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去咸阳的话,也必须要把手上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才行.
比如育种楼的种子,倒是............备有几十万,够卖一个月了.
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即将开始的报社工作,既然是报社,自然少不了收集新闻,以及撰写稿子.
虽说韩信他擅长情报收集,是能够记载下来写成文稿,怎么写也是需要技术.
刊登的报纸必须要拆分成几个板块,比如大秦的军政,比如桑海的趣闻.
如此才不会乱,每一个板块的查访撰写都要安排好人.
得知报社具体做什么工作的韩信,感觉耳目一新,他们如同担任了桑海百姓们的耳目一般.
要是他们能力再大一些,收集大秦各地的事件,甚至能够坐在家中,知晓天下大事.
随后,韩信开始招揽手下.
要搞好报社的工作,单靠他一个人当然不行,必须得好几十个能说会写的能人才行.
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能量,居然以每个月两贯的工钱,招揽了儒家当中的子慕,子游等几个弟子.
虽然他们学识不算是学富五车,但他们的人脉势力在桑海分布极大,有什么事情能够很快传到了他们耳目.
接着是巧妙笼络空中巡逻队,极味斋酒楼的几个小厮,两者居然都成为了他打听消息的情报来源.
以儒家在桑海的分布势力主干,接着衔接下面的枝干,形成了笼罩整个桑海的大网.
收集上来的情报,再由他来挑选而后分配给儒家的几个弟子手上撰写文稿.
随后,韩信开始详细规划了报社发布的版面,以及他们第一版所出版的是什么.
他得万分小心才行,绝对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情况.
他想要的是在报社的开张当天,让桑海报社闻名整个桑海,以至于闻名大秦.
第一版的稿子,在三天后终于是完成.
交到田景手上确认的时候,田景扫了一眼,顿时摇了摇头.
虽然是各个版面他是有区分开来,但仍然太乱了,而且新闻没什么亮点,看上去味如爵蜡.
或许一天的时间,用来筹备收集情报,撰写文稿太急促了.
田景让人拿出了一张三尺的白纸,亲自写出了报纸的范本.
两尺长的纸张,用墨线分割成好几个的板块.
至于怎么书写,好歹也算了解震惊部,知道什么姓们会关注,知道哪些事对于..百姓来说重要,所以得心应手.
尤其是简单直白的描手法,即使是刚刚识字的稚童,也能轻松了解其中的意思.
写好了范本后,田景才让朱堂主交由韩信手上.
韩信看了两者的对比,发现田景所写的简单明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且干净整洁,明白了两者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