给牛吃吧。”

发酵过的青贮饲料更容易消化,方便牛群食用。

家里买了那么多头新的牛,卿孟祝有点担心它们会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一连好几天都赶着牛上山下山,亲自放牧它们。

他们家的牛本来就都来自同一个养殖场,年龄也一样,属于同一批牛。

熟悉了几天之后,卿孟祝家原本那五头牛接纳了后来这二十五头牛,由原本那五头牛里的公牛做了领头牛。

那头公牛来卿孟祝家的时间比较长,吃了不少好东西,体格比后面来的这头牛大了一圈,在打架上格外有优势,它做领头牛做得很顺利。

牛合群后,卿孟祝特地观察了一下,牛群内部相处得挺好,后面来的牛慢慢也学会了用身体压弯竹子,吃枝头的嫩竹叶。

他们家的竹子能处理之后做高精尖材料,硬度和韧度都没得说,哪怕牛压竹子,也没对竹子造成什么损伤。

牛群好像能够区分哪些是嫩竹,哪些是老竹。

老竹子上的嫩叶不太多,不符合牛群的食性,因此它们很少去啃食老竹子。

嫩竹子的嫩叶更多,韧度更强,被牛压了也没事,一旦被放开,很快就能复原。

因此,牛群和竹林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卿孟祝看着这情景,不由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让卿孟祝欣喜的是,牛虽然会吃竹叶,但并不吃竹笋。

可能因为竹笋外面有一层层厚壳,牛钝厚的牙齿没办法咬开笋壳——牛上颚没有门牙和犬齿,它们只有齿垫,跟人类不一样。

卿孟祝也是经过多日的观察之后,才发现,它们可能并不是不想吃竹笋,而是有心无力,没有合适的牙齿,只能放弃这道美食。

之前明春晰提过,牛可能会吃榛鸡和榛鸡蛋,卿孟祝放牛的时候也特地观察了一下。

牛真的有攻击榛鸡的意图,可惜他家的榛鸡长期放在竹林里饲养,早已经野化了,还会滑翔,一看到牛靠近就溜得飞快。

至于榛鸡蛋,他们在鸡舍里留了榛鸡蛋作为引子,现在榛鸡会固定地将蛋下在鸡舍里,牛想去吃,也吃不到。

此外,卿孟祝还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猫头鹰对他们家的榛鸡有保护的欲望。

每次其他动物想攻击榛鸡,包括牛,猫头鹰只要看到了就会飞下来赶。

久而久之,竹林里的各种生物达成了微妙的平衡,目前并没有哪种生物出了问题。

卿孟祝将观察到的内容跟明春晰说了,赞叹道:“大自然真神奇。”

明春晰:“可能我们偶尔会给猫头鹰喂食,它吃了我们的东西,就帮我们干活。”

卿孟祝想到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那只猫头鹰在他们门前拉屎以报复,不由点头:“它真是一只个性十足的猫头鹰啊。”

明春晰:“说起来,牛群那边没问题了,现在是不是要准备种茶?”

卿孟祝点头:“对,我这两天还联系了易岩柏,他们说已经准备好了。我正想跟你说,明天或后天,我要过去寨前村看看,准备种茶树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80-190(第7/15页)

他们培育的茶树枝条不仅长出了根系,还长出了叶子,也差不多该移栽了。

再不移栽,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足,会耽误它的生长。

第185章 竹叶还有别的用处

卿孟祝开车去寨前村查看竹子的生长情况,这次依旧受到了易岩柏一家人的欢迎。

他们上山去巡视的时候,易岩柏的父亲易藕生还硬是塞了一包牛肉干给卿孟祝,让卿孟祝在路上吃。

卿孟祝推拒,只对上这位中年人的憨厚笑脸。

易岩柏小声对卿孟祝说道:“我们这里的牛肉干是用牛肉生晒的,将牛肉切成长条,加调料晒干,再入锅炸,没有一般的牛肉干硬,吃起来很香。”

卿孟祝已经闻到了:“是很香,你家的手艺真好。”

易岩柏嘿嘿笑两声:“我爸妈都很喜欢弄这些东西吃,等过几天端午,我家包粽子,蜜豆粽子和肉粽也都很好吃,我给你送点?”

