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充其量,就是沾点光而已(支持下订阅)(2 / 2)

长孙无悔皱了皱眉,只是眼下同属阵营,这个场合也不合适发作。

“客气,各位先进城。”

郭孝恪所说的这句话,既是对自己人说的,也是对归顺的人说。

当然了,跟张大人商量好的,免得出现不妥的地方。

“请。”

总不能在城门口说话,在几名归顺官吏的带动下,来到一间不失风雅的府邸。

在里面,已经备好各种佳肴,还有准备跳舞的女子。

『. 资.-.源.-群 _』~/-『~|.|\中/转-/群~\』|“今天,我等成功归顺汉军,效力在王上的麾下,敬你们一杯。

长孙炽举起酒杯,敬向原先的一批汉臣。

“敬各位将军,各位大人。”

毫无疑问,其余人同样向这些汉臣敬酒。

“各(cebg)位客气,也敬你们,加入我汉军。”

作为主要的负责人,郭孝恪和张公瑾自是要回敬。

“敬你们。”

然后,才是阴弘智等人跟着回敬。

“另外四郡,请你们放心,随时接管。”

为避免汉臣多想,长孙炽提了一下。

“长孙族长说是五个郡,本将肯定信。”

这件事上,郭孝恪并没担忧什么。

但凡有个郡不归顺,只能是对方不讲信用,他们大可取消这次的接管。

“整个益州北部收入汉军囊中! ”

姚思廉知道,一旦这些地方接管成功,汉军地盘持续扩大。

“五个郡,肯定肯定。”

长孙炽又不是官场小白,一下子听懂其中的意思,保证道。

“对,接管时也不会有阻力,请放心。”

参与归顺的将领官吏,跟着说道。

“如此再好不过。”

张公瑾点了点头。

等快速接管五个郡,再有这些人的协助,局势可以快速稳固下来。

“拥有主要的半个益州,还有个治所成都,另外半个则看兵力情况。”

也是在宴会上的长孙顺德,如是想道。

换而言之,汉军的兵力充足点,只管往下继续推。

“来来,各位……”

渐渐的,宴会上其乐融融,双方都是皆大欢喜。

“郭将军,张大人请留步。”

不知过去多久,特意等两人的长孙炽,连忙追了上去。

“长孙族长,何事? ”

两人停下脚步,转过头疑惑的说道。

“是这样的,早些年和王后有点过节,如今归顺汉军,不知王后……”

长孙炽说到一半就没说了。

但是,意思再明显不过,那就是王后怎么想的。

“长孙族长,王后怎么想,我们做臣子的不能妄言。”

王后准备怎么做,哪里不知的张公瑾装糊涂了。

至于为什么,原因和后半句的意思差不多,那是王后要怎么处理,而不是他们要怎么处理。

“同意你们父子归顺,那就不会有性命之忧,把我汉军当成什么了? ”

注意到同僚投来的目光,了然的郭孝恪,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个,好吧。”

哪怕知道对方有所隐瞒,长孙炽不好再追问下去,担忧却是再度升起。

现在是归顺汉军,解决第一步难题,可他们还要面对王后。

好在汉军同意他们父子归顺,如同郭孝恪说的,的确不会有性命之忧。

“张大人,你觉得王后会杀了他们吗? ”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郭孝恪顺势说道。

“不会杀,王后属于做大事的人物,但是,其余的就不一定了。”

张公瑾饶有深意的说道。

比如说失去族长之位,亲自上门道歉,不能再回长安等等。

毕竟,对方刚归顺就杀了,以后谁敢归顺汉军,王后肯定明白这一点。

“本将明白了。”

这么一说,郭孝恪就有大概的答案了。

“父亲,怎样了? ”

格外关注这件事的长孙无悔,急忙说道。

“他们都没说太多,只是说归顺了,那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回到府邸的长孙炽,解释道。

“没说王后怎么想的? ”

长孙无悔显然不满意这个解释,追问道。

王后的态度到底怎样,关乎到他们这一脉的传承,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断了。

“没有,为父很想知道,只是他们不说。”

长孙炽无奈的说道。

选择归顺就是汉军强大,极有可能取代隋室,不提前抱大一腿,天下间没他们的容身之处。 到时候,这一脉保也保不住。

“唉。”

听闻,长孙无悔不禁唉了一声。

“无悔你别担心,大不了像之前说的那样,争取混个开国功臣的名头。”

长孙炽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换取他们这一脉的兴旺。

“曰 〈> * ”

清楚父亲的意思,长孙无悔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