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这就是叫做,迷之自信了(支持下订阅)(2 / 2)

到时候,顺势把梁师都覆灭,将河套平原纳入汉军治下。

“另一方面,趁早拿下益州全境,免得隋室派兵增援。”

李靖深知下一阶段,双方积攒实力,恢复实力准备后面的大型战役。

既然在益州的进展超出预料,剩余半个也该拿下了。

“可是,兵力上不足够。”

王牌主力用来镇守地方纯属浪费,别处又无兵可调,韦圆成皱了皱眉头。

“不必担心兵力问题,对决一战中俘虏六万三千隋军,最差也是正规军,骑兵、步军都有。”

“将他们进行改编,调到河西走廊,关北地区一带。”

李靖这么说,那就有准备。

“六万三千!”

俘虏这么多隋军,里面不乏有骁果卫的,在场文武只觉眼前一亮。

“改编这一支俘虏,临时补充王牌军的事宜,交由李卿你来负责,阴卿协助。”

这一方案,符合曹封心中所想。

六万隋军俘虏,短时间之内,肯定不能放到和隋室对峙的地方。

一个是战力守影响,一个是容易形成隐患,放在边疆是再好不过的。

“诺,王上。”

李靖和阴世师同时一应,领命道。

“至于再增援关北地区,苏卿由你统率乞活军去,并代寡人杀绝娘子军,不需要一名俘虏。”

说到后面,曹封已经有几分冷意。

李秀宁要狠狠教训,但是,还不值得他亲自出动,双方之间压根不在同一级别。

“诺,王上!”

这是君主对自己的信任,能力上的肯定,苏定方掷地有声的回应。

“这李秀宁以前逃亲,差点给王上带来天大耻辱,现在还打起长安的主意。”

对此,高士廉唯有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不自量力。

其所作所为,没有一件是对的,白瞎了李娘子的名头。

““?一开始就看走眼,还想着成功突破关北,逼近关中地区? ”

杜如晦觉得很好笑。

以前就不行,现在更不行了,依照王上所说的,这就是迷之自信?

“也行,李秀宁正好给定档练手,还能教训对方。”

半个徒弟的水准不低,有时需要对手来喂经验,李靖如是想道。

“臣等遵命。”

没什么好再商讨的,在场文武高呼遵命。

“拟一道诏令,调徐世绩为记室,杜如晦为副长史。”

考虑到各种因素,曹封作出任命。

“臣谢过王上恩赐。”

这可是表现才能的机会,徐世绩大喜过望的说道。

别部司马和记室的职位,相差可不小,之间的差距是临时和在编。

“臣谢王上,定当尽好自己的职责。”无论如何,杜如晦都想不到自己在其中,激动的说道。

从记室到副长史的跨越,那可不简单,权利大不了不止一倍。

“倘若杜兄和我一起投奔,到底谁是长史都不一定。”

昔日好友成为副手,每天要一起共事,房玄龄颇为高兴。

“一个个的能力不低,我汉军麾下,真是人才济济。”

这是许多文武的想法。

说起来,杜大人杜如晦比较早投奔,个人能力极强,丝毫不亚于房大人。

“投奔王上,还是有些晩。”

其中,韦圆成他们则嫌弃自己(李吗的),晩来投奔汉军。

“再命张卿张公瑾留在成都,任益州刺史,负责处理这里的政务,任郭孝恪为益州都督务。” 考虑到益州战事有臣子立功,还不小,曹封再度说道。

“两人实在幸运,沾了王后的光。”

同僚的职位有了很大变化,伍天锡却是清楚,有王后的出力才能立功。

仅是推进到武都、汉中一线,功劳不会这么大。

“郭孝恪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都不用张公瑾怎么谋划,顶多说点例礼仪方面。”

李靖不认为有不妥的地方。

“调长孙顺德到豫州,任薛轨副将,而阴弘智任汉中行军总管。”

稍微顿了顿,曹封进一步任命坛。

汉中行军总管,防务范围有武都郡,汉中郡和巴一西郡等地。

“臣替犬子谢过王上!”

听闻儿子担任要职,比原来的副将高出许多,阴世师连忙一谢。

“抛开长孙炽父子外,长孙家其余人都要受到重用。”

成想到一点,豫州局势处理得当,那也是不小的功劳。

“长孙顺德驻守梓潼郡一带多年,调到边的地方也好,刚好豫州合适。”

苏定方开始学会思考别的问题,不再仅限于军事方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