卿孟祝:“那倒不用,我们那边也会包,寄来寄去太麻烦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山上去。

山上种的竹苗基本已经成活了,现在长出了新的叶子。

不过,这批竹苗是用竹枝条扦插的,新长出的枝条还很细弱,竹枝也没有长高,要想得到竹笋,起码得明年。

卿孟祝看着竹子,有些遗憾。

要是这批竹子也像他家山上的竹子长得那么快,这个月给会员们配送的蔬菜包里面就可以添加竹笋了。

两人一路巡视,一路往山顶爬,遇到死了的竹子就做个记号。

后续卿孟祝会再培育竹苗,到时候送过来补种一下就行,他们的竹子成活率高,整座山上的竹子也没几棵死的,补种起来并不麻烦。

站在山顶,卿孟祝看隔壁准备种茶树的山,对易岩柏说道:“我们的技术员马上要过来,是个姑娘,到时候要麻烦你多照看一下了。”

易岩柏点头:“和曦哥也跟我说了这事,我会留意的。”

卿孟祝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看完竹子,卿孟祝他们很快将茶苗运了过来。

茶苗一共五十棵,连一个茶园的规模都没有,公司暂时就派周敏玥一个人照看。

周敏玥对这事适应良好,表示自己有经验,一定会好好种这些茶苗,让它们早日长大,争取早日扦插出新的茶苗,种满寨前村的山。

除了茶苗之外,卿孟祝他们还要种柿子。

柿子苗一共二十五棵,卿孟祝挪了两棵种到山上自家的果树边上,剩下的柿子树都种到公司的果园里。

反正才二十三棵柿子树,也不怎么占地方,种下去不仅不挤,还显得有点空。

赵和曦看着种下去的柿子苗,对卿孟祝说道:“如果要种别的果树,我们就得另外物色果园了。”

卿孟祝懒洋洋地说道:“等有想种的果树再说吧。”

赵和曦:“也行,我平时多留意一下,要是看见了合适的果树就跟你说。哎,你院子里放的这些竹竿是什么?”

卿孟祝家院子里多了好些竹竿,竹竿顶上有“V”字形刀片。

赵和曦一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看了好几眼,也没看出来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卿孟祝:“用来摘竹叶的,你别动,我好不容易绑好的,竹竿还是在村子外面的野竹丛砍的。”

赵和曦啧啧了两声:“真的要摘竹叶啊?”

卿孟祝:“骗你干嘛?”

赵和曦看着竹竿:“竹叶那么细,想摘下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喂牛有点不划算。”

卿孟祝:“没事,摘一点算一点,请人也不贵。”

卿孟祝也知道,不过山上的竹叶大都是“优品-”和“优品”的品质,这种好东西多摘点下来,无论喂牛还是喂鹅,对它们都有好处。

可能平时用不上,不过到了母牛怀孕的时候,给它们补补就很合适了。

再者,竹叶摘完还会长,少量摘一点,完全不会影响竹子,好东西不摘也是浪费了。

摘竹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卿孟祝没打算找公司的正式员工,就打算请些零工帮忙。

赵和曦点头:“那随你了。话说,你们院子一角这芥菜算是嫁接成功了?”

卿孟祝看向院墙边,团芸薹的菜薹嫁接到芥菜上后,已经开始结籽了,之前开的小黄花也还陆续开着,可以预见,它一定会结出许多种子出来。

他点点头:“差不多,过一段时间应该就能收获了。”

赵和曦:“挺好,你们也算放下一桩心事了。”

