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去年才刚刚施行了科举改革,正值思想解放,文艺兴盛的关键时期,若是文字狱之风一来,辛辛苦苦弄的教育文化改革非得倒退不可
这里面的损失,可不是…几万积分能弥补得回来的.
这时严歌突然脚步一顿,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你说此诗的作者是润州人,难道是润州白氏”
顾念芯点头道:“正是润州白氏中人.”
严歌挑了挑眉头,抬高音量道:“那可就有意思了.”
科举改制以来,全国的士子十有八九都已经接受了教育上的新变化.
有心入仕途者非得抛下圣人经学,改学哲学,策论,历史,地理等等科目不可
但偏偏还有些顽固分子对抗朝廷的改革,死抱着四书五经,每日继续皓首穷经,还时常发些牢骚,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乐崩坏.
其中,几个最顽固士族势力的集中地就在丹徒,润州,尹川三地.
这三地自古学风兴盛,八股人才辈出,因此科举改制后受到最大冲击的也是他们,如今盛产这些顽固分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想当初,丹徒周氏还曾经暗助西北王谋反,原因就是看不惯严歌的新政,这些人的危害可见一斑.
为了完成科举改革的最后一步,铲除这些人是必须的.
严歌心想:如果是对付这些人的话,文字狱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了.
毕竟这些人虽然碍眼,但偏偏严歌没办法名正言顺地处理他们.
如果换一个罪名的话,既能铲除异己,又能完成任务,何乐而不为这个一石二鸟的办法严歌越琢磨越觉得靠谱.
他把白棉纸递还给顾念芯,说道:“此题反诗之人可杀.
但不妨再查查,还有没有犯了类似罪状之人.”
顾念芯立刻.
会意地说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在民间大规模抓捕‘讥谤圣明’的文人”
严歌点点头:“抓是要抓的,但要注意对象是谁.
拥护新科举者,不要动,反对新科举者,可抓.”
顾念芯这才恍然大悟:“皇上,讥谤圣明只是个幌子,您是要借机清楚顽固迂腐的文人才是真!”
严歌笑着拍拍她的玉手:“什么事能瞒过我们的司长大人!”
顾念芯得了严歌圣旨,立刻.
组织仕女司人手,对一批文人的作品展开了集中审查,尤其是丹徒,润州,尹川三地学者,个个在审查的名单内.
这些被审查之人,真正犯了所谓“讥谤圣明”
之大罪者,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是对新科举制度有所怨言罢了,谁也不敢上升到批判皇帝的层面,.
但文字,这东西,本就极其容易曲解,审查人员根据顾念芯的指示,断章取义,张冠李戴一番,很快抓捕了一大批人.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卢小
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温馨提示:浏览器阅读模式如果不显示章节内容,点击刷新,找到底部设置菜单,进入设置菜单里点击退出畅读模式即可高速免费阅读!所有浏览器的畅读模式都会影响显示尽量退出畅读模式,阅读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