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仿佛是在绝境中看见希望(支持下订阅)
“出发,向鲁阳关进军!”
看着目光坚定的一众将士们,孙华直接下达军令。
当拿下洛阳的南面防线,即是赫赫有名的伊阙,下个目标就是鲁阳关。
因此,大军直接前往鲁阳关,就可以和岳飞将军,以及背嵬骑兵进行汇合。
“诺! ”
紧接着,三万常规军迅速开拔,向鲁阳关方向推进。
“还得去接应下汉武卒。”
至于苏定方,则是前去接应一万汉武卒。
在让常规军出发前,将汉武卒调遣回来的命令,早就已经下达。
苏定方才抵达指定的地方,听闻一阵军靴重踏声响起。
“踏,踏!”
这个声音无比沉重,仿佛有什么庞然大物即将接近。
紧接着,苏定方就在前方地平线上,看见了步伐整齐一致,还高举起汉军旗帜的汉武卒。
那一股肃杀之气,也是直接扑面而来,让苏定方身躯猛然一震。
随着汉武卒的归来,攻打洛阳的战事,似乎变得更近一些。
“苏将军。”
抵达苏定方跟前,为首的一名汉武卒将领行了一礼。
“奉王上之命特来接你们,现在,立即前往驻军之地休整,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 随即,苏定方转发起王上的口谕
汉武卒从洛阳的南面防线伊阙,来到偃师所在地,多少都会有一定的体力消耗。
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休整,为接下来的洛阳一战做准备。
诺。
汉武卒众将应了一声,在苏定方的带领下,直奔驻军之地而去。
“快,各自检查好装备
“说的就是你,放快速度
同时间,在另外一万汉武卒的军营里,各个将士正在检查装备器械,军靴踏动声时常响起。 大战还未开始,就有一种极度的紧迫感。
为百人将的秦琼单雄信三人,开始在熟悉,还有检查汉武卒的标配武器。
“没想到,汉武卒的武器竟然这么多。”
程咬金挠了挠头,看着甲胄上满是武器的秦琼说道。
汉武卒除却主武器之外,还有用来对付骑兵的锁链。
同时还有小巧的匕首,颇为沉重的大刀。
这些武器,需要一样一样来检查,过程中不容许出现半点差错。
自然而然的,检查过程较为繁琐。
“快点吧。”
像是单雄信的脑袋,直接忙出汗水。
“好。”
虽然程咬金觉得武器多,检查起来麻烦,但是,依旧一个接着一个的检查。
其态度认真,没有半点马虎可言。
“哗哗...”
估摸着片刻,几人收回佩戴的各个武器,发出一道明显的清啸声。
在他们的主武器和副武器,以及弓箭和箭壶都进行检查完。
他们开始去看,汉武卒会使用到的器械,其中包含着八牛炮弩。
“这,好一大的家伙!”
站在八牛炮弩面前,几人愣了一下,因为炮弩的模样,跟传统床弩有很大差别。
地盘要厚重一些,弓弦张开的长度,要比寻常床弩要大不少。
原本没有任何生命的炮弩,无形中给人一股莫名的冷意。
“这八牛炮弩威力巨大,平日里需要十多名汉武卒将士,才可以拉开弓弦。”
一名负责带几人熟悉武器的将士,开始介绍道。
“这个炮弩,怎么可能会动用十多人,俺感觉一个人都可以将弓弦拉开。”
程咬金眉头皱了一下。
“你可以试试。”
那名将士没说什么,笑道。
“好,俺来试试。”
听闻,程咬金朝前踏出一步,单手去拉那八牛炮弩的弓弦。
他深吸一口气,猛然用力一拉。
然而。弓弦纹丝不动,似乎这一拉,拉在一颗参天大树上差不多。
不过,就算参天大树,好歹会给有一点点反应吧。
而八牛炮弩的弓弦,几乎动都不动一下。
“倒是有些东西.V。”
程咬金没放弃,放上了另外一只手。
喝!”
接着大喝一声,双手使劲一拉,弓弦轻微动了一下,只是拉开小小的弧度。
不过,仅仅只是半寸不到的弧度而已,程咬金还想要再拉开点。
然而,哪怕使出吃奶的劲,脸红脖子粗的,都没有将弓弦完全拉幵。
良久,程咬金这才松开了弓弦。
“这玩意,怎么难拉开? ”
骤然间,程咬金顿时惊奇不已。
“需要十多个汉武卒,才可以将弓弦拉开,换做常人的话数量还要增加。” 秦琼也是惊讶的说道。
“要不,我们一起试试。”
『//|-资__源_/群| 』/..~『 _中~轉~群 』 - 随即,单雄信出声说道。
如果咬金不行的话,加上他们二人恐怕就可以了。
“好。”
两人说做就做,朝着八牛炮弩走过去,并和程咬金合力拉弦。
这一次比程咬金单独拉的弧度,要稍微大上一些些。
但是,整体看来,八牛炮弩依旧没有被拉开的迹象。
“还是不行!”
良久,秦琼沉声说道。
随即,三人几乎是同时放开手。
“好生坚固的弓弦,竟然这样都拉不幵。”
单雄信啧啧称奇。
这也说明,他们三人的力量还比不上,十余个汉武卒一起爆发出来的力量。
“八牛炮弩的箭矢比寻常的还要长,达到足足三尺五寸,粗一度方面更有五寸,本身还是铁制。”
有幸见识过炮弩箭矢的单雄信,倒吸一口冷气。
这样的巨型箭矢,用在这个八牛炮弩上,那威力还得了? “不知威力会怎么样? ”
一时,三人期待炮弩在战场上的表现。
“这是我军射程最远,而且,威力最大的攻击武器,炮弩。”
这名汉武卒的将士继续说道。
“既然如此,难怪这个炮弩如此不凡。”
秦琼接嘴说了一句。
三人的眼中都有光芒闪烁,恨不能亲自操控,然后用这个利器进攻洛阳。
“搬过来这边,对对,这些属于攻打洛阳的军队……”
而在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包括徐世绩他们这里,主要负责的就是粮食和辎重。
他们亲自规划路线,包括粮食器械放在哪里,调配各种辎重。
“这一批放好,今天等着要用。”
粮食方面的话,主要选择的是桃林城以北,中原小粮仓的高平仓,徐世绩就是站在这里。
此地的屯粮较多,可以支撑大军使用,至于器械等物品,则是选择从朱阳城调拔。
此地是弘农郡的治所,原先西面防线所在地,囤积的器械足够大军使用。
这样的辎重路线,不用从并州或者关中抽调,可以大大节约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