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唐军从以上两地撤出,寿阳成了一座孤一城,他们只能放弃。”
其中一名将领进行补充。
“谅唐军不敢选择不撤,占领得好。”
杨林抚着下巴的白须。
“不过,要确保新占几地的安全,用来布防会有不少,至少一万将士。”
罗方接着说道。
“这么说,参与攻打的兵力,只有一万三千将士。”
杨林记得所部的兵力情况。
上次攻打的井胫一样要驻守,开战到现在,阵亡的将士不在少数。要不是接连用计策拿下,他们的伤亡,将会五千人乘三倍。
“没错,末将担心唐军汇集后,全力死守榆次城。”
在众将面前,罗方没称呼为义父。
“罗将军所言极是,唐军的兵力不再分散,汇集到榆次。”
“榆次是太原城的东门户,再加兵力多,确实不好打。”
“虽说李渊逆贼覆灭在即,但是,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战事。”
许多将领纷纷发表言论。
“凭借一万三千将士,的确不足以拿下榆次城,你们说该从幽州调,还是调回世雄所部? ” 杨林起了调兵的打算。
集中现有的兵力攻打榆次城,将导致新占领的地方形成空一虚,容易给唐军有可趁之机。 因此,驻守的兵力只能多,不能少。
“靠山王,不如把薛将军所部调过去,不必再牵制了。”
罗方建议道。
“也好,驻守幽州的军队有不少,可确保那里无忧。
杨林拿定主意。
“报靠山王,各位将军,薛将军之子薛万彻来这里。”
就在众人要决定下来时,一名隋军掀幵了营帐。
“等等,刚刚说薛万彻来? ”
众人不禁一愣。
难道说,在薛世雄将军那边,也有不错的进展?
“请他进来。”
不管什么,先问了才知道,杨林吩咐道。
“诺,靠山王。”
进来的隋军原路返回。
“见过靠山王,各位将军。”
“万彻你坐。”
“薛将军来了啊,坐。”
没多久,薛607万彻风尘仆仆的来,大家还各自见了一面。
“怎么回事,说一下。”
杨林立马问道。
“靠山王,末将和家父牵制雁门郡,定襄郡一线的唐军,不料……”
薛万彻沉着声,解释兵败一场的过程。
大致是李世民抛出诱饵,故意引他们上钩,在雁门扑了空,反而被瓮中捉鳖。
好在父亲及时觉察到,作出正确的决定,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李世民,如此厉害? ”
罗方惊讶的说道。
将军薛世雄是大隋的名将,居然败给名不经传的李家二子,并折损两万军队。 这样的军事水准,得有多高,才让这位名将上当。
“方才没说错吧,还是记错了? ”
许多将领半信半疑。
“比李世民更可怕的是,汉军!”
唐军主力谁覆灭的,李家小子败给谁,杨林一清二楚。
“对,汉军之强超出想象。”
本以为对方是大敌,薛万彻受到点醒,汉军才是。
要知道,李世民当时在唐军主力,尚且无能为力改变什么。
而李家二子如此了得,更是说明,汉将的军事水准之高。
“有道理。”
其余人深以为然,没有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