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难以胜任(1 / 2)

严歌听了隗念云阐述,看着宝船上典型的中式硬帆,和前世在博物馆里见到过的天朝古代战舰如出一辙,他不由得想起前世在电影电视剧里看过的那种…西欧的大型软帆,忍不住问道:“先生,我曾从典籍上看到过,异域的战船桅杆数量往往更少,风帆为软帆结构,不知这种设计能否运用运用到大魏的战船上”

隗念云十分吃惊地看了严歌一样,显然他没有想到,皇帝会提出这么专业的问题.

他思虑片刻,解释道:“陛下,软帆结构制造起来并不困难,但依我愚见,我们大魏的硬帆不见得就比洋人的软帆要差!”

“硬帆的受风效率高,而且可以绕桅杆转动,重量也更轻,航行速度胜过软帆.

而且其升帆时间也更短,操作更加简便,对于大翼宝船这种巨型战舰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硬帆的缺点在于,传统木制骨架比较脆弱,而且限制了风帆面积.

可在大魏制造出昆吾钢以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大翼宝船如果使用昆吾钢制成的金属骨架,再增加桅杆的数量,就可以大大增加风帆面积!”

严歌点点头,他也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其中的门道有这么多.

他心里总觉得,天朝古代的海军较弱,而西方人是航海的专家,因此总偏向于学习西方.

只是他不知道,天朝直到清代中期都还是海上的强国,中式纵帆和中式硬帆也都是航海史上的经典设计.

清末的耆英号只用了21天就完成横跨大西洋的壮举,这个速度甚至不亚于美国的定期邮轮.

现代奥运会的帆船比赛也是清一色的硬帆设计,足见其优越性.

隗念云话锋一转说道:“当然,洋人技术的好处我们也要多学习.

软帆的优势在于可以调整风帆节数,适用于在海战的时候调整战船航速,以施展灵活多变的战术,应对突发情况.

另外,软帆在载重上也有优势,能够比硬帆装载更多武器,人员和物资.”

“只不过,软帆的这些优势在巨型大翼宝船上作用不明显,大翼宝船出动就是一往无前,只有其它战船配合他,而不需要他配合其它战船,因此不太需要调整帆力.

本身宝船的载重能力已经极强,也不需要通过风帆设计来增加运力.”

“实际上,仆设计的其它战船中就广泛应用了软帆,使得他们更加轻便灵巧,陛下稍后便知.”

隗念云说完这段话,严歌已经对他心服口服了.

此人绝对是战船设计方面的宗师级别人物,自己在他面前还真就像一个小学生一般,不懂得东西,实在太多了!抱着不懂就问的心态,严歌打破砂锅问到底:“可是先生,朕还有一个疑惑,如此大规模的战船,在逆风之时怎样航行力驱动恐怕难以胜任吧”

明湖先生看了严歌一会儿,大笑起来:“为帆船只有在顺风时才能够航行吧!”

严歌惊愕地问道:“难道不是吗”

隗念云止住笑,开始在涂画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画起来,然后认真地解释道:“陛下你看,在逆风之时,只要将风帆调整到平行风力的方向,并且将船头侧偏,船就会以斜向前进.

至于为何在这种情况下船只仍会前进就不得而知了,此乃千百年来船员们摸索出的经验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