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杨家看电视,傻柱要翻身(1 / 2)

“是那狗日的。”

傻柱猛地瞪大眼睛,终于记起这熟悉的声音是谁,刘光齐。

“就是这鳖孙。”

“什么被打了,不就是自己打的吗?”

“收集?枪?这家伙,竟然是敌特!”

想到刘光齐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虽然这次的事让他愤怒恼火,但傻柱从未想过,这家伙会背叛人民。

只是,想到刘光齐是敌特,傻柱的心里总是有种莫名的欣喜。

就像知道自己的情敌得了癌症还是晚期的那种,胜利是迟早的事。

不过,想明白后身体都变得激动起来。

“狗日的,我就知道你没憋好屁。”

眼睛瞪着杂草,仔细回想。

以前刘光齐就是跟在二大爷身后的小透明,后来听说是为了一个女人,跟家里闹矛盾这才离家出走,可这事谁知道呢?

现在想来,应该是那时候就叛变了。

甚至二大爷一家都有嫌疑。

傻柱想到以前刘海中为啥老是执着当官,肯定想爬到更高位置,好更容易获取情报信息。

“一定是这样。”

傻柱心里笃定,二大爷一家,就没个正常的。

“若是,我去把刘光齐抓了送进去,那岂不是大功一件?”

躺在草堆里,外面的风刮进来,傻柱却是浑身燥热。

就因为劳改这件事,他已经在别人眼里成了洪水猛兽。

就因为自己出身不好,院里的贾张氏横在中间作梗,让他跟秦淮茹无法亲近。

一切,都是因为这该死的劳改。

自己没法回家,还要干着粗活,就是给人家做个席面,也得看人家心情。

这憋屈的日子,还要多久?

可若是抓了一个敌特,那,绝对是大功一件啊。

想到这里,傻柱双手松开,然后又握紧。

可另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刘光齐要对付的是杨小涛啊。

杨小涛是谁?

那是他傻柱的死对头啊。

比许大茂还可很多对头。

对上许大茂,他还能占据上风。

但对上杨小涛,不论是挣钱的本事还是打架的本事,都不行。

若是刘光齐更够将杨小涛干掉,那

傻柱突然间有种借刀杀人的冲动。

“不,不对。”

这想法刚出来,傻柱就自己给否定了。

先不说刘光齐能不能得手,就杨小涛那邪门的运气,估计刘光齐他不能怎么滴。

但要是那样,就等于将这次机会放过了。

错过了,这翻身的绝佳机会啊。

“不,我何雨柱,不需要靠别人。”

“我何雨柱这身本事,只要一个公平。”

“只要一个公平,我就能,翻身,为人。”

傻柱深呼吸,将杨小涛的事放一边,内心坚定,恨不得立马出去,找到刘光齐将他抓住。

这点他有信心,就刘光齐那磕碜样,让他一只手都行。

不过傻柱还是能够忍住,让自己别动弹,依旧躺在里面。

虽然他知道外面的人已经走了,但难保不会回来。

万一呢?

对方可是有枪的。

枪?

傻柱猛地一哆嗦。

不由得伸手摸了下仅剩的一颗,这也是他作为男人最后的象征。

上次,就是一把破枪,明明没自己啥事,却偏偏歪打正着的打在自己身上。

还好死不死的打中了要害,幸好只是摘了一颗,还给他剩下一个能用。

若是这次再碰到。

傻柱再次打个哆嗦。

“不能去,太危险了。”

“那,就去,举报。”

傻柱最后拿定主意,看了眼乌黑的草堆,傻柱决定再等会,再等会就去四九城,举报刘光齐。

“这次,一定要翻身。”

傻柱摸着仅存的一颗,脑海中幻想着立功后场景。

只是,再想到秦淮茹那决绝的样子,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没了秦淮茹,还有,秦京茹啊。”

傻柱这一刻,算是想通了。

四合院

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今天,1965年1月1日,元旦。

同样的,也是四合院里众人瞩目的日子。

昨晚上在杨家那里看到了电视机,这回到家里谈论最多的也就是电视机。

若不是杨小涛说了,电视机今天来人安装天线,估计早就拿着板凳去杨家排队了。

至于杨小涛会不会让大家看,这点不用说,一个人是看,两个人也是看,何况杨家也不是抠门的主。

就杨小涛挣的钱,那点电费不算啥。

杨家

杨小涛从被窝里起来,媳妇正在准备早饭。

昨晚上在王大山家热闹了好一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

即便如此,两人还是在床上运动一番,最后睡觉的时候几点了杨小涛也不知道。

不过看冉秋叶精神饱满的样子,也不枉自己一番累死累活的耕耘。

起床,穿好衣服,一旁小端午还撅着屁股睡觉。

至于姐妹俩,每天准时六点多醒来,这简直比闹钟还好使。

俩小已经穿好衣服,冉秋叶用被子将她们俩围在里面,这会儿正翻过身来,能闹的到处乱爬。

只是被子挡着,俩小出不去,只能不时发出一两声哼哼,发泄心中的不满。

杨小涛穿好衣服,洗完脸,然后准备吃饭。

“今天来人安装?元旦人家不放假?”

