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城头上的隋军们看着城外,脸色十分惊慌。
“完了,汉军来了,至少两万兵力。”
“这可如何是好?城中连守将都没有。”
“汉军要是进攻,我们必死无疑。”
没有指挥,也看不到任何希望,隋军们士气萎靡,毫无战意。
这时候,郭孝恪骑着马儿,往前走了几步。
“城内的隋军听着,本将知道,你们城内没有守将,也没有多少兵力,还不速速幵城投降?
听完,不少隋军咽了咽口水。
“要不我们投降吧? ”
“不行,我们岂能做俘虏?誓不投降。”
倒是有有骨气的人,不愿被俘虏,誓要死战。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想苟活下去。
在听到郭孝恪的话之后,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城门吱呀一声开了。
其中,一个百夫长骑着马出来,然后跪在地上。
“将军,我们愿意投降,只求将军不要杀我等。”
—个个隋军相继跪在地上,甘心投降。
郭孝恪大手一挥。
“降者不杀,全军进城,拿下宛温城。”
一声令下,汉军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入驻宛温城。
跪着的隋军们看到这一幕,脸色十分震撼。
这就是汉军吗?方阵整齐,装备精良,只是远远看着,就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难怪隋军在益州的战事会频频告败,战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而随着汉军入驻宛温城,可以说,整个兴古郡,已经在掌握之中。
隋军在益州已经无兵可用,郭孝恪要做的,只是调度大军,布防边疆即可。
如此一来,整个益州南部,彻底被汉军掌控。
投降的隋军,经过一番筛查严选,有两千符合标准被编入常规军。
不合格的,也没有为难他们,放其归乡了。
此时,宛温城将军府中。
“oo?郭将军,如此一来,战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郭孝恪点点头。
“嗯,虽然战事结束了,但也不可松懈,得稳固住局势,并且颁布新的政策。
张公瑾一听,连忙抱拳。
“郭将军大可放心,此事就交给下官吧(王诺赵)。”
郭孝恪放心的点点头。
“好,那公瑾负责治理各地,颁布新政策,本将负责调度防守之事。”
“得迅速将益州的局势稳固下来,如此才是上上之策。”
张公瑾连忙答应下来。
“郭将军所言极是,此番正是我军修养调息之事,下官建议,
可在各地招募新军,训练新兵。”
“这样一来,也能为接下来的战事做打算。”
郭孝恪点了点头迎。
“有益州天府,我军粮草充足,确实可以就地扩充。”
“可能不久后,我军又要面临新的战事。”
张公瑾应了下来。
他已经大概能想到了,下一步,可能就要往荆州方向进军了。
只要再拿下荆州这里,汉军几乎就控制了半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