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谁都不敢,轻易的下决定(支持下订阅)(1 / 2)

第二百五十二章谁都不敢,轻易的下决定(支持下订阅)

位于幽州所属的涿郡,几位隋将共同聚集在一起。

“靠山王,各部兵马皆是休整完毕, 随时可以出征。”

薛世雄汇报的是军队休整情况。

“义父,粮草器械准备妥当。”

作为大太保的罗方,跟着说道。

“既然准备好了,老夫命令,陛下留给我们的七万军队,平定乱臣贼子的唐军。

总算等到一切准备好,杨林直接说道。

凭借如此有优势的兵力,唐军定然难以抵挡,再生擒李渊带到陛下的面前。

“诺,末将等遵命。”

不止三人,在场其余将领纷纷说道。

“你们说下,我部该如何进军,平定盘踞并州北部的唐军? ”

杨林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靠山王,末将认为走冀州,直击其老巢所在地,一举覆灭李渊为首的唐军。” 薛世雄颇有见得的说道。

太原不止是其老巢,还属于唐军起兵的地方,将其攻占有利于瓦解对方。

“可是,走冀州进入并州的太原郡,需要拿下井胫关。”

其中,一名将领犹豫的说道。

“对啊,井径关易守难攻,要进太原必先攻破这里。”

罗方附和的说道。

“世雄的观点很不错,难以攻下的话,可以把唐军调动起来。”

“一路走幽州方向,进攻并州北部的雁门郡,所属的灵丘城。

说着,杨林在地图上比划起来。

“但是,雁门郡所属的关隘,比太原这边还难攻打。

很快,薛万彻意识到另一问题。

雁门是数一数二的雄关,在天下间排得上名次,即便驻守的兵力不多,也能挡住许多人。

“不是非得死磕雁门郡,在于调513动唐军的兵力,我部还能绕道草原地带,直一插定襄郡方向。” 顺着刚才思路,薛世雄条理清晰的说道。

“没错,在这么大的区域里,唐军只能疲于应对,不清楚我部意图是什么。”

杨林露出一道笑容。

有世雄这样的名将帮忙,根本不愁,无法平定李渊为首的唐军。

“靠山王和薛将军,你们所言极是,我部再寻机猛攻井胫关。”

许多将领意识过来,恍然大悟的说道。

“老夫命令,世雄你统率四万军队,老夫统率三万军队,依照方才部署来作战。”

一看大家都没意见,杨林直接下令。

对付像这样的乱臣贼子,速度是越快越好,早点回去向皇帝复命。

“诺,靠山王。”

众将包括罗方,纷纷应了一声诺字。

全军,集结!”

紧接着,休整完的七万正规隋军,迅速集结起来。

“出发……”

并且,分为两批从不同城门开出,其中一路是顺道的,另外一路往冀州方向。

因此,这一场针对唐军的平叛,开始了……

“总算回到蜀郡成都。

这天,在外走动许久的长孙炽,回到自个的府邸。

“父亲,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

也是回来不久的长孙无悔,急忙说道。

成不成功,关乎到他们有没有足够的筹码,保证地位的情况下投奔汉军。

“为父这边没问题,他们都同意归顺汉军,你那边如何? ”

累是累了一点,长孙炽的心情相当不错。

“哈哈,孩儿这边也没问题,他们知(cebg)道汉军占据益州是迟早的事。

说起来,长孙无悔哈哈一笑。

“不错不错,我儿大有长进。”

虽说有汉军势如破竹的因素,只是不可否认,儿子比起以前已经大有长进。 那么,这一脉持续兴盛下去,还是很有希望的。

“父亲,汉军打到哪里了? ”

等汉军打到这里再决定归顺,效果会大打折扣,长孙无悔转而问道。

“汉军接管梓潼郡,巴一西郡等地,目前正在广汉郡的绵竹城歇脚。”

长孙炽详细的回答道。

得知这些太容易了,汉军的动静是丝毫不掩藏,光明正大直达益州的腹地。

“还好,汉军没抵达这里。”

长孙无悔松了口气,他们的归顺不会大打折扣了。

说到底,两者之间的差距过于明显,带来的利益截然不同。

“为父马上书写一封归顺的信,为表诚意,你亲自去一趟汉军的军营。”

长孙炽想了一下说道。

把唯一的儿子派过去,汉军应该相信了,不会误会他们是诈降的。

“可是,万一汉军不答应的话,那孩儿岂不是会…”

长孙无悔可没忘记,长孙兄妹在汉军的地位,犹豫的说道。

“无悔你想想,汉军不答应归顺,发动对成都的猛攻,结果还是一样。

“区别在于,时间早一点,晩一点罢了。n

得以当上族长,长孙炽可不是蠢货。

“孩儿方才愚钝,现在明白了。”

长孙无悔一想觉得也是,还不如表明他们的诚意。

“你明白就好,来,先拿着。”

一边书写着的长孙炽,将一张张写好的纸放在信封。

“曰 aE o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