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单单是眼光,已经差得不行(支持下订阅)
“臣等见过王上。”
不多时,三人回到君主所在的殿宇,即是隶属宣政殿的建筑。
“免礼。”
伴随最后一个字体落下,曹封处理完今天的政务。
“臣谢王上。”
而后,徐世绩呈上记录好的过程,也就是王后的处理结果。
“臣等谢过王上。”
父子俩则是原地不动,站在殿内中间,等候君主对他们的发落。
“观音婢成长了,跟以前有些不同,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浏览完记录,曹封的心情相当不错。
当然了,不是因为处置长孙炽父子,而是发妻开始成长起来。
等到后续再度出征,他可以更加放心观音婢,在长安不受半点委屈。
“拟诏。”
想罢,曹封放下那一份记录。
“诺,王上。”
早备好书写诏令时,所需的一些物品,徐世绩的手提起笔。
无论怎么处置长孙父子一家,该写的内容肯定要书写。
“王上会怎么处置我们? ”
关键时刻到了,绕是长孙炽经验丰富,不免咽了咽口水。
他们父子,包括这一脉的家人,生死全在君主一句话。
“希望王上放过我们,希望……”
长孙无悔的心更是提到嗓子眼。
“如同王后所说,寡人念在你们在益州有功,又诚恳的致歉,并辞去族长位o
“长孙炽任并州南部的执事,长孙无悔任郡长平太守,永远不得再回凉州。”
曹封颇为平淡的说道。
“臣长孙炽谢过王上,谢过王后。”
这一脉保全下来,还获得在汉军的官职,长孙炽感激涕零的说道。
并州南部的执事一职,官位567不算高,却是不算低,不比在益州的成就少。
“臣长孙无悔谢过王上,谢过王后。”
一度以为会死在这里,顿觉劫后余生的长孙无悔,跪在地上高呼。
“长孙父子一脉,只能尽心效力王上,手腕一如既往的高。”
即便见惯了,徐世绩仍然是一惊。
原本受到这样的惩罚,心里多少会有不甘,只是经过面见王后和王上,反倒滋生出感激。“臣定当效忠王上,乃至我汉军。”
带着激动,长孙炽表明自己的忠心。
“臣亦是。”
依旧跪在地上的长孙无悔,俯着首说道。
保住他们这一脉的性命,还能活着就不错了,天下之大也没他们的藏身处。
“等解决在长安的一些事,立刻赴任。”
未了, 曹封特意说上一句。
臣等明白。”
对此, 父子俩巴不得快点解决,以免被人说不甘之类的。
真是这样子,那就太冤枉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徐卿,你把诏令交给朝中大臣。”
站起身的曹封,一边迈开脚下的步伐。
今天需要处理的政务,暂且告一段落,去见见观音婢。
“诺,臣这就去。”
拿着书写好的诏令,徐世绩去一趟朝中文武办公的地点。
“父亲,王上真的说话算数,给了我们不小的封赏。” 走出殿宇,长孙无悔不禁说道。
“王上是要取代隋室,坐拥整个天下的绝世人物,眼光十分长远
提及这位君主,长孙炽的语气里带有明显畏惧。
心底很清楚(cebg),他们压根入不了王上的眼,在霸业面前什么都不是。
“可惜啊,要是当初不和王后兄妹,闹出矛盾的话,我们的成就要更高。” 长孙无悔可惜的说道。
“有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切忌千万不能贪心。”
吃过一次大亏的长孙炽,告诫道。
他可是听说了,并州南部的临汾郡柴家,就是过于贪心招来祸端。
不吸收教训,他们这一脉长孙人,肯定是柴家灭门的翻版。
“是,孩儿不会的。”
长孙无悔连连摆手,他可不敢贪心。
开玩笑,不摆清自己的位置,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那就好,走,去长孙家族府邸。”
没有其余事不能待在汉王府,除非是办公的大臣,长孙炽加快脚步。
“曰 。主 ” 走,乂示O
长孙无悔以差不多的步伐跟上。
“这是王后的处理结果,以及王上作出的相应任命……”
来到宣政殿所属的偏殿,拿出诏令的徐世绩,简单说明情况。
“私事,就以私事的处理方式来,就像当时的公事一样。”
得知大致过程,房玄龄忍不住赞道。
汉军有这样一位王后,他们做臣子的深感荣幸,全体上下必须尊重的人物。
“如此便避免,我军有过河拆桥的嫌疑,还解决了当年的事。”
阴世师佩服起王后的处事作风。
“是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么做毫不过分,韦圆成认同的说道。
“王后成长到这个程度,必定成为一代贤后,妹夫你看见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