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的六个儿子,根本就一个也送不出去。
那些本来想领养他们儿子的富户,一见到六个孩子的模样,全都清一色地拒绝了。
理由是,他们不想收养有残疾的孩子。
原来,那六个孩子,无一例外地一生下来就是斜眼!
燕氏夫妻经此遭遇,日日在家嚎啕大哭。
可命运并不会因为你的哭声就善待你。
所以,无论燕氏夫妻如何哀嚎、如何不愿,都得担起养活这六个儿子的重担。
为此,那燕姓父亲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出去卖苦力、打零工,而燕氏还没出月子,就得自己去冰冷的河边挑水回来给孩子洗尿布。
有一日,燕氏看着终于睡着的六个孩子,小声试探着问道:“孩子他爹,孩子都出生这么久了,还没个名字呢!不如,你来给他们取个……?”
那燕姓父亲干了一天活儿,本就气不顺,如今看到舒舒服服躺在炕上睡大觉的六个小婴孩儿,更觉胸中憋着的一团怒火被瞬间点燃了。
他将手里的烟杆儿往旁边的墙上一磕,又恨又咒道:“他们几个孽种,也配有名字?依我看,这六个孽种,都是讨债鬼!不如就叫饿鬼、赌鬼、酒鬼、色鬼、懒鬼、穷鬼好了!”
身为母亲的燕氏听了这些颇为晦气的名字,自然不悦。
不过,那时候讲究以男人为大。故,她男人给孩子起得名字,燕氏不想用也得用。
再者,燕氏一直坚信,名字越糟烂、越难听,孩子就越好养活,而他们家又恰巧只求这一点。故,那六个孩子,最后便当真个个以鬼为名。
在这方面,燕氏算是押对了。因为,那六个孩子当真十分好养活。
不论多么差的饭菜,他们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不论住在多么差的环境里,他们都从不生病……
燕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而那六个孩子的父亲,对儿子们的态度也渐渐有所改观。
尤其是,等孩子们都开始长大,能帮衬父亲做些苦力的时候,那燕姓穷户便终于觉得自己的苦日子,重新有了盼头。
这六个孩子虽然听话,又不吝啬出卖力气,但他们独特的长相,还是在村子里遭受了不少嘲讽和非议。
那个时候,他们的爹已经有些年纪了,村里的孩童纷纷开始称他为“燕伯”。
故,在说起燕伯家的六个孩子时,便常常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是燕伯家的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