饭桌上,冉秋叶看着摆在橱子上的电视机,不时闪过一抹激动。

杨小涛拿起一个鸡蛋,在桌子上一搓,然后将皮剥掉,捏碎一块蛋清放在端午嘴里。

“那边售货员说的,我留下了地址,说是今天来帮忙安装。”

“一会儿我去做个罩子,盖在上面,省的落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冉秋叶回头看了眼一旁的收音机,上面同样有个罩子,不过这电视机要大一些,用的布料得更多。

不过,相比起这点布,明显电视机更加珍贵。

杨小涛听了不置可否。

虽然这年头电视机是个珍贵玩意,但来自后世的杨小涛总是生不出那种‘激动’感。

或许见惯了彩色电视机、平板、电脑、手机什么的,对这种老掉牙的电视机已经没了该有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来到这个世界六七年了,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总能保持常人看来独有的冷静。

就像这台电视机,杨小涛抱回来后,也只是新奇了一阵,甚至在购买完交完钱后,就没了。

拿回家后,放在那里也没多少激动,这在院里人看来,就是格局,就是眼界啊。

“对了,买电视的发票给了吗?”

冉秋叶问道,杨小涛起身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随后坐下继续吃饭,小端午这会还不会用勺子,吃饭都得人喂,可偏偏不老实,弄得小米粥一嘴。

“这是发票,这是电视机票?你也要回来了?”

“嗯,反正他们只是等级号码,盖个章的事,我想着这是咱们第一台电视机,有意义,就要回来了,以后留着看。”

冉秋叶笑着点头,然后将这些东西拿到书房,找出一个木盒子,里面是这些年杨小涛获得的荣誉奖状、证书还有买大件的证明信。

厚厚一摞。

看着这些,冉秋叶就知道这个家里,有多丰厚。

“对了,一会儿我出去找根长木头。”

“长木头干嘛?”

“你这就不懂了吧,这电视机需要接收信号,虽说咱们是在城里,但信号不一定稳定,所以需要一个天线。”

冉秋叶听不懂,“这是人家说的?”

“这还用说,我自己知道。”

冉秋叶点头,她知道自家男人做的事,准没错。

“对了,后院的张伯走了这么多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冉秋叶问起来,杨小涛算算日子,这也得一个多周了吧。

回趟家,应该用不了这么多天吧。

“可能是回家见亲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嗯。这天寒地冻的,回家可不容易。”

杨小涛低下头,总不能告诉冉秋叶是自己让老道回去的吧。

四九城南,千里之外。

破旧的山庙前,老道立在只剩下门框的大门前,恭敬拜了三拜。

“无量天尊。”

“徒弟就此远去,皇天后土,诸神庇佑”

老道神情肃穆,虽是满身泥土,但在寒风中站立着,丝毫不动。

胡须在飞舞,眼神却是在迷离。

身后是这次陪同的王浩跟车队司机,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的同志。

三天前,他们来到这里,拿出机械厂开出的证明后,又经过一连串的确认后,当地政府派人随同来到这里。

来到阔别已久的‘家’。

而眼前的山门,早已物是人非,残垣断壁,除了隐约的墙壁和没有垮掉的大门,其他都没了。

在回家的一刻,老道的心就平静了下来。

迈步走进去,寻找着曾经的记忆。

“这里以前有许多东西,不过周围村民”

随同来的村支书看着院子里空旷旷的,感慨说着。

对于这几位四九城机械厂下来的‘大官’,上面可是着重交代了一定要配合好。

尤其是乡里知道这红星拖拉机和那些农具就是人家造出来的,更是派专人前来帮忙。

老道也清楚,那些年,活着不容易,百姓生存艰难,这庙观还能留下,已经不错了。

迈步往前走,来到大堂,这里是他师傅领着做早课的地方。

可现在。

老道看着头顶空旷的天空,无奈摇头。

‘舍己为人,且当如此吧。’

心里想着,老道不再停留。

这里,只是修心的一处居所,有,固然可喜,没有,亦无不可。

“应该在后面。”

老道对着王浩几人说道,随后迈步越过凌乱的大堂,往后面走去。

几人连忙跟上。

“王同志,你们到底找什么东西?”

乡里下来的人跟在王浩后面,看王浩腰间的枪盒就清楚,这位同志来头不小。

“奉命办事,我也不知道。”

王浩回了一句,他接到杨小涛的任务就是跟着张得道同志来这里取一件东西。

至于什么东西,只有张得道清楚。

只是看眼下情况,那件东西应该在这破道观里,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

几人没再说话,跟在老道身后往前走。

片刻后,老道停下脚步,看着前面坍塌的房屋,面色严肃。

“张组长,是这里吗?”

