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见百官沉默,便趁机开口道:“朕寻得一位高人,能解决目前的难题,若是如此的话,朕封他为中书令,各位爱卿应当没有疑义吧”
此时张居正从屏风后缓缓走出,他厚实的面庞,端正的鼻子,又圆又亮的双眼还要干净整洁的山羊胡,无不显示着此人的稳重与睿智.
这时有官员开口道:“陛下,如果这位大人真能治理好岭北四道,以他的能力位居中书令,我们自然没有意见.”
“好!”
严歌说道.
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以张居正的能力,别说一个中书令,内阁首辅他都当得,只是如果没有资历,哪怕严歌再怎么信任他也不能服众.
因此严歌特意先拿前面的话做了铺垫,为的就是引出目前这个局面,好顺理成章地让张居正出场.
于是张居正好整以暇说道:“老夫已经拟好岭北四道经政发展方略,诸公请听我道来.”
张居正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响起:“第一点,适当发展农林业.
岭北四道中,其实并非没有宜耕之地.
如应昌郡三面环山,一衣带水,土质上佳,若修建引水渠,以河水灌溉农田,并由朝廷统一分发农具,购置耕牛,则农桑可兴矣.”
“因此,可由地政司派遣熟悉农耕的官吏,到岭北四道各地大规模勘测,丈量可用耕地,并且汇总朝廷统一加以利用.
有些荒地初时不易开垦,可由朝廷加派士卒到岭北四道屯田数年,待到垦荒结束在将这些屯田士卒调回关内.”
“北地百姓多惯于游牧生活,不擅长耕作,臣提议在岭北四道设立‘劝农所’,派驻‘劝农官’于各个村落,鼓励农耕,教授农经,劝课农桑,长此以往,北地百姓亦知耕作尔朝廷也可出台奖励方案,对积极劳作从事农业的百姓予以奖励,刺激北民耕作的积极性.”
“除了种粮食以外,岭北的某些地区还适宜种植一些蔬菜瓜果,如东胜州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宜种蒲萄,陈朝时曾有镇北经略使在此蒲萄,当时竹架满川,我们如今当可效仿.”
“朝廷还可组织人手种植林木,如枫杨,桑树,刺槐,沙棘,沙拐枣等,种植林木可抵抗风沙,为农耕经济创造条件,自身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张居正说完第一小点,他周围的同僚们全都露出了钦佩的表情,刚才响起的微微质疑之声也都消失不见.
虽然张居正所说的这一点也不难想到,但是向他这样有条不紊地层层分析总结,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了.
众人明白,这个陛下如此器重的未来中书令绝对不简单.
张居正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第二点,发展牧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行马政,马虽然只是一种牲畜,但却关系着一国兴亡,驿马用,佃猎用,杂役用,作战更是要用.
而关内不产好马,优良草场甚少,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岭北四道肥美的草原.”
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推
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温馨提示:浏览器阅读模式如果不显示章节内容,点击刷新,找到底部设置菜单,进入设置菜单里点击退出畅读模式即可高速免费阅读!所有浏览器的畅读模式都会影响显示尽量退出畅读模式,阅读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