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得早些下手才是。”
玉奴伺候着六姑娘换了一件素色的居家常服,又将她发髻上的首饰,一一拿了下来,整齐地摆在了桌上:
“若不然,等日后大公子从边疆回来。太太为了巩固即将进门的太太,也不见得能容得下您和七公子的。”
那日在宴会上,太太看中了阁老家的小孙女,还有右仆射家的二女。
样貌出挑,才情出众,给大公子做媳妇儿,在合适不过了。
若是这样家世出彩,且又样样出众的女子,怕是更不能容得下姑娘和公子了。
“你说的,我心里也明白。”
六姑娘蹙了蹙眉,扶着玉奴的手,慢慢地朝着床走去:
“但眼下……”
还不是时机。
“那您总不能,让太太的病,时好时坏吧?”
时间长了,太太自己估摸着都能察觉出来,她的病,是人为操控。
“母亲发现了?”六姑娘斜看了她一眼。
玉奴赶紧摇了摇头,“太太还没发现。”
唯一知情的青雀,又因为拿着她那些秘密,也不敢在太太跟前乱说话。
所以,太太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估摸着,她自己都糊涂着呢。
“没发现就好。”
六姑娘接过了玉奴递过来的茶,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你说的对,总不能让母亲一直这么胡乱插手府上的事情。”
六姑娘垂眸,盯着手中的茶杯。
褐色的浓汤中,折射出来了六姑娘素色的眉眼:
“为今之计,要从老太太身上下手才行。”
老太太不喜欢母亲。
年轻时,总喜欢磋磨刚进门的母亲。
年纪渐长时,虽然信了佛,日日在佛堂待着。但心里,对谢家的事情关心着呢。
要是让她知道,母亲对王氏存了别的心思,怕是要立刻从佛堂出来。
六姑娘心思转了转。
只要老太太从院子里出来了,母亲就不敢在有什么小动作。
思及此,六姑娘抬眸,看了眼玉奴:
“二婶儿和三婶儿,又去找老太太了?”
玉奴垂首,应了一声:“是。”
六姑娘又往下说:“老太太许久不出福康院,知道的消息,。也是从两位婶婶的嘴里知道的吧。”
玉奴点点头:“是。”
六姑娘:“那府上今日发生的事情,是不是要和老太太说一声?”
谢府举办的宴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二房和三房又喜欢看长房的热闹。
这么大的事情,她们怎么可能放弃这个踩长房的机会?
六姑娘想着,她要怎么利用二太太和三太太,将谢氏宴会上的消息,全都说给老太太听。
“姑娘。”
玉奴说:
“二太太这几日总是去老太太的福康院,找老太太说话。”
玉奴无意中一提起的一句话,让六姑娘的心思瞬间活泛了:“既然她喜欢去找老太太,那肯定会提起咱们府上请来的戏班子。”
玉奴点点头:“是。”
“那我们应该推波助澜。”
“不应该是宁事息人吗。”
这时候,不该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怎么还弄出这么大动静来呢?
“老太太最看重谢氏,怎么可能让谢氏丢了这么大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