赵和曦坐了一会儿,喝完茶又走了,他还有事要忙。

卿孟祝难得忙里偷闲,找了本书出来,在院子里看书喝茶,顺便吹风。

第二天,卿孟祝带人上山摘竹叶。

他今天请的零工都是一些阿姨,对摘竹叶这种需要细心和耐心,还需要一点体力的细活很在行。

大家拿着编织袋上山,用竹竿顶端的刀片将竹叶连细枝一起绞下来,而后塞到编织袋里。

反正这些竹叶最后都要切碎了送去作为青贮饲料发酵,也不在乎它完整不完整了。

卿孟祝他们从早上忙到下午,摘竹叶的效率比他想象中要高。

可能阿姨们做惯了这种细活,手非常快,摘的竹叶也多。

下山的时候,阿姨们帮着一起将竹叶背下去,放到路边,卿孟祝再用三轮车运到家里。

竹叶有点多,三轮车装得比较有限,卿孟祝运了两趟。

运第二趟回到家的时候,卿孟祝看见周晏站在院子外面等。

卿孟祝停下三轮车:“周哥?”

周晏微抬下巴:“佛跳墙熬了几天出炉了,我给你们送一点,顺便把汤渣送过来给护法和护卫。”

卿孟祝知道这道菜需要好多料熬汤,熬完之后,料都碎了,基本不能吃了,给护法和护卫倒刚好。

他笑笑:“早知道你要过来,我怎么着也要把护法和护卫喊过来,朝你汪汪两声道个谢。”

周晏:“它们跑村子里玩去了?”

卿孟祝:“没,在山上玩。”

卿孟祝带着周晏进院子,把周晏带来的菜送去厨房。

出来的时候,周晏正弯着腰看着他家的编织袋。

卿孟祝喊了一声:“周哥,你看什么呢?”

周晏:“这就是你说要用来做青贮饲料的竹叶?”

卿孟祝:“对,怎么了?”

周晏用手扒拉了一下竹叶:“感觉很嫩啊,竹香味也足。”

卿孟不明所以,抬头看他。

周晏笑笑:“过两天不就是端午节了?大家都要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比较晚,六月下旬才过,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卿孟祝点头:“我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80-190(第8/15页)

,我去种茶树的时候,老乡家就已经采箬叶准备包粽子了,我们这周给会员们配送的蔬菜包当中也多放了一种蔬菜庆贺端午,还放了贺卡。不过,跟竹叶有什么关系?”

周晏拿着竹叶看:“竹叶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卿孟祝也拿了两片竹叶放到眼前看:“周哥你唬我的吧,这么小的竹叶怎么可能包粽子?”

周晏:“唬你做什么?别说竹叶,西北还有人用槲树叶包粽子。大点就大点,小点就小点,吃的是粽子,又不是包装。我带一点竹叶回去试试?”

卿孟祝看他神色认真,爽快道:“你带吧。”

周晏想了想,又问:“你这里有比较好的草木灰吗?我要点草木灰包碱水粽子。”

卿孟祝:“草木灰的话,得上山去扫点竹叶,那个应该是我们目前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草木灰了。”

周晏:“你扫吧,我给你们包粽子吃。”

卿孟祝抬头看了一下天色:“我现在就去扫,明天给你送过去。”

竹林里有不少落叶,虽然落叶的品质不如鲜竹叶的高,但是也很不错。

卿孟祝拿了两个编织袋上去,用钉耙将落叶扫成一堆,装了两大袋下来。

黄昏的时候,他跟下班回来的明春晰一起在院子里烧干竹叶。

他们用了一口干净的大缸,竹叶就放在里面烧。

竹林里扫的竹叶基本都是掉落的枯叶,很是干燥,烧出来的竹叶灰整体呈现灰白色,带着一股细微的清香。

卿孟祝给周晏拍了照片发过去:【周哥,竹叶灰已经烧好了。】

周晏:【看到了,这些竹叶灰烧得真好,明天你给我带过来吧,家里不用包粽子了,我们这边一起包好,到时候给你送点过去。】

卿孟祝本人也不是很想包粽子,闻言表示:【谢谢周哥,那我们就等着吃啦。】

周晏:【不客气,下次多给我弄一些好食材就好。】

卿孟祝第二天把竹叶灰送到农庄的厨房里。

他发现厨房的人又多了,应该就是周晏这两天招的人。

周晏之前跟他说了一声,不过他不怎么管人事,对厨房也不熟悉,就让周晏自己全权管理。

现在过来厨房一看,新面孔动作熟练,干活利落,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厨师。

看来厨房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厨房里的人都在忙活,周晏看到卿孟祝过来,抽空点了点头,又忙去了。

