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两年,赵彻的成长!(2 / 2)

竹筒用了多少年了?这玩意可不是一拍脑子就能取代的。

不过对于自家乖孙经常会给自己惊喜的属性,始皇帝留了三分注意。

只是这次始皇帝注定要失望一段时间。

因为赵彻写出这个奏折,只是为了一个合理的动机,并没有打算现在就把造纸术弄出来。

他需要一个动机,一个七岁的小孩,开始向这个世界发问,难道没有比竹筒更加便捷更加便宜的记录工具么?

但是造纸术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诞生,其原理也比较复杂!

一拍脑子拿出来有点不太合适!

但是有了动机,泡在将作少府研究造纸术是不会令人惊讶的。

只不过……

这一次赵彻就没有打算那么引人注目。

因为造纸术的制作流程十分复杂,涉及原理虽然简单,但是这些流程如果没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就显得十分可疑。

赵彻先是在将作少府询问了可否制作一种比竹筒更简易廉价的记录工具,将作少府给出的结论是不可能。

两个月后,赵彻在制造麻布的匠人那里尝试用麻木书写,得出的结论是麻布根本不足以进行书写。

赵彻丝毫不气馁!

七个月后,麻布越来越细越来越密,终于达到了可以书写的程度,匠人大喜,却发现这种可以书写的精细麻布的制造成本远超竹筒。

一年后,赵彻偶然发现碎麻布头经过沤烂以后,过滤出来的纤维可以自然粘合!

赵彻和匠人们找到了新的方向!

事实上这个时候,才是制造纸张的真实方向!

之前的一年都是在走弯路,但是其实是赵彻有意为之!

因为历史上造纸术的诞生就是受麻布纺织有感!

赵彻正在一比一还原造纸术的诞生过程,只不过在他的故意引导下,造纸术的进展提升了很多。

一年半后,第一批麻纸诞生!

其纤维主要原料来自于纺织后剩下的麻头……

因为麻纤维比较粗的原因,粘合力比较差,而且上面还经常带有毛刺!

怎么说呢,擦屁股一扣一个窟窿眼,毛刺还能扎到屁股里……

匠人们认为这是又一次的失败!

但是赵彻知道!

纸,真正意义的诞生了!

赵彻命令匠人们尝试用竹子和木材等植物纤维沤软沤烂制造纸张!

第二次的造纸实验再次开始!

因为没有太多经验,沤纤维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中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赵彻加以修正,但是赵彻自己也不清楚好纸的制造流程具体是什么样,于是到了这个阶段,纸张的研发进度自然而然就慢了下来0

……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缓的过去!

转眼之间,两年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赵彻已经长到了九岁!

值得一提的是,赵彻的身高在这两年突飞猛进!

如今已经算得上是身高七尺的伟男儿!

是的,身高七尺!

这个时代的一尺和后世的一尺其实出入比较大,真换算成国际计量单位的话大概也才一米六一米七左右。

按道理来说,九岁的小孩是不应该长这么高的!

毕竟王离十四岁的时候也才身高七尺罢了!

但是赵彻的基因比较强大!

始皇帝两米出头……

当然,赵彻不清楚这些原因,只把这当成是自己天赋的附加效果。

总之这个身高放到现代在网络上妥妥的五级残废,重度癌症患者!

但是放到大秦当前这个时代,绝对称的上好男儿!

概因为这个时代的营养都普遍不良,身高这玩意跟营养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脚掌的大小基本上对应身体的正常高度。

但是营养不良很容易造成脚大个子低,和身高严重匹配不上。

而这个时代则是普遍如此!

一般只有家庭条件好的,才能够吃的白白胖胖,长出来正常身高。

而普通家庭中,小孩子可能七八岁,甚至四五岁就要投入劳动当中。

繁重的日常生活再加上一天两顿饭没有任何营养,甚至两顿饭都未必吃得上,身高普遍偏低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身高七尺,从某种方面上来说确实会让人高看一眼!

一看能长得高,说明家里条件肯定不是吃不起饭的贫农。

至于容貌上,赵彻反而变化不大。

他现在才九岁,虽然身高猛蹿,但是容貌还是带着很多稚嫩的,一看就是一个小孩子。

至于力量上……

赵彻看着院子里最大的两百斤的石锁,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说个好玩的……

赵彻不知道自己力量具体有多大了,因为没有合适的计量单位了!

两百斤的石锁他已经能够轻而易举的抬起来!

甚至赵彻自己还试过去抗磨石,也是轻轻松松。

至于弓箭,这个时代三石硬0.3弓已经是极限了!

没有更重的弓了,但是三石硬弓赵彻已经能够操控自如!

这才九岁!

赵彻不清楚这个天赋到底有多变态!

感觉已经有安全超出了历史的范畴。

等到自己成年,怕不是真的能开九石强弓,化身人形巴雷特!

而在兵法上!

赵彻的进步也很大!

虽然王翦的兵法确实出神入化,赵彻学起来有些晦涩难懂!

但是因为赵彻的勤奋,外加上脑海有大量经典战役可以参考,还有众多军事理论,所以相互印证之下,赵彻已经能够跟得上王翦的教学速度。

王翦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以赵彻的学习速度,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他会的东西学完,至于剩下能够用得上多少,那就要看赵彻有多大本事了。

不是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能够转化为实用的。

赵括的事迹说明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有的人的天赋在于理论,有的人的天赋在于实践。

但就理论学习上,王翦对赵彻已经十分满意了。

而政治方面上,赵彻的思想经过始皇帝的贴身辅导,已经趋渐于成熟了起来!

没办法,始皇帝就好比掰开了揉碎了把东西放到嘴里!

所以赵彻现在看待政治问题已经学会了多角度看,去深入得看!

赵彻的性格,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趋近于始皇帝处理政务的性格。

标准化,目标化!

总之,以始皇帝的评价,如今的赵彻,可管理一县之地而绰绰有余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