老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不知道里面东西还在不在。”

说着,对身后的众人点头,率先走进去。

房屋不大,四面墙壁黝黑,王浩拿起手电筒在里面照着。

却发现老道怔怔站在一根土柱子前,王浩上前,仔细打量。

“给我锤子。”

老道说着,身后立马有人将锤子递上前。

老道走到旁边,伸手抚摸着土柱子,然后在众人惊讶中,砸在柱子上。

砰砰

一块块土块被砸飞,渐渐露出里面的真容。

里面是,空的。

“我来。”

王浩见老道吃力,上前接过锤头。

“不要用力,轻点砸。”

“这里面的东西,不抗砸。”

老道扇了扇面前的尘土,谨慎嘱咐着。

王浩点头,在老道的指挥下,慢慢砸着。

半小时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土柱子已经被敲干净了,露出里面的东西。

王浩喘着气,看着面前的大家伙,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大缸,只是比较大,而且上面还有个泥盖子。

“张组长,这就是要找的东西?”

周围几人也是面露惊奇,在这这么久了,竟然没想到这里面还藏着宝贝。

村长跟乡里人对视一眼,决定等人走了后,一定要仔细排查这些老建筑,说不定墙壁柱子里面就藏着好东西呢。

张老道抚摸着面前的‘丹炉’,郑重点头。

“这就是咱们这趟的目的。”

“杨小涛那家伙要的东西。”

“跑来这一趟,辛苦这么久,回去一定要狠狠宰他一顿,不然对不起咱们的辛苦。”

说话间,完成任务的喜悦让老道将先前的沉重驱散。

这可是师傅的‘遗物’,带回去,也能缅怀故人,同时也能为革命建设做一份贡献。

“可这,这少有几百斤吧,咱们怎么搞下去?”

王浩咋舌问道。

张老道抚摸的手猛地停滞,抬头迷茫,“对啊,怎么搞下去?”

众人面面相觑。

四合院

杨小涛从外面回来,肩膀上扛着一根手臂粗细长有四五米的木杆子,手上还拿着一份报纸。

上面的头版自然是机械厂比武大会的情况,照片用的是颁奖时的照片,最大的就是他跟老人家的合影。

本着收藏的原则,杨小涛买了一份,准备放家里,以后也能看看。

当然,这件事都登上报纸了,那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全国吧。

这上面的关于技能的比拼,关于让人羡慕的奖励,估计让国内那些个有本事的工人看到了,心里会不服气吧。

那来年要是再组织的话,估计会有更多的人参加。

他想要再拔头筹,估计就难了。

毕竟,这是奇人辈出的年代。

“有一台就够了,要知足。”

心里想着,扛着木棍走进院子里,就看到冉红兵抱着端午在院里玩耍,身后还有院里一群孩子。

等看到杨小涛立马上前,“姐夫,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

杨小涛把杆子倚在墙上,“今天调试好了,就能看。”

“哦,可以看电视了。”

冉红兵笑着,一旁王小虎等人同样欢呼着,院子里的笑声传的老远。

杨小涛走进屋里,家里不少人坐着,冉母帮忙看着姐妹俩,冉秋叶正招呼着几人。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大娘搬着小凳子坐在热乎乎的炉子前,一个个拿着针线活忙碌着。

冉秋叶将做好的罩子放在电视机旁,刘玉华和娄晓娥几人在旁边有说有笑,热闹的有点像供销社。

杨小涛都感觉,快要没地方落脚了。

好在书房是杨家重地,还没人进去。

“涛哥,这么长的杆子干嘛?”

周鹏也带着媳妇过来看电视,现在他在汽修厂那里挂号当个组长,挣钱不少,生活上也有了媳妇,马上也要当爹了,眼看着整个人变得成熟起来。

这次也参加了比试,可惜技术不到家,就得了一个参与奖,一个搪瓷缸子。

因为这事,让周母在家里数落一番。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杨小涛也不解释,主要是解释什么起来太费事。

在众人目光中,杨小涛走到电视机旁,昨晚买回来就放在这,电视机上的几个按钮还没搞清楚呢。

从厨子底下抽屉里抽出一个说明书,很简单的几张纸,但将开关档位都标清楚。

身边几人都凑过来,仔细看着,不时还碰下电视机。

将电源接好,杨小涛按照说明将开关打开。

瞬间,电视屏幕上出来一条线,接着便是灰色的雪花。

“亮了,电视亮了啊。”

身边人呼喊着,众人都凑过来看着。

杨小涛无语,啥东西都没有,都是一片雪花,有什么好看的?

但他也清楚,这新奇玩意,哪怕是亮了,也能让人激动好半天。

杨小涛按照说明扭着找台。

前世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不过那时候在农村,需要借助天线才能收到信号,而且家里住的地方是城市边缘,所以隔壁城市的台反而是最清楚的。

这也是杨小涛为啥搞一根木杆子回来的原因。

这时候,难说四九城的信号会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