卿孟祝不好多打扰他们,放下带来的竹叶灰,就蹑手蹑脚地跑出去了。

倒是赵麟灵,特地给他塞了一个装满了饭菜的饭盒,让他中午吃。

周晏那边的动作很快,卿孟祝上午才把竹叶灰送过去,晚上他们就已经将粽子做出来了,还给卿孟祝和明春晰送了一篮。

周晏说道:“和曦那边也有,竹叶粽子个头比较小,蒸起来很快,要是箬叶粽子可能就要蒸一晚上。”

卿孟祝拿了两个粽子,分明春晰一个:“那还真快。绑粽子的绳子颜色怎么不一样?是一共有三种口味吗?”

周晏点头,指给他们看:“对,分别是碱水粽子、肉粽跟蛋黄粽。蛋黄粽放的是薄盐咸蛋黄,你们尝一尝,看看喜不喜欢?”

卿孟祝拿在手中仔细看了看:“我先吃个碱水粽。”

竹叶包的粽子也就比龙眼大一点,新鲜的竹叶煮过之后颜色比较淡,带着点黄绿色,外面裹着灰白的麻绳,看起来非常玲珑可爱。

卿孟祝将粽子放到鼻子底下轻嗅,闻到了一股非常香的竹香味。

他剥开粽子,里面是淡黄的粽子,小巧可爱,刚好一口一个。

卿孟祝放到嘴里品尝,第一时间就尝到了非常香的米香味,接着竹叶灰水的味道,很清香,尝着比较柔韧,还有明显的回甜。

一口一个刚刚好,吃着不会寡淡,也不会腻。

要是粽子都是这种味道和大小,他以后应该不会讨厌粽子了。

卿孟祝眼睛亮晶晶地夸道:“很好吃,比我想象中好吃,周哥你们手艺真好!对吧?”

这个“对吧”是看着明春晰说的,明春晰点了点头,赞同他的话,明显也喜欢这样的碱水粽。

周晏得到夸奖,爽朗地笑道:“那你们再尝尝这个肉粽,这是厨房大部分人都最喜欢这粽子,吃起来也是又香又好吃。”

卿孟祝得到推荐又拿了两个粽子,他一个,明春晰一个,然后剥了放进嘴里。

肉粽里面就放了一小块肥瘦相间的肉,肉处理过,很香,外面的粽米刚好包裹住肉,一口一个,不会腻,米饭和肉还交织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确实非常好吃,没负担的那种好吃。

卿孟祝对着周晏一通夸赞,又和明春晰尝了蛋黄粽。

咸蛋黄粽子也很美味,吃起来也是刚刚好,不会腻,多吃几个也吃得下。

卿孟祝对周晏赞叹道:“周哥,你们这创意真是太绝了,竹叶粽确实好好吃。”

周晏也笑:“是吧?这两天我们做个活动,来农庄用餐的客人都送一份粽子好了。”

卿孟祝表示赞同:“这个好,成本比较低,但是显示了创意和心意。这两天我在带人上山采点竹叶,竹叶灰还要不要?要我再烧点。”

周晏点头:“要!多多益善!”

卿孟祝保证:“放心吧,这两样材料管够!”

第186章 谁家破产了要卖我们榴莲树?

