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自言自语着,娄晓娥赶紧低下头,生怕再次被叫到。
何况,他们二车间却除了两个车间还有一个原先仓库改装的车间,若是能够增加一台启明星,那今后机床的生产速度会更快。
人员安排好,杨小涛又将司机里面的女性挑了四个,这四人就是打头的四辆车,车上拉的也都是女同志。
“你去宣传科发个通告,让所有人下班后,后勤仓库处集合,排练。”
杨小涛说完,众人立马寻找队伍。
打开纸上写着字的人恨不得将纸吞了。
“多少台了?”
人数有多有少,但能够分到名额,这些工厂的人就满足了。
从二车间出来,又去了三车间。
最后,在刘怀民、杨祐宁、杨小涛和陈宫几人商量出最后结果。
“嗯?木工?”
陈宫在一旁解释着,赶过来查看情况的王国栋摸着下巴,“这司机两旁还能站俩,不久凑够了?”
不论领导怎么干,都要微笑以对。
“哼,不就是彩排吗,前世运动会开了那么多次,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三十二个,差一半呢。”
“都站好了,按照前面女的后面男的,由高到矮,自左向右排列。”
“同志们,这次参加仪式献礼,是我们机械厂乃至于先前的轧钢厂成立以来,是没有过的盛事。”
陈宫在一边小声嘀咕着,他还担心时间太长,自己身子状况能不能撑下来呢,这回好了,直接上拖拉机,啧啧。
而且,作为全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出来的柴油拖拉机,地位上也满足要求。
而那些更直接来剪刀石头布的,输了的握着手,不住地懊悔。
表现良好的,发放工装一套。
杨小涛笑着,就知道杨佑宁会这么想,“我没意见,到时候您跟陈叔一人一台站在上面,多风光啊,是吧。”
然后在这个是你叔啊,那个是师傅的吆喝声,千军万马中挑出了五十个人。
“拖拉机方队?”
杨小涛看了眼来人,一共三十四个,这还是怕出了问题多找了两个,当然要是放开口子,估计六十四个也能凑齐了。
“六个咋样,六个人多了,而且,这后面留着空,不行就七个,这加上司机一共八个。”
听说杨小涛提出的拖拉机方队很是赞同。
“作为机械厂,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多,但能上的台面的没多少,而在这其中,我认为,以拖拉机方队的形势出厂,最为合适。”
“人多了不好看,显得拥挤。”
“你觉得,咱们木工厂里的人咋样?”
“先把司机凑齐再说。”
杨佑宁点头,突然想到什么,“那加两台呢,就放在前面当领队咋样?”
管吃中午饭,加班管晚饭,同时赠送牙刷、搪瓷缸子、毛巾各一条。
杨小涛摇头,“四列八排已经够长了,你还想搞九排?”
至于剩下的一百个名额,已经分给机修厂、化工厂和一分厂等五个部门。
多出来的人,被杨小涛安排到预备队里!
实在是不想再这样浪费时间了。
杨小涛看看时间,已经是七点多了,这事得加快速度。
这是昨晚上父亲交的,作为一个秘书,除了要干活,还要露出微笑。
娄晓娥赶紧站起来,露出微笑。
杨小涛却是摆手,“我安排的时候就没说这事,您还不知道啥意思?”
“小涛说的对,这种事不能只想好处,还要将坏处想到,做好出现问题的应急准备。”
老杨沉默,跟陈宫两人商议一番后,良久后开口,“要不再加四辆?”
“书记,车上搞点啥?”
这,不仅代表着机械厂的力量,也代表着工人的力量。
这话一说,周围聚集的人心头紧张,就怕被刷下去。
如此,一共用了二百五十六人。
“再说了,人多未必好看!”
方阵是三十二辆拖拉机组成,然后每辆车上一名司机,七名工人。
得益于平常的训练,众人很快重新列队。
很快,杨佑宁让人上去。
“找了,后勤看仓库的都抽了大半,但这活,精细着呢。”
想到那个场景,杨佑宁手心里都是激动啊。
“既然拿了人家好处,就有责任把人带出来。”
众人喊着,杨佑宁却是跟一旁的陈宫说道,“我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啊。”
没办法,陈宫只好让人抓阄。
“你等着,我去打电话叫人。”
办公室。
至于前头的两台车被杨小涛剔除去了,这又不是什么正轨方队,就是一个工厂献礼,表现精神风貌而已。
“哼!”
杨佑宁点头,摸了摸下巴之后,“要不我们搞个画像?”
杨佑宁惊喜的说着,杨小涛听了他们的交流,突然响起南边阿三的摩托车。
杨佑宁听了点头应下。
“为机械厂争光!”
战雷先是疑惑,然后双手一拍,“对啊,那些家伙上油可是好手。”
周奎周鹏李楠等人都在,还有些是原本是三车间的,现在估计都是拖拉机车间的。
此时,一排排拖拉机正上着油漆至于空地上晾晒。
杨佑宁看着杨小涛得意的笑容,没好气的说道。
若不是沾了机械厂的光,他们一个名额都拿不到。
杨小涛立马转身跑回办公室。
杨小涛一看,大都是熟人。
随着周升红将福利说出来,木材厂立马炸锅了。
晚上六点。
“估计这几天,材料筹备好了就会送过来,到时候你安排人做一下,顺便带下人。”
杨小涛说着,常明杰笑起来。
“嘿,这生产组装的速度快了,但这刷漆的活,实在是不好干。”
“老杨,人数不够,需要凑人。”
“可以,还高点标语,大型的那种。”
“对对,要不把咱们的产品做个模型拖在后面。”
“这个不行,你拖个机床算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