恰逢端午节,大部分餐厅都会送粽子。

祝晰农庄也一样。

端午节这周,祝晰农庄给每位到店的客人都送了一串小粽子。

原本他们的粽子用普通的棉绳绑的,后面农庄里有员工建议不如用五彩棉绳再绑一下,五彩有辟邪之说,也符合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的习惯。

于是,他们餐厅便在粽子上系上五色丝,赠送给客户。

他们农庄的粽子实在太特别了,小小的一个非常漂亮,用五色丝绑好,跟小手串一样。

食客们拿到手,好些人都舍不得吃,纷纷拍照留念。

食客们将精致漂亮的照片发到各自的社交媒体上,引来了许多关注。

【天,这是真的粽子还是文创产品?好可爱啊!】

【我知道,这个是祝晰农庄的粽子,昨天我哥给我带了一串,我本来想留着玩,后面闻着好香,我就给剥开吃了。】

【@开心麻瓜,好吃吗?】

【超级好吃,一口一个,回味无穷,我这种不喜欢吃粽子的人,都不知不觉吃掉一串了。】

【我喜欢他家的酸笋榛鸡汤,原本打算去喝汤,没想到收到了粽子。现在他家的粽子要取代草莓,在我心中排第二名了。】

【他们只送给去农庄吃饭的人?会员不送吗?我是他家社区农业的会员,好像没收到。】

【@明天就去变吗喽,祝晰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80-190(第9/15页)

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祝晰农庄好像是两个不同的公司。】

【老板是一样的吧?我看两个公司都用了这个名字。】

【@明天就去变吗喽,会员应该不送吧,他家的粽子真是特别好吃,就是吃得出真材实料的那种好吃,要是换一个牌子,单粒粽子起码卖三十以上,成本太高了。】

【三十以上!我看图片,就是比龙眼略大一点的粽子,都要那么贵吗?】

【QAQ,他们如果会卖的话,三十一颗粽子我也是愿意买的,可惜他们那个特别温柔漂亮的店长姐姐说,今年只做赠送,是节日小礼品,暂时不卖。为了他家的小粽子,我已经连续三天去他们农庄吃饭了。】

【我也,今天还想订个包厢,工作人员跟我说,已经爆满了。这几天去他家用餐的人真是特别多,现场去排队也要排老长,还有工作人员劝返,最后工作人员给我们送了小礼物,欢迎我们下次再去,我们就回来了。】

祝晰农庄本来就很火,因为粽子的事情,这几天在本地更是火出圈了。

卿孟祝他们都刷到了相关的帖子。

赵和曦将手机放在膝盖上,剥着粽子吃,说道:“还真别说,我昨天想去餐厅吃个饭,顺便找周哥唠嗑几句。赵麟灵这么八面玲珑的妹子都愣没给我找到位置,最后周哥拉着我到后厨,我们找了个角落吃了顿饭。”

卿孟祝:“这几天生意是比较好。”

赵和曦将小粽子扔进嘴里:“哪里是比较好?是超级无敌好!外面排队的人一堆一堆的,怪不得周哥他们最近下班得越来越晚了。”

卿孟祝:“你提醒我了,这个月得给大家多发点奖金。”

赵和曦瞬间举手:“我们这边也要,这个月工作量比较大,大家搞得挺辛苦,需要奖金激励一下。”

卿孟祝爽快道:“那就都发吧。”

他们说话的时候,卿孟祝正在处理手底下的小细葱。

这葱特别细,葱管跟线一样,赵和曦之前还没注意,现在多看了两眼,看出来了,问卿孟祝道:“这些就是虾夷葱吧?”

卿孟祝点头:“我自己种的这批管理得比较好,长得也比较快。”

赵和曦蹲在边上仔细看:“别说,还真挺清香的,没有一般的葱那么辛辣冲鼻,用来卷烤肉吃应该会好吃。”

卿孟祝抬头看他:“你想吃烤肉了?”

赵和曦:“你不说我没想,你一说,我还真有点馋。烤五花、烤脆骨、烤牛肉、烤鸡爪——说起来,好久没吃烤鸡爪了,我还挺喜欢以前我们经常去的那家烤肉店,他家的烤鸡爪特别软糯入味。”

卿孟祝也想起那家店来了,正想说找个时间过去撸串,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卿孟祝讨厌各种推销电话,能打进电话来的都是互相留了电话的联络人,打电话估计也有正事。

他只好对赵和曦做了个手势,表示等会再聊,先接起了电话。

赵和曦也不在意,而是继续剥着粽子吃,顺便观察卿孟祝剪下来的虾夷葱,还伸手揪了一根小葱塞进嘴里尝了尝。

没想到,卿孟祝接通电话,才刚打了个招呼,下一句就是:“谁?谁破产了?”

这么劲爆?赵和曦瞬间抬头,眼睛瞪得像铜铃,一眨不眨地看着卿孟祝。

卿孟祝顾不得观察赵和曦这边的情况,而是继续跟狄幸说话:“狄幸哥,我有点没听明白。”

手机那边的狄幸耐心地解释:“……他还没破产,是快要破产了,马上就要申请破产,所以想在申请破产之前,看能不能把有价值的资产处理掉,最好能避免一下破产的命运。”

卿孟祝:“等等,你说的那个埃尔斯,他家不是做餐饮的吗?”

卿孟祝他们给几个老外发过货,他知道几个老外都是做中高端餐饮的。

后面,大数据还给他推过相关的视频和图文,几个买了他家番茄和辣椒的餐厅,因为菜品品质的提升,还小火了一把——当然,也可能因为对方营销得好。

看数据,那些餐厅怎么也不该破产。

狄幸:“他家什么都干,也不止餐厅,这次出岔子的是别的生意。”

卿孟祝:“我明白了,那他是想卖给我什么?”

狄幸:“榴莲树你感兴趣不?”

卿孟祝:“嗯?!”

赵和曦在旁边听着,耳朵瞬间竖得更高了。

他原本想吃完粽子就去田里看看,现在彻底取消了接下来的行动,打算吃完瓜再说。

卿孟祝看赵和曦一眼,问手机那边的狄幸道:“狄幸哥,你说的是榴莲树?我们吃的那个榴莲?”

狄幸:“对,就是金枕榴莲树,六年树龄的实生苗,马上就要结果了,品质很不错。我猜你应该会感兴趣,就先来问问你。你要是不感兴趣,我就再问问圈里的其他人。”

卿孟祝还真挺感兴趣:“现在榴莲树在哪里?在国内吗?能运进来吗?”

狄幸:“不在,不过已经申请报备过了,手续也办得差不多了,你要是买,随时都能运回来。”

狄幸对卿孟祝透露,当初埃尔斯为了弄到这批榴莲树,花了不少的心思。

现在他们家要破产了,他也是没办法才放弃掉当初的规划,打算把能卖的资产先卖掉,看能不能给家族续一下命。

狄幸还强调,要是卿孟祝买,可能也没办法拿到特别低的价格,只能说是实惠价,不过这批金枕榴莲树肯定是好东西,买下来不亏。

卿孟祝之前没想过要种榴莲,闻言问道:“现在他那边大概有多少树苗?”

狄幸:“一万多一点,他说,你要是买的话,就按一万棵卖,多出来的两百多棵树苗送你了。”

卿孟祝听了忍不住说道:“那么多树苗,他是打算建大果园啊?”

狄幸:“是啊,布局了很久,还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你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把他的意向果园接手下来,好像已经谈过一轮价了,果园的租金也低。”

卿孟祝:“暂时没有将产业扩展到国外的想法,就算种,我应该也在国内种。”

狄幸:“国内也挺好,政策风险小一些。像我们的Y省和Q省,都引进了不少榴莲树苗,现在也开始产榴莲了,就是暂时还没打出名气。”

卿孟祝有所耳闻:“哈哈我听说了。这样吧,狄幸哥你让他把榴莲树的相关资料,海关审批资料等资料给我发一份,我看完再回复你。对了,他的大概报价是多少?”

狄幸:“等会我就给你发。报价可能在一千一棵,压价应该压不了多少,市场价就是这个价,毕竟是马上要结果的实生苗。你尽快考虑啊,他那边现在有点急。”

卿孟祝答应:“我三天之内给你们回复。”

卿孟祝挂断电话,狄幸那边暂时还没将资料发过来,赵和曦先瞪大了眼睛询问:“我们要种榴莲吗?”

卿孟祝:“先看看狄幸哥那边给的资料,要是条件合适,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这种大额交易,肯定还要出